|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早恋产生原因,正确认识早恋及对中学生学习、生活造成的危害。
2.学会如何预防早恋行为发生,全面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
了解早恋产生原因,正确认识早恋及对中学生学习、生活造成的危害。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早恋行为的危害和预防。
2)教学难点
早恋行为的危害和预防。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完成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置疑导入——一石激起千层浪
孩子跨进中学的校园就意味着进入或即将进入人生的黄金时期——青春期。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孩子们的身体不仅发生着巨大变化,而且社会交往逐步增多,自我意识增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异性间相互吸引,彼此交往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如何鉴别是不是早恋行为?下面就让我们学习有关早恋的定义、特点及其类型。
1、什么是早恋?
“早恋”是指异性间在生理和心理都未充分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即开始进入恋爱阶段而成的一对一的情感关系。著名家庭教育研究者闵乐夫教授界定的“早恋”:发生在生活、经济上尚未完全独立,同时距离法定结婚年龄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少年群体里的恋爱行为。
2、早恋的4种特点:
A朦胧性
青少年对于早恋发展的结局并不明确,早恋的青少年仅仅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而对未来家庭的组建、处理恋爱和学业之间关系、区别友谊和爱情等问题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B矛盾性
早恋的青少年其内心充满了矛盾,既想和其喜欢的异性接触,又害怕被父母发现。可以说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是并存的。对于暗恋的早恋者而言,这种矛盾性还表现在是否向爱慕者宣示爱意(表白)的矛盾。明明喜欢他,却还是嘴硬说很讨厌。
C变异性
友情是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因为青少年往往欠缺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及经历,导致双方缺乏互信;关系一般都难以持久。正是这样,常常令双方的心理造成痛苦。
D差异性
青少年的早恋行为有明显的差异。在行为方式上,极其隐蔽,通过书信、电话或者网络等传递感情,进行秘密的私下沟通和感情交流,家长和老师难以发现,但也有青少年会公开他们的关系,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
在程度上,大多数早恋者还主要是交流感情,或者一起玩耍;从人际关系上看,一般没有超出正常的朋友关系,但有的早恋者关系发展得很深,除了交流感情外,有时甚至发生性关系。
在年龄的喜好上,女孩通常喜欢比自己年龄大、比较成熟的男孩,而男孩则通常喜欢比自己年龄小的女孩,且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年龄相当时,女孩会采取主动,但根据实际情况看,更多的是男孩采取主动。这现尚没有定论。
3早恋的8种类型
爱慕型
这类青少年是由于互相之间对对方的爱慕而产生的早恋现象。这类早恋十分常见,而根据爱慕原因的不同,又可分为下面3类:
仪表型
这类早恋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也是最常见,但最难以持续和稳定的。学校中总有英俊的男生和漂亮的女生备受异性追崇,就是含有这个因素。
专长型
这是由于爱慕对方的某项自己崇尚的能力或专长而产生的早恋。这类早恋常常是女孩采取主动。
品性型
这类早恋是由于爱慕对方的某些自己崇尚的品性而产生的早恋,这相比而言维持得比较持久。
好奇型
这是因为对异性留有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性意识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会产生对异性身体、生活、心理和对自己态度的好奇,这是青春期青少年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容易产生性冲动,从而对异性保持一种敏感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而结交异性朋友。
模仿型
这是由于模仿社会上、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中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
从众型
这是迫于周围同龄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例如本来不存在的恋爱关系,可能被周围的人杜撰出来,即“谣言”或者“绯闻”。在这样的环境下,迫于舆论的压力,很容易对其产生爱慕之心。
愉悦型
青春期男女之间作为同学甚至同桌,由于较多的交流和信息传递,会对对方产生更为细致和透彻的理解,在这种状况下容易产生早恋。这也是“同班恋”甚至“同桌恋”的重要原因。
补偿型
一些青少年由于在学习生活中遭受挫折,使自己自尊遭到损害,为达到发泄目的,往往会找异性交往,在其中忘掉痛苦,以谋求补偿。这类早恋融入了真实的感情,容易发展深化。
逆反型
由于社会意识和舆论的因素,青少年的两性交往常会受到家长、老师的不恰当干预,容易诱发其“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的心理。在这种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本来正常恰当的异性交往可能迅速向早恋发展。
病理型
在当代社会,营养条件优越,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和食物中含有的性激素的作用或各种特殊生理疾病、家庭遗传等因素,容易造成青少年心理早熟,甚至是性变态心理。这是诱发青少年早恋的主要客观因素。
二、早恋原因——乱花渐欲迷人眼
(1)生理和心理原因。生理发育的成熟和性意识的觉醒是学生早恋问题出现的生理前提,生理上的快速变化和渐趋成熟,促使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
(2)家庭原因。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早恋往往是父母离异或不和,大人不负责任和生活上的随意影响学生。有的学生家庭是单亲,得不到家里大人的关心、爱护,转而向异性求助,互相安慰,互相关心,这样导致早恋现象产生。
(3)学校和社会原因。学校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任意削减活动课程,校园文化单调,校园生活枯燥,使学生过剩的能量得不到正常释放。另外对性教育的认识不足和保守,使性教育在大多数学校得不到正常开展,而学生对性问题又急于了解和渴求,这样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有关性场面的描述填补了这一空白。
教师小结:有位作家说过,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常被无情地刺伤。分析学生早恋原因,找到正确处理学生早恋的对策,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