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级中学分册第十课教案 提升非智力素质,成长重于成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7 01: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学目标

1.家长能了解非智力因素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2.家长能了解影响孩子成长的非智力因素有哪些。

3.家长能够有意识地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培养孩子的非智力素质,并掌握一定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结合非智力素质提升,指导家长科学引导和教育孩子成人。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家长了解影响孩子成长的非智力因素类型。

2)教学难点: 指导家长掌握培养孩子非智力素质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完成 (45分钟)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主题

咱们老农民有一句俗语:庄稼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那么,这里我想请你用一、两个词或者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的孩子哪里好?【家长参与】

教师归纳:刚才几个家长说的,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智力因素,这是孩子成才的基础;一是非智力因素,这是孩子成人的根本。

那么,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二) 新知传授

1.观看图表:了解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组成因素(图表略),并思考一下,对于孩子一生来讲成人和成才,哪个更重要呢?

2.观看材料:

材料一:

家喻户晓的马云,白领崇拜的偶像。可小学到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平平。参加了三次高考,最后因为英语好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录取。

谈起学习,他说自己是个很笨的人;谈起成功,他认为靠的是:坚信、坚持、学习、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材料二:

①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被他的室友林森浩毒害。据警方披露,林某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和黄洋关系不睦,心存不满,经过预谋,在3月31日中午,将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到寝室,注入饮水机,最终夺去了黄洋的生命。

② 华裔神童张世明。13岁,就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6岁不到考进美国纽约康奈尔大学读博士,然而毕业后却不能与工作环境融合,无法承受现实的压力而住进了马来西亚医院、最终病逝。

【家长思考】这两份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教师归纳】

第一份:即使学习成绩平平,智力一般,只要心有目标、拥有坚定信念,也可以获得成功!

第二份:即便学业出类拔萃,智力超常,要是心胸狭隘、缺乏生活能力,也只能寂寥一生!

所以说,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引导孩子成人比追求孩子成才更重要!

所以,接下来我将围绕非智力因素跟大家聊一聊:家庭如何引导孩子成人。

3.现场采访:

你平时在家里是怎么引导孩子孝敬长辈、礼貌待人、团结和睦、克服困难等这些基本做人做事方法的?

【家长分享】

刚才几位家长说的非常好,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其实,在物质条件相对富足的今天,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仅是抚养,更重要的是:引导和教育!

那么如何引导和教育孩子成人呢?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两个关键词:

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积极心理

4.方法指导:

⑴ 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关键词:家庭环境

【请大家看图】

家庭环境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构成:

软环境

主要指分析家庭的心理道德环境。心理道德环境作为家庭环境的核心,是人类社会化发展的“温床”。它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关系、父母的道德水平、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人的自我概念的发展、师生关系、行为问题等均有较大影响。

硬环境

主要指家庭中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评判和衡量的环境因素,比如家庭的成员结构、资源分配、生活方式等等。良好的家庭硬环境无疑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反之则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内环境

家庭内环境也指自己家里的人或事,不被外人容易获知。一般家庭内环境都是说夫妻和睦相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相关问题。

外环境

外环境是指家庭外的,如家庭的周围环境、周围人群情况,外部活动场所,外部人际关系。

这里,我主要和各位家长谈家庭环境中三个方面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①不同的家庭结构规模,培养了孩子不同的三观(潜移默化)

爷爷奶奶关注的:多是“温饱”、很少是“学习”,

孩子:吃喝第一、学习无所谓

爸爸妈妈关注的:多是“学习”、很少是“成人”,

孩子:除了学习,其他无所谓

②不同的夫妻关系模式,塑造了孩子不同的特质(自我感觉)

现场体验:

良好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快乐、幸福;

紧张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感到:胆小、自卑、冷酷、厌恶!

③夫妻对待彼此的言行,决定了孩子不同的内心方向(言传身教)

很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

如果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互相赏识,言行是积极的,那么,孩子的行为模式必定是健康向上的!

比如常说:

“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和你爸爸一样很孝顺老人……”

或者常说:

“如果你像你妈妈那样做事认真,我会很高兴。”

在这样的言语激励下,孩子就会不由自主地连接父母身上的闪光点、正能量。

反之,

如果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互相否定,言行是攻击的,那么,孩子的行为模式必定是消极悲观的

比如有的父母会这样说:

“你爸爸是懒惰、不负责的人,你以后不要像他一样!”

“你妈妈爱唠叨,心里没有这个家,你以后千万不可以像她只爱打牌!”

在这些言语的刺激下,孩子身上会出现两种后果:

一种结果是——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行为上可能也会:懒惰、不负责、爱唠叨、不顾家!

为什么?因为孩子心里有需要和自己的父亲、母亲连接的强烈渴望,但有关父母的信息全是负面的,因此,他当然只能跟这些负面信息连接,从而做出相同的行为来满足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

还有一种结果是——

孩子会把自身的“坏”(脾气等)归结于父母!

为什么?因为对于孩子成长来讲,除了环境带给他(她)的影响外,他(她)还会感叹遗传基因的神奇和强大,不是吗?自己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现在变得“跟爸爸一样懒惰、不负责”、变得“跟妈妈一样爱唠叨、不顾家”了。

因此,这样的家庭教育是值得我们家长反思。

那么,面对紧张的家庭环境,我们该怎么做呢?这里给大家一点建议:可以尝试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玩亲子游戏等等。

⑵ 下面我们来看第二个关键词:积极心理

先请我们家长看一个实验案例:

【案例展现】

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 3 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发展测验”,列出了可能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名单,并加以赞美。

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师生关系也很融洽。

心理学家对这些学生还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20 年后,这些学生所取得的成就远远的超出了班上的其他同学。

其实,当初这两位心理学家是从所提供的名单中随意抽取的,但结果却是惊人的。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那就是:

通过他人的暗示,可以让孩子知道自己智商超常很优秀;通过积极的暗示,孩子就会自信向上,就有积极的心态,从而加倍努力,最终走向成功!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对于我们家庭教育来讲,这个效应同样适用引导孩子成长成人。

那么,在家庭教育中,我们家长如何成功调动孩子的积极心理呢?

第一:多给孩子自信的话语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起点,自信的孩子能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主动地与人交往,勇敢地面对困难,较快地适应环境,大胆地尝试新事物。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我认为,家庭教育中,对于父母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言语上的鼓励。

如孩子想学溜冰,但是又不自信能学会。在这左右为难的时候,我们不能对他进行挖苦:“不要又是三分钟热度,你看以前报名学了那么多,没有一样学得好!”倘若这样去说,就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令他气馁,不自信、没动力。如果换一种鼓励的语气说:“既然你想学,就要做个勇敢的孩子,不怕摔不怕疼,只要努力了相信你就一定能做得很好!”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再比如对待学习。孩子在初二,会有一次小中考:生物地理的考试。我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很关心地问自己的孩子:有没有信心考双A?然后孩子的回答很干脆:力争不考双D。然后家长就无言以对了。

其实你心里明白,孩子不会考双D不及格,只是他觉得你的关心让他有了压力。这个时候,我们的鼓励尤为重要:孩子,我相信你的实力,你一定会考双A,你相信自己,你能行!孩子听了,就会把“压力”化作“动力”!

倘若,就算没考好,也不能对孩子说:哦,原来别人说的是真的啊,你真的不行嘛!到最后,孩子极有可能就真的不行了。

第二:多给孩子赞美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你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画得一般,好好练。”这样只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你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孩子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

第三:多给孩子积极的意象

我现在请各位家长跟我做两个趣味测验:

趣味测验一:邀请2位家长跟我互动一下,背对我,跟着我给你的指令做……

结论:如果我不喊“停”,你们两位妈妈会继续这样摇摆不定吗?我给了你一个行为上的暗示,你就一直停不下来了……

趣味测验二:

双臂前平举,尽量与身体保持90度的夹角,伸出食指和中指,闭上双眼,你的左右手指上都系着气球,越来越高、越来越高、越来越高、越来越高、越来越高……睁开眼睛看看手臂的高度

结论:如果手臂位置高了,说明你受暗示性强,如果手臂位置没变,说明你受暗示性弱

各位家长,通过刚才的两个测验,你有没有发现,暗示的力量非常神奇。

那么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哪些可以成为孩子的暗示力量,给孩子一个积极意象呢?

⑴名著

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一段话: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⑵名人

让身边的人、优秀的人给孩子做榜样,要比空洞地说教强得多。    如“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美德少年”等,只要引导得好,让孩子把对榜样的理解和热爱转化为具体的日常行为实践,就是成功的。

第四:多给孩子无条件关注

什么叫“无条件关注”?举例说明:

比如说看书:孩子坐在那里没翻几页,就心不在焉,萎靡不振,看似要打瞌睡,你一看就来气,训斥道:你看看你,一看书就睡觉;你再看看人家,睡觉了还在看书!

本来孩子是有信心把书读好的,结果被你这么一对比,想想还是算了,睡觉吧!孩子的专注度、自信心、意志力、积极性,瞬间被消沉、厌烦代替!

而“无条件关注”:关注的是看书这件事,就事论事

你可以这么去说:孩子,你的精神状态不够好,休息一会再看吧!                        孩子,这本书有点特别,有感兴趣的吗?

再比如考试:

成绩揭晓以后,孩子兴高采烈告诉你,他考了第二名。于是,饭桌上的气氛异常得好!就在此时,你忽然问了一句:第一名是谁?结果你的问话,不但破坏了进餐的气氛,还让孩子下了地狱:孩子会觉得:原来你最在乎的还是考第一的人,而不是他自己,你总是拿他跟别的孩子比,自己再怎么努力学,有何用?!

而“无条件关注”:关注的只是自己孩子和考试,而不是他人,其实你也可以考第一的,这道题没得分是压力大、很紧张吧?还是计算失误了?这样,可以让孩子觉得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考试成绩,还有我们对他的鼓励,使他再接再厉、对未来充满信心,还培养了他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经验分享

各位家长,引导和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里我再给大家送几条锦囊妙计:态度明确、运用智慧、沟通艺术

先说态度明确:在孩子的言行特别过分的时候,我们不能置之不理,而要态度很明确地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而不能以“他还是个孩子”来帮忙开脱责任!或许小时候,他会因为这句话而免遭谴责,但当他不再是孩子的时候,他的自私、任性、骄纵让他失去做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和底线的时候,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会替你好好教育他。因此,家庭教育中对待孩子的非正当言行,我们家长需要做到:

⑴ 自己的态度要明确

我曾经接待了一个初一的孩子,她向我讲述了一件让她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一次,她妈妈带着她去逛小商品店,在礼品区内,她遇到了其他两个好友,大家不约而同看中了一个计时一分钟的沙漏,很精致、美观!于是这个孩子就对她妈妈说:“妈妈,我们都想要一个这样的沙漏,你给我们每人送一只,好吧?”这位妈妈再看看孩子,很慷慨地说:“好啊 ,既然你们都喜欢,那我就你们每人买一个!”回到家后,这位孩子的妈妈脸色立刻就变了,并大声训斥:“你喜欢那只沙漏,我可以改天给你买 ,为什么还要我掏钱给别人买?”然后甩手便打。孩子觉得特委屈,她无法理解她妈妈的言行,不知道妈妈什么意思。本来很自信——要做一个像妈妈这样的热情、善良、慷慨、大方的人。结果呢?人前是笑眯眯地买礼品满足要求,人后是恶狠狠地甩手便打。小气?慷慨?要面子活受罪?越想越不懂,她说自己都快搞得精神分裂了!

⑵ 对待孩子的态度要明确

学走步的时候,孩子摔在地板上哇哇哭的时候,我们可能说过:乖,宝贝儿别哭,我来打它(地板);独立行走的时候,有小狗边叫边追着跑的时候,我们可能说过:宝宝别怕,改天炖了它;再大一点,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撞到了,我们可能说过:你怎么不打回去啊?渐渐地,孩子替我们总结了自己的“家教”:谁要是惹我不高兴,那他就不得好过,甚至可以去死!

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新闻,在一个地铁站,有一个男孩子在不停哭闹,因为他想吃旁边一个女孩子手里的炸鸡排,他妈妈便让孩子过去讨要,女孩子没同意。结果这个男孩子就使劲把女孩子向前推了一把,眼看地铁就要进站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旁边有人一把拽住了女孩子的胳膊,才免于灾难!而小男孩却被妈妈拽着,迅速隐进了地铁拥挤的人流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两个女孩儿在火锅店吃火锅,手机放在桌角,却被隔壁桌的孩子瞄上了,在没得逞之后,他不但往这两个女孩的火锅里吐了好几口口水,还在一个女孩起身要去洗手间的时候,飞快地蹿到她的椅子上,将满满一锅滚烫地火锅汤料,劈头盖脸泼在了对面女生的脸上……而这个孩子的父母就在场!

再看看运用智慧:

⑴ 要因地制宜,不要生搬硬套

在国外,如果一个长相不够完美的孩子被同伴欺负后,留着眼泪回家质问妈妈:我为什么长得这么丑?我真不想活了!妈妈听了后,就会用上帝咬过的苹果来打比方,结果这个孩子就会特别开心!

在国内,如果我们的孩子因为长相来质问我们家长的时候,我们就不能用这个“上帝咬过的苹果”来宽慰孩子!因为孩子本来就因为自己的相貌感到自卑、难过、伤心,如果我们再说是上帝把你搞成这样,孩子就会又多了一个仇恨的对象!

⑵ 要旁敲侧听,不要正面训斥

比如:关于孩子玩游戏这件事,

如果我们直接用断网、拉电闸、没收手机等粗暴方式,跟叛逆期的孩子起直接的、正面的冲突,那么,后果很难预料。前不久,有报道说爸爸一进门就看见儿子在玩手机,二话不说,夺过手机就从高楼扔下,结果孩子也跟着手机一起,从楼下跳下去了……

如果我们采取旁敲侧击的战略,结果就有可能不同。

你可以和你的老公(老婆)坐在离孩子有点远但是又能听得清你们谈话的地方,然后聊别人家的孩子,说XX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搞得学习下降了不少,让家人和老师很着急,我们家的宝贝这么乖巧懂事,不会让我们心急心烦,所以我们都相信他不会像XX那样网游成瘾、玩物丧志,他一定会以学习为重,成为我们的骄傲!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孩子觉得你们知道他在玩游戏,但不反对,自己用不着紧绷神经、遮遮掩掩、提心吊胆,亲子关系也不会紧张!(本来玩游戏,也许是用来释放压力的,结果玩个手机跟搞地下工作一样,反而更加紧张)另一方面,会约束自己上网要有“度”,不沉迷,不会成为“手机控”,不会让一些不良信息损害了自己的身心健康!

⑶ 要制定规则,不要朝令夕改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教育孩子成人的过程中,这是个”妙计锦囊“!

就拿满分为40分的体育中考来说对于每个中考的孩子来说,0.5分同样珍贵!如果孩子选择了某一项、暂时还拿不到满分的,那么我们就要和孩子一起制定训练计划,并督促孩子共同执行

比如:坚持做两头翘、俯卧撑、上举和前平举哑铃、仰卧起坐来锻炼臂力和腹肌,并纳入每天的作业,使之成为“规则”,不能打破、必须遵守!而不是三天打鱼四天筛网,高兴起来就练练,不高兴就“葛优躺”。原先制定的“规则”成了嘴上说说而已,孩子也体验不到什么叫坚持、什么叫毅力、什么叫恒心、什么叫拼搏、什么叫成功!

最后说说沟通艺术:

⑴ 忌“好为人师”。比如我们需要孩子放学回来做一次帮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回来了啊,你先休息一会吧,我马上会请你帮我做点事,可以吗?而不能命令式地说:哎呦,你回来得正好,赶快去把XX拿过来!

再比如我们发现孩子最近的状态不够好,我们不能直言不讳对孩子说:我最近感觉到你的表现不怎么样,经常发呆、对人不热情,你可要注意啦,你的任务是打起精神搞好学习,听到了没有?

正确的做法是要与孩子共情:孩子,最近学习很紧张吧?还是和同学、和老师的关系有点紧张了?或者发生了其他什么事?我看你压力挺大的,笑容不如以前灿烂了,爸爸妈妈能为你做点什么呢?

⑵ 尊重孩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会愈来愈强烈。当孩子提出与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他是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生气地反对他,而要尝试着和他商量。这样孩子会感到你们之间是平等的,是被尊重的,也是被信任的。

比如孩子跟小伙伴们玩得太久耽误了学习,我们有时会忍不住发脾气:“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这样的责备不仅让孩子产生反感、心生不开心,可能还会厌恶学习。

我们可以换用尊重的语气:“我可以让你再玩十分钟,不过十分钟后你就要去学习了!”孩子更乐于接受这种方式,满足自己后,做自己答应承诺的事情也会更加认真,也让学习事半功倍。

⑶ 用“三明治”法

在家庭教育中,批评是绝不可少的。但粗暴的批评,会使孩子条件反射似的进人一种自我防御状态,我们的意见就算很正确、很合理,孩子也很难接受,有时还会使孩子的自尊受到伤害,性格变得更加叛逆,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那么,怎样批评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呢?这里给家长们介绍一种 “三明治”效应:

第一层总是认同、赏识、肯定等积极的方面,即说些亲切、关怀、赞美之类的话,营造一种友好的沟通氛围,让孩子安下心来、乐于与我们进行对话;中间层夹着批评或不同观点;第三层总是鼓励、希望、信任等语言。这种批评方法,以肯定和关爱结尾,给孩子留下了足够的面子,不仅不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不会使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而且还会使孩子积极地接受批评,并努力去改正自己不足的方面,是一种”可口“的教育方式。

比如:孩子总是随意给路边乞讨的人,施舍钱财,可以这样“引导”:

第一层:孩子,你有善念、善举,这点毋庸置疑,我们都看在眼里的。

中间层:但是你见到每一个乞丐,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你一不观察、二不辨别,就一律乐善好施,这有点不妥。

第三层:我们相信:以后要是遇到乞丐了,你肯定会先用火眼金睛识别真伪,然后再决定是否要奉献你的爱心。

再比如:孩子没考好,可以这样”谈心“:

第一层:在学习方面,你一向很努力,我们为你感到高兴。

中间层:这次没考好,原因在于你最近一段时间里,有些松懈了,这是极其不应该的,要批评。

第三层:当然,我们也相信你,只要你继续努力,你的成绩依然会一如既往地名列前茅。

(四)活动总结

家长朋友们,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在此,我跟大家分享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讲座:教育的本质从来不应该是制造一个父母想象中的完美人,而是要帮助孩子实现自我塑造过程。

祝愿在座的每一个家庭的孩子都能成人,成才!

六、课后练习:

通过对孩子的日常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非智力素质方面的优势与不足,并设计提升方案,下次活动进行交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2: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