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最好的自己
有人说,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还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去照亮别人。在我看来,教师,是一个永远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人。今天在这里,我不想用那些华丽的词藻去描述读书的美好和意义,只想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成长故事。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时,因为初登讲台,虽然满怀激情,但不懂得什么教学方法,面对教材总是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课堂上该讲什么,讲多少,所以特别希望老教师给一个明确的、具体的、能“立竿见影”的做法或模式让我们参照。这样做果然省劲,一切都不必费心,教材的处理、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后练习的安排等等,一切都照老教师的去做,无从下手的困扰没有了,每天上完课回到办公室,感觉是那样的轻松,那时的我以为教学就这样简单、容易呢。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我的课堂缺乏活力、了无趣味,除了少数几个学生在比较认真地听讲之外,其他学生表现出很淡漠的样子,当我提问问题的时候,下面几乎都是一片沉默。看到这样的情况,我越来越担心,坐立不安。于是再去听老教师的课,看到人家课堂上那热烈的气氛,活跃的场面,我感到不解:一样的知识,一样的讲解,为什么效果却差这么多?我们的组长马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教师和教师不同,学生和学生也不一样,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其实,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和取舍。别人的教案和课例,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教学还是得有自己的东西啊。”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
我仔细地比较了一下与老教师的差异:老教师们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预见性;他们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详略得当;他们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始终在前一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这样,学起来轻松,掌握起来也不感到困难。通过对比,我终于明白,干工作只凭热情是不行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刻需要心灵的介入。仅靠简单模仿不可能掌握教学规律,它需要的是长期的学习与积累。不学习,心灵之泉就会枯竭,工作也就无“心”可用。要给学生一杯水,你就得找到永不枯竭的水源。这个水源就是学习和实践。
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投入到读书学习中去。我翻阅了小学数学的教材,了解所教课程在小学数学中的位置,及其与前后知识的关联;同时我注重搜集名家著作,观摩名家课例,认真查找着自身的不足。通过一段时间自己的摸爬滚打,教育让我们的生命成为一个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航程;爱孩子吧,做一个享受教育快乐的教师;爱书吧,是书带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和教育的智慧。和书对话,我知道了应如何对待那些犯了错误的学生;和书对话,我领会了应如何运用书中的理念和方法……它多么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干渴的灵魂;它又多么像指路灯,消除了我的苦恼与困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书香滋润,我们的生命将是何等乏味,我们的教学将是何等的死板与无趣。只有经过书香的沐浴与熏陶,才能充实丰盈我们健康的生命和一颗恒抱希望的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朋友们,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让我们在学习中不断的进步与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