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语文老师班主任9月份工作总结教育教学随笔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21-4-20 15:24:58 | 只看该作者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

一、谜语导入

师: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老师有一个谜语想考考大家,看谁能最快地说出正确答案,我们一块来看看黑板。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生:葡萄。

师:葡萄想要健康的成长结果,就需要搭架子,不过今天老师要像大家介绍一种新的植物,它不需要搭架子就能顺墙爬,它就是——爬山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爬山虎的脚》。

二、新授

1、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ppt呈现本节课重点词汇,学生读。

(学生读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一些,如: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对读,齐读等。)

2、自读课文

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请所有的学生自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每一段的内容是什么?

3、学习3——5自然段

师:既然课题是《爬山虎的脚》,那么到底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呢?(3、4、5)

(1) 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在学习咱们先看第三自然段,在这一段老师想请同学们注意一句话——读“今年,我注意了”。“注意”是什么意思?(认真看的意思)

师:那么作者也就是文中的“我”注意了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可以和小组成员讨论,把“我”注意到的东西找全,限时7分钟。

学生自读,讨论,整理答案,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倾听学生的讨论结果并适时提供帮助。

师:有谁愿意将你们的讨论结果呈现出来吗?

生:爬山虎的脚是长在茎上的(板书:位置);爬山虎的脚像蜗牛的触角(板书:样子);颜色是嫩红的(板书:颜色)。

师: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提示,脱离课本,将爬山虎脚的样子说出来,同桌互相考察。

(同桌对说,这个过程可以考察学生的记忆力和对词语、句子的组织能力)

(2)、学习第四自然段

师:既然爬山虎是利用脚来往上爬的,那么作者有没有注意它的脚是怎么爬的呢?文中哪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第四自然段,生读)

师:爬山虎的脚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如果我把“一脚一脚”改成“一步一步”,好不好?

生1:不好,“一步一步”感觉是人才有的,和爬山虎不符合。

生2:不好,因为“一步一步”给人的感觉很轻松,而爬山虎爬的过程并不轻松,所以不能换。

......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师:大家说的非常好,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朝着目标不放弃,由这个“一脚一脚”你想到了哪个成语?

生:脚踏实地

师:那么我们该怎么读这几句话?

生:读慢一些,重一些,读出爬山虎的不容易。(学生带着感情读)

师:作者还注意爬山虎的脚像什么?

生:爬山虎的脚还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师:为什么是图画上的?

生:是传说的,现实当中是没有的。

师:传说当中的蛟龙是怎样的?

生:凶猛的,有力的

师:爬山虎的脚像蛟龙的爪子,是想说什么?

生:说脚很有力。

师:说到它的脚有力,老师向同学说一下文中还有哪里能看出爬山虎的脚有力?

“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要是。。。休想。。。”可见爬山虎的脚是多么有力,巴住墙是多么的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不让它向上攀登吗?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学生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作者对爬山虎的脚描述得非常贴切,非常形象,这么具体的描写都是由于作者的(认真观察),同学们想一下,如果作者是个马虎的人,他能发现爬山虎脚的秘密吗?(不能),不认真的话,作者就只能注意到什么?(爬山虎的叶子)

师:大家说的很对,如果不认真观察,就只会注意到爬山虎的叶子,因为它的叶子实在是太漂亮了,我们来读一读第二段,找找叶子漂亮在什么地方。

生1: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生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生3: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老师播放图画,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叶子的美)

三、拓展与延伸

“观察”是一项重要的品质,回家后去仔细观察一下你周围的植物,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惊喜的发现,你可以写一篇观察日记,我们下次课进行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7: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