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社戏》课时练习题有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09:2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
1 社 戏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蕴藻(zǎo)           惧惮(dàn)           怠慢(dài)
B.踱步(duó)        潺潺(chán)        皎洁(jiāo)
C.絮叨(xù)        归省(xǐnɡ)        筋斗(jīnɡ)
D.舟楫(jí)        旺相(xiānɡ)        礼数(shù)
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销夏。
B.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
C.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桨喝。
D.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辟的,临河的小村庄。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
归省:                        
(2)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撺掇起来。
撺掇:                        
(3)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
纠葛: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     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     当面叫他“八癞子”。
A.因而           即使           况且
B.然而        即使        而且
C.因而        如果        况且
D.然而        如果        而且
5.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1)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架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        )
(2)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        )
(3)“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        )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6.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少年们开船的动词,并体会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7.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8.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跑”与第①段中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怎样的情形?

9.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10.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将江南水乡的夏夜写得如此充满诗情画意?


课外拓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4-14 09:28:46 | 只看该作者
参考答案
夯基达标
1.A 解析 B项,“皎”应读“jiǎo”。C项,“筋”应读“jīn”。D项,“相”应读“xiànɡ”。
2.B 解析 A项,“销”应为“消”。C项,“桨”应为“浆”。D项,“辟”应为“僻”。
3.(1)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2)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3)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4.D 解析 运用关联词语时,要弄清分句之间的关系。如“然而”表转折关系,“因而”表因果关系,正确理解了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方能准确运用关联词语。
5.(1)动作描写 (2)心理描写 (3)语言描写
课内品读
6.解析 找出动词后分析这些动词表现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拔、点、磕、架。这些动词形象地描写出了少年们娴熟的驾船技术,表现出他们机灵能干、团结友爱的品格,也折射出他们去看戏时的愉快心情。
7.解析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能力。从选文内容看,主要写了看社戏前的见闻和感受。
参考答案 “我”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8.“飞”。都写出了船行速度快的情形。
9.解析 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把握能力。首先从常用修辞手法中判断出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内容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参考答案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行船时两岸青山向后退去的视觉感受,很好地烘托出“我”去看社戏时急切与兴奋的心情。
10.作者调动多种感觉来写景,如写豆麦和水草的清香是嗅觉描写,写月色朦胧在水气里、渔火等是视觉描写,写水气夹杂着清香扑面吹来是嗅觉和触觉描写,写宛转、悠扬的笛声是听觉描写。
课外拓展
11.解析 文章最后一段的总结是对这一问题的提示,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年味却越来越淡”“记忆”“渴望”“仿佛回到”等可以准确而全面地归纳概括作者的情感。
参考答案 文章通过对“赶年集”的回忆,抒发了作者对少年时代在父母呵护下的过年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对赶年集的留恋与怀念、对与亲人团聚的渴望、对赶年集离我们越来越远的遗憾和惋惜。
12.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集市比作磁铁,生动形象地写出农村的集市对人们的吸引力之大,以及来赶集的人们的范围之广、数量之多,集市之热闹。字里行间传达出作者对赶年集的喜爱之情。
13.解析 “只见赶集的人很多……清晰而漫长”“人们摩肩接踵,熙熙攘攘,非常热闹”是作者对年集的场面描写,写出了热闹的年集场面;“甩年货、购年货的都着急,牲畜的叫声、车轮声、笑声、歌声此起彼伏”是作者耳中听到的年集中的各种声音。两者结合渲染了年集的热闹,更能体现人们兴奋的心情。
参考答案 这一段是对年集的场面描写。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对年集的场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渲染了年集的热闹气氛,烘托了作者以及乡邻们高兴的心情,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年集的热闹,从而更能体会到作者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这种生活已远离的遗憾与怀念。
14.(1)临行前,“母亲给我套了件又厚又沉的大棉袄”,还让父亲多给“我”五角钱,后来“我”赶集回来,虽然已经过了吃饭的时间,但她“从锅里给我端来预留着的热乎乎的饭,用力搓搓我被冻红的耳朵和手,还心疼地埋怨我回来晚了,饿坏了……”,说明这是一位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母亲。(2)从“我母亲不舍得花钱,从来不赶集,过年自己什么新东西也不添”,看出这是一位节俭、舍己为家人的母亲。(3)从“正在拽着针线纳过年棉鞋的母亲”,看出这是一位勤劳、善良、具有奉献精神的母亲。
15.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我认为如今的过年方式有的是进步,有的却是在退步。比如过年有的地区不再放鞭炮,我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对于我们生存的重要性,而人为的破坏又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鞭炮含有污染空气的成分,所以很多人提倡过年不放鞭炮,从改善人类居住的环境这一角度看,这种古老的过年方式的远去是一种进步。再说另一方面,“网上购物”等过年方式是一种退步。因为过年是人们在一年结束时的庆祝活动,需要大家聚到一起,彼此传达喜悦、问候等,如果少了这样的欢乐,只是为购物而购物,或只是为了拿到红包而抢红包,就失去了过年的意义。
16.(1)示例 同学们,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这次活动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中国戏曲,增强我们把中国戏曲艺术发扬光大的责任感。
(2)示例 戏曲艺术应该与时俱进。应考虑如何使古老的传统艺术跟上时代的步伐。
(3)①老生 ②花旦
17.(1)① (2)④ (3)③ (4)②
18.历史悠久;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曲词典雅,行腔婉转;影响最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03:1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