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学生架一把梯子 ——中年级习作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3-15 11:03: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为《悬崖上的一课》,故事主要写的是主人公小亨特体弱怯懦,一次他跟随伙伴攀登悬崖,由于害怕,上不去下不来。杰利引着父亲找到了他,激励他一步一步地走下来。亨特信心大增,一步一步地爬下来,终于脱险。作者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成一个个小困难,再把这一个个小的困难解决,就解决了一大困难。于是我就在想,我们语文教师的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应该怎样引导学生呢?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要求明确指出:“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而我们的习作教学却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新的习作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更新;一方面是学生面对习作依然是愁眉苦脸、叫苦连天。我们教师怎样才能使他们大胆、大量、无拘无束地去写呢? 下面我就从我在实际教学中发生的几个小故事来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故事一:架一把兴趣的直梯,让学生乘兴而上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要求:如果问到同学们都学会什么?大家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会画画、会游泳、会溜冰、会拍照、会做饭、会干农活……回忆一下,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选一样写下来。写的时侯,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本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一篇如何学会某种本领的习作,过程要具体,写出真情实感。在我们进行习作指导时,把过程写具体稍微容易引导一些,可以让学生边说边动作演示,或带动大家学着演示。可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忽略掉“真情实感”,因而使作文缺乏了生动性,缺乏了灵性。所以在突破“真情实感”这一难点时,我以《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为例,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学之前:啊——羡慕



1、同学们在学骑自行车之前,一定看到别人骑过吧?当你看到小伙伴潇洒自如地骑着自行车飞驰而过时,你是什么心情?(羡慕)



2、板书:啊,带着这种羡慕的心情读一读这个词,怎样读能表现出你的羡慕呢?(指导学生用转弯再上扬的语调表现出羡慕)



3、带着这种语调,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么羡慕?



二、学之时:唉——困难



1、正所谓,看花容易绣花难。看到别人悠闲自如地骑着自行车,可轮到自己学时,又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交流感受,出示:唉



2、唉,学习一项本领可真不简单啊!你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快来说一说吧!



3、每一次摔倒,都给我们带来伤痛,真是困难重重啊,难怪我们的心情会一落千丈,唉!



三、学会后:嘿——兴奋



1、经过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总结摔倒的教训,不知不觉中,你也能骑着自行车歪歪扭扭的上路了。陡然发现自己的成功,你的心情如何呢?(高兴、兴奋)



2、是啊,掌握了一项新的本领,我们怎能不激动?(板书:嘿)请你兴奋地告诉大家:嘿,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反思: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单元作文真难写,学生写的不情不愿、文不对题、层次不清,整个儿一锅浆糊,分不清头尾。在我们抱怨学生的同时,是否应该反省自我,我们给了学生兴趣的梯子了吗?在这次习作指导中,我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归结在“啊”“唉”“嘿”这三个“点”上,简单而形象的情感色彩词,既带给学生习作的趣味点,又给学生习作过程中“真情实感”的融合指明了一条清楚的发展线路。指导完毕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假如你想和大家分享你学会本领的喜悦,不妨将题目就改为“嘿,我学会了____________”;假如你想告诉大家学习本领的艰难,那就以“唉,学________真难!”为题。如此一改,题中就先有了“情”做总领,更突出了“真情实感”这一重难点,学生写起来也兴致盎然。如果我们教师的习作指导三言两语草草收场,而后,任学生抠破头皮,绞尽脑汁地来拼凑作文,也就难怪学生会对写作文毫无兴趣,叫苦连天了。



故事二:架一把积累的阶梯,让孩子拾级而上



记得这学期我们班开展了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活动,初读时很多同学都不喜欢。甚至,有许多同学买了很长时间,却一直也没有读完,如何让学生走进经典,走进书籍,与书中的人物交上朋友呢?回想以前指导学生阅读《昆虫记》《爱的教育》等类似经历,我意识到很多学生不爱读这本书,是因为他们在阅读中遇到了困难。



晚上回家,我在网上搜到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电影视频的开头部分。阅读课上,我神秘地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电影吗?”“看电影?”同学们立刻欢呼雀跃起来,有的甚至一下子站了起来。



当屏幕上出现了生病的小海伦形象时,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渐渐地,电影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醒来的小海伦失去了视力,也失去了听力,她成了一个又聋又哑的孩子。她听不见声音,也看不见任何色彩。她变得特别地调皮任性,吃饭时在饭桌上乱走,闻着谁的饭菜香就到谁的盘子里去抓。当莎莉文老师来到海伦家时,看到的小海伦简直就像一个长着人形的小怪兽,她听不懂人话,也看不见任何东西,这样一个让人可怜又可恨的小怪兽,为什么最后会成为优秀的学者作家?



当同学们看得津津有味时,我突然把电影屏幕关上了,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又聋又哑的海伦会成长为全世界都出名的优秀学者?是什么改变了她?她的老师沙莉文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她为什么能够改变小海伦的命运?”



当一连串的问题出现时,有的同学眉头皱得紧紧的,而有的同学却如数家珍,一五一十讲得非常详细,由此可见这些同学在假期中已经把书看完了,而且看得很仔细。看着这些同学争先恐后地发言,没有把整本书读完的同学惭愧地低下了头。此时,我没有批评他们,而是让全班同学一起翻开了书,在课堂上默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的第四章《春风化雨——莎莉文老师的故事》。



因为在课前经过深入的阅读思考,我发现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最容易阅读的章节就是第四章,这一章像人物传记一样,娓娓动听地给读者讲述了莎莉文老师的故事。果然,教室里静悄悄的,莎莉文老师童年的不幸遭遇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同学们没有想到莎莉文老师的经历竟然如此曲折,没有想到沙莉文老师是在孤儿园里长大的,更没有想到莎莉文老师竟然会和小海伦在饭厅里大打出手。



当多数同学还没有完全读完第四章时,下课的铃声响起了。很多同学意犹未尽,看得出莎莉文老师的故事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在当天晚上每个同学都将这一章读完了,而且写出了质量较高的读后感。



反思: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使孩子们的作文水平得到提升,那就得需要孩子们的积累,就得引源头活水,给孩子们架起一把积累的阶梯,及早解决他们“无米下锅”的问题,让他们拾级而上。因此,我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去引领学生读书。可是我们在引领学生读书过程中,总是存在着许多的误区,比如每次总想着让学生一口气把书读完,总是一味地抱怨学生不爱读大部头的书,不爱读思想深刻的书。可是却从来没有想一想,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哪些困难?作为老师,我应该想什么办法引导学生去克服困难?一本经典的好书,简单的阅读是不够的。而现在学生只喜欢无障碍的快乐阅读,他们不喜欢需要动脑的阅读,所以很多的经典都成了他们无法穿越的沉睡之书。这个成功的教学案例,让我想到,当我们布置了一项学习任务时,不妨经常站在学生的位置上想一想,这项任务对班上的学生有难度吗?对中游生,对学业落后学生有困难吗?如果我们对困难估计不足,那么任务的完成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不妨把复杂的任务化简为简单的任务,要给学生一把适于攀登的梯子,使所有的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够最终到达我们想要学生达到的学习高度。



故事三:架一把练笔的旋梯,让孩子盘旋而上



冀教版语文第七册第一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而本单元的作文也是写景作文,我知道这对学生是一个难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意识地让学生积累了一些语言,并渗透了一些关于写景的方法,而第四课《桂林山水》又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文章的语言和写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所以在备课中我设计了一个练笔环节。我想当然的认为,我们班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旅游经历,而仿写一句话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肯定是轻而易举的。当我学习完二三自然段后,我说:“作者将漓江的水和大海西湖比较,突出了漓江静、清、绿的特点,将桂林的山和泰山燕山做对比,突出了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你们能运用这对比手法,来突出你们心目中最美的地方吗?”当我说出要求后,我本以为学生会积极反应,可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教室里鸦雀无声。我扫视全班,发现他们的表情大都是一片茫然。这让我备感意外,也有些措手不及,我又问:“那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啊,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进行下对比不就行了吗?”学生依然没有反应,看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吃力劲,我还真有些犯愁。是不是范围太大,学生相关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太少,所以他们觉得无从下手呢?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在国培中曾听到袁志勇老师这样说过:什么是落实,缩小范围就是落实。我灵机一动,决定从孩子们身边的景点入手,于是我对孩子们说:“谁来说说咱们兴隆都有哪些比较有名的景点呢?”教室里一扫刚才的沉闷,“雾灵山”“九龙潭”‘奇石谷““六里坪”“溶洞”……学生七嘴八舌的抢着回答。“那你能用一个成语形容下它们的特点吗,比如怎样的雾灵山?”学生思考了一会再次争先恐后地举起手来,“云雾迷蒙的雾灵山”“怪石嶙峋的奇石谷”“光怪陆离的溶洞”“色彩绚烂的溶洞”“气势磅礴的九龙潭” ……课堂气氛顿时热闹了起来。“那我们积累过的关于游览的词语有哪些呢,比如欣赏……”“领略”“见识”“攀登”“跋涉”“看见”听到这些我笑了,说:“那现在你们可以仿写出这个对比句了吗?就用我们兴隆这些景点,突出你心目中最美的地方”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马上动起笔来,不一会,就纷纷举起手来,就连平时语文成绩最差,很少发言的张琪也将小手高高举过头顶,“张琪,你说。”“我欣赏过色彩绚烂的溶洞,攀登过云雾迷蒙的雾灵山,但我最喜欢的却是我奶奶家的那个小院子。”说完她有点胆怯地看着我,“你说得真好。”“老师,我来说,我领略过奇石谷的怪石嶙峋,感受过九龙潭的气势磅礴,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六里坪的山水相依。”“真不愧我们的小博士崔淼,他不但仿写了这个句式,还作了下创新。”我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就这样,这堂课顺利地结束了……



反思:俗话说:“勤写笔下生花”,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多练多写,所以除了每单元的习作训练,我们教师经常会在课堂上进行“小练笔”,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可是仿写虽然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过程中起桥梁作用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手段,但是在课堂的实际教学中,这种小练笔有时却会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效果。这次课上完后,我开始思考,以前当我的课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我总是埋怨学生,却不能静下心来细想这种现象症结何在?是我所提的问题不明确?是我与孩子们交往不深,孩子们无法与我在教学发生共鸣?还是现在学生的思维特质所导致?我是否反思过自己,难道我自己对教材理解很深刻了吗?难道我已经深挖教材的人文思想?难道我对学生学情的了解很清楚了吗?孩子的迷茫其实是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此时,我想,他们最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帮他们搭一架有效的梯子,让他们能够盘旋而上。



我想,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其实需要很多架梯子,比如读书积累的梯子、素材收集的梯子、读写结合的梯子等等。有了这些梯子,学生的习作能力才能得以发展,得以提升。但我们的习作指导不应仅仅是展现在表面的梯子。不管是展示人前的指导,还是深藏背后的积累,这些引导只要有了实效,学生自然会顺梯而上。只要老师首先对作文有了足够的重视,能深入地思考习作指导的有效性,那么学生也定会呈现出一篇篇好的作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6: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