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古诗文阅读训练108:《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3-14 19:19
标题: 古诗文阅读训练108:《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余十一二岁时,闻从叔灿若公言:里有齐某者,以罪戍黑龙江,殁数年矣。其子稍长,欲归其骨,而贫不能往,恒蹙然如抱深忧。
  一日,偶得豆数升,乃屑以为末,水抟成丸,衣以赭土,诈为卖药者以往,姑以绐①取数文钱供口食耳。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转相告语,颇得善价,竞藉是达戍所,得父骨以箧负归。归途于窝集遇三盗,急弃其资斧,负箧奔。盗追及,开箧见骨,怪问其故,涕泣陈述,共悯而释之,转赠以金。方拜谢间,一盗忽擗砞②大恸曰:“此人孱弱如是,尚数千里外求父骨,我堂堂丈夫,自命豪杰,顾乃不能耶?诸君好住,吾今往肃州矣。”语讫,挥手西行。其徒呼使别妻子,终不反顾。盖所感者深矣。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 ①绐(dài):欺哄。②擗砞:捶胸顿足。





1.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划一处)
姑 以 绐 取 数 文 钱 供 口 食 耳。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欲归其骨  微斯人,吾谁与归
B.盗追及   徐公何能及君也
C.怪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D.怪问其故  问所从来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

(2)盖所感者深矣。




4.齐某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回答。




5.文中写一个强盗顿足大哭返家的事情有何作用?








图片
参考答案
图片





1.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划一处)
姑 以 绐 取 数 文 钱 供 口 食 耳。
姑以绐取数文钱/供口食耳。



这道题考查划分句子朗读停顿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语句,先翻译语句“姑且用这种药哄骗几文钱,来供自己糊口罢了”,然后在现代汉语的语境下划分停顿,这样断句就比较容易些。最后,还要注意题目后面括号里“划一处”的要求,确保断句的数量符合要求。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D )
A.欲归其骨  微斯人,吾谁与归
B.盗追及   徐公何能及君也
C.怪问其故  彼竭我盈,故克之
D.怪问其故  问所从来



这道题考查辨别文言实词解释正误的能力。完成此题,应先初步了解语句的内容,以便明确加点实词的意思或用法;还要回顾所学知识,明确课内加点实词的意思或用法。A项,分别解释为“使……回家”“归依”;B项,分别解释为“到”“比得上”;C项,分别解释为“原因”“所以”;D项,都解释为“询问”。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沿途买其药者,虽危症亦立愈。
沿途凡买他这药丸吃的人,即使是重病也会立即痊愈。
(2)盖所感者深矣。
这大概是被齐某之子的行为深深感动的结果啊。



这道题考查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完成此题,先通读语句,初步把握内容,特别要留心其中的主要词语,如(1)句的“者”“虽”,(2)句的“盖”等。



4.齐某的儿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回答。
孝顺、有毅力、狡诈。



这道题考查理解与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要明确姓齐的儿子所做的事情“欲归其骨”,并且“殁数年”才得以实现。另外,“诈为卖药者以往”的做法不可忽略。因此,应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概括,这样才能全面。



5.文中写一个强盗顿足大哭返家的事情有何作用?
运用衬托的手法,从侧面表现齐某的儿子有孝心。



这道题考查理解写作手法的能力。文章主要写齐某的儿子,而“一个强盗顿足大哭返家”是在了解事情原委之后,由此可辨别出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参考译文】
  我十一二岁时,听堂叔灿若公说:老家有个姓齐的人,因犯了罪,被罚往黑龙江戍守边关,已经死在那里几年了。他的儿子长大后,想把父亲的遗骨迁回老家,可家境贫寒,不能如愿,为此,他终日忧愁不已。
  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几升豆子,他把豆子研成细末,用水抟成丸,外面挂了一层赭石色,他(带着假药丸,)谎称卖药的奔赴黑龙江,姑且用这种药哄骗几文钱,来供自己糊口罢了。沿途凡买他的药丸吃的人,即便是重病也会立即痊愈。于是人们争相转告,使他的药卖出了好价,终于,他靠着卖药的钱到达了戍地,找到了父亲的遗骨,用一个匣子装好,然后背着匣子踏上归程。归途中,他在丛林里碰上了三个强盗,慌忙之中,丢弃了钱财,只背着骨匣奔跑。强盗(以为匣子里装有宝物,)就追上去抓住了他,等打开匣子见到骨骸,感到十分奇怪,就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哭着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强盗听后,深受感动,不仅放了他,还赠了他一些银钱。他急忙拜谢,忽然,一个强盗捶胸顿足大哭道:“这人如此孱弱,尚能历尽艰辛,到千里之外寻找父亲的遗骨,我这个堂堂男子汉,自命英雄豪杰,难道做不到吗?诸位保重,我也要到肃州去(收父亲的遗骨了)。”说完,他挥了挥手,向西边走去。他的同伙呼喊他,请他回家与妻子儿女告别,他最终连头也没回。这大概是被齐某之子的行为深深感动的结果啊。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