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鹅》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结构极其简单,全文围绕一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白鹅的叫声、步调、吃相三大方面去展示白鹅的骄傲,可爱。与以前所接触的课文不同的是,整篇课文主要以反语的形式和活泼、流畅、诙谐、准确的语言,向大家展示了一种新的、表述语言的方式和方法。
岳媛老师在执教这节课时,紧扣教学目标,由“高傲”一词入手,让学生找一找高傲具体表现在哪里。岳老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引吭大叫、厉声叫嚣”等感受白鹅叫声的高傲,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就更加深刻了;另外借助京剧里净角出场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步调的从容不迫。除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认识到作者对事物的观察细致,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作者语言的“别有用心”,也就是让学生体会到反语的独特魅力,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作者的文字表面所呈现出的白鹅的“凶”和“厉害”,实质是对白鹅的尽职、勇敢的赞赏;体会白鹅步调的从容、大模大样,体现的不过是作者对白鹅由衷的喜爱和关注。这篇文章理解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不仅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在文字表述上,也比较脱离口语化,书面性较显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诌诌”。这些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在执教这类文本时,老师一定要吃透教材,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解读文本所蕴含的深厚内涵,只有老师真正走进文本,才能引导学生达成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