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1-3-2 10:32:43
|
只看该作者
提升自我,从课例研究开始!
每个学期,甚至每一周,我们都会去参与本组、本校的课例研究,从别人的教学语言、教学设计、教学机智中我们收获颇多。而本次,申宣成博士的讲座,为我们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让课例研究的重要性深入人心,也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对于什么是课例研究,怎样去做课例研究具有更深刻的体会。
课例研究是对课堂教学的实录、案例(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或者一节课中的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在互助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技能的活动。学习的素材的来源有很多,可以在现场进行观课,课可以通过网上的课堂视频,以文字形式展现的课堂实录或者是课堂叙事(一些发生的小事件)。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在现场观课中,觉得那是我们进行课例研究的唯一途径,其实不然,我们还可以经过很多途径去进行课例研究,网络上的课堂教学视频,文字记录的课堂实录、课堂叙事都应该做为我们的学习材料,另外在学习中,也一定要注意进行自我反思,比如学习到比较好的教学设计,我们也要进行内化,了解到设计者的意图,结合自己班级情况进行变动,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这个内化过程就是自己的反思过程。只有这样,才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
有人会有疑问,课例研究真的很有必要做要去吗?答案是肯定的,是必须要做的。在开始讲述我们为什么要做课例研究时,申博士向我们初始了一张对比图,有关于初入职教师、经验教师以及专家教师的职业特点比照图。通过这些对比图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三类教师在规则、原理性知识上的掌握并无多大差异,然而产生较大差距的原因在与策略性知识与案例性知识的掌握上,而案例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的掌握成正相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些专家教师“经验丰富”一个道理。因为教师是都是反思的实践者,我们在反思中积累经验,不断进步。这也是被名师的成长个案所证明的,申博士的话也让我记忆犹新:“研究50个课例,你的课堂就能入门;研究500个课例,你就能成为课堂教学领域的专家,如果不能的话,就来找我!”玩笑话中,更多的是指引,让我们多去研究名师的课例,在名师的课例中汲取养分,不断茁壮成长!要做到拼命地去读书、要多去读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受益!
他自己也是一位研究课例的受益者,通过向名师学习,总结创造出自己的课例研究方法:专题分析法、情境填空法,结构复盘法。其中,我个人对于申博士讲述的情境填空法最为感兴趣,也最为印象深刻。面对课堂教学中某个较难处理的情境,不是直接看授课者的处理,而是自己先考虑怎么做,再跟其做对比,从而发现问题解决的技巧,这就是所谓的情境填空法。这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对课例进行局部分析,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对技能。其中申博士也为我们展示了几个相关的案例,让我们融入其中,进行角色扮演,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怎么做,之后给予案例中的教师做法,让我们进行比照,学习其中的处理精华,我们获益匪浅:在课堂中,我们对学生的期望很重要,所以教师的语言应该讲求艺术性,比如语气要温和,要具有鼓励性,激励性,当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时,要给与有针对性的赞扬……申博士也向我们推荐了几本相关的书籍:《老师怎样和孩子说话》《全新思维》,有时间我也准备来读一读,更多地去做到在课堂上和学生平等交流,多去鼓励他们,让他们拥有更好的发展!
其中我觉得,申博士所讲到的专题分析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它是针对课堂教学中的某个专题(导入、提问、朗读等)质疑,选取多个课例进行研究,进而总结一系列的办法!让学生去质疑,带着疑问去学习,学习更有目的性,更有动力,把课堂也还给了学生,很不错,只是实践起来还需要教师有更强的能力去把控课堂!
本周,收获仍然满满!坚持学习,我相信我会有更大的进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