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牧场之国》PPT课件含配套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21:5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最新更新的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人教部编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语文
课件年级:小学五年级下学期语文(第10
册)
课件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19 牧场之国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21:55:55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_-pmCLX9auvsfsPI9tWyOg 提取码: n2pj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21:56:20 | 只看该作者
19.牧场之国
【课前解析】
关注课文:课文描写了荷兰美丽、幽静的牧场风光。作者笔下的荷兰是由一条条运河,一片片碧绿的低地,成群的牛、马、羊、猪、鸡等牲畜自由安闲的生活所组成的。动物是这里的主人,人对动物的充分尊重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谐之美。
关注语言:课文描写牧场上的动物的语言非常富有情趣。在作者笔下,牛犊的模样像是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则的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威严;成群的骏马是自由王国的主人和公爵;绵羊悠然自得,猪群用呼噜表示赞许,小鸡、山羊则安闲地欣赏着属于自己的王国。
关注文中的静态描写:课文在描写牧场风光时处处表现着牧场的宁静之美,尤其是第五自然段中从傍晚到入夜后的一个个画面都充满了静谧之美,人的到来,车船的来往都未曾打破这份静谧。这些静态描写表现出了荷兰牧场的独有风情。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内容引导学生体会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1.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眺”等15个字,会写“仪态、端庄”等16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并摘抄积累。
3.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
2.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能体会静态描写所表现的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毡、犊”等10个生字,会写“仪、眺”等15个字,会写“仪态、端庄”等16个词语。
2.能结合课文2—4自然段的内容,说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导入:上节课我们游览了水城威尼斯,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荷兰去看一看,谁来说一说你对荷兰有哪些了解?
预设1: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国家。
预设2:我知道荷兰的郁金香、风车和木鞋都特别有名。
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对荷兰有一些了解,咱们这节课就一起学习第19课《牧场之国》,看看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1: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出示词语,检查预习。
师引导: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看看这些词语你都认识吗?
出示课件2:
(1)学生自读。
(2)指名领读。
2.指名读课文,扫除障碍。
指名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读课文的过程中纠正字音。相机点拨指导。
3.自学生字,指导书写。
教师引导: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15个,请你自己进行一下分类,更高效的识记。还有一些字可能容易书写错误,写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谁来分享一下?
出示课件3:
(1)学生自主识记。
预设1:这些字大部分都是形声字,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识记。
预设2:“罐”字右半边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些。
预设3:“眺”字左窄右宽,右半边的“兆”,书写时要注意笔顺,正确的笔顺是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2)字理识记“畜”
出示课件4:
教师讲解:畜,甲骨文=(幺,丝,表示系、绑)+(囗,像栏圈)+(米,代表谷物),造字本义:将动物系在栏圈里,用谷物饲养,以备家庭对肉食的不时之需。金文将甲骨文字形中的(栏圈、谷物)写成"田"。篆文将金文的"幺"写成“玄”。
(设计意图:本文出现的会认字和会写字较多,通过自主识记、归类识字以及字理识字的方式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巩固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聚焦第一自然段,借助图片初步了解荷兰。
(1)出示图片。
出示课件5—7:
师引导:自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结合图片说一说:你觉得荷兰是个怎么样的国家?
预设:荷兰的运河交错,到处开满郁金香,遍地都是旋转的风车,还有广阔无垠的牧场。
师小结:所以课文中称荷兰为“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荷兰的牧场。
(设计意图:借助图片让学生对荷兰有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更好地走进荷兰牧场做铺垫。)
2.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默读2-6自然段,想一想:文中依次描写了荷兰牧场的哪几幅画面?
出示课件8:
(1)自读思考。
(2)全班交流。
预设:第2自然段描写了牛群在牧场吃草的画面;第3自然段描写了骏马自由驰骋的画面;第4自然段描写了羊、猪、鸡等牲畜在牧场上生活的画面;第5自然段描写了傍晚人们运送牛奶以及夜晚牲畜沉睡,牧场静谧的画面。
教师相机板书。
出示课件9:
追问:这几幅画面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
预设: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
师小结:课文按照时间顺序给我们描写了荷兰牧场上的五幅画面,前三幅是白天的画面,后两幅是傍晚到入夜的画面。
出示课件10:
(设计意图:以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出课文描写的几幅画面,为进一步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做铺垫。)
四、聚焦2—4自然段,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1.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提问引导:课文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很多次,你发现了吗?
出示课件11:
预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追问引导:那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文中第一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中的“这”指什么?
出示课件12:
(1)自读体会。
(2)交流探讨。
预设:“这”指的是牧场上牛群在专注地吃草。
师追问:这些牛吃草的时候都呈现出什么样子?给你怎样的感受?
预设1: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一动不动,像是在思考什么。我感觉草原上特别宁静。
预设2:牛犊像贵妇人,仪态端庄;老牛像家长,无比威严,我从中能感受到牛群在牧场上特别安然。
师小结追问:牛群一条条运河间的草地上安然地吃着草,我们看到的就像是一幅静止不动的画面,你觉得此时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正的荷兰”是怎样的?
预设:宁静、安详、舒适
师追问:这段话中没有“宁静、安详、舒适”这些词,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预设:我是从“专注”“站立不动”“仿佛在思考着什么”“贵妇人“仪态端庄”等词句中感受到牛吃草时非常安安详,同时也感受到了草原的宁静。
(3)指导朗读。
点拨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想象画面,读出那份安详、舒适与宁静。
出示课件13:
师小结:作者把荷兰牧场上牛群专注吃草的样子描写得十分生动,让我们感受到荷兰牧场的那一份宁静与安详,原来这就是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
2.学习第3、4自然段,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引导思考:默读第3、4自然段,思考:“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这”又分别指什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1)自读体会。
(2)交流探讨。
预设1:第3自然段“这”在这里指的是骏马在辽阔的原野上自由驰骋,无拘无束生活的状态。我是从成群的骏马,匹匹肥体壮,辽阔的草原都归它们所有,它们是这里的主人和公爵看出来的。
出示课件14:
预设2:第4自然段“这”指的是羊、猪、鸡等牲畜在草原上自由、安逸地生活着的样子。我是从“悠然自得”“见不到一个人影”“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这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出示课件15:
追问: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觉得在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除了宁静、舒适还是什么样的?
预设:自由、安闲、无拘无束。
师小结:荷兰的牧场宁静祥和,这里是动物的王国,它们才是这里的主人,它们在这里安闲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着,原来这就是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
(3)指导朗读。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进了荷兰的牧场,一条条安静流淌的运河,一望无际的葱郁的草原,安闲自在的牲畜,都让我们领略了荷兰真正的魅力。
(设计意图:围绕“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通过对“这”指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探讨,深入文本,感悟真正的荷兰的宁静、自由、安闲。在此基础上,通过边读边想象,进一步感受作者眼中、笔下荷兰的风情,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板书设计
19.牧场之国
牛群           宁静、安详
白天    马群           自由自在
羊、猪、鸡     安闲自在
运送牛奶
动物沉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2-26 21:56:3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结合课文第5、第6自然段的内容,说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的含义,并能感受课文反复强调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体会文中描写牛、马、羊等动物的语句中的情趣,并摘抄积累。
教学过程:
一、默写词语,回顾旧知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相订正。
3.回顾上节课内容
师引导: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牧场之国》这篇课文描写了荷兰牧场上的哪几幅画面?
出示课件16:
预设:牛群安静吃草,马群自由驰骋,羊、猪、鸡等安闲生活,人们运送牛奶,夜晚牧场静谧。
师追问:在前三幅画面中,“真正的荷兰”是什么样的?
出示课件17:
预设:真正的荷兰是宁静的、自由的、安闲的,动物是牧场的主人。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牧场之国》,看一看在作者眼中,真正的荷兰还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重点,结合上节课的梳理,继续在问题的引领下深入文本,进一步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二、读第5、6自然段,体会“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师引导:默读第5、第6自然段,结合具体词句说一说“真正的荷兰”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18:
1.自读体会。
2.交流探讨。
出示课件19:
预设1:傍晚,人们来挤牛奶不喊不吆喝,都是默默无言的,车船不停地来往运送牛奶,却不喧闹,我从中感受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也感受到了牧场的静。
预设2:夜间,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所有牲畜都沉睡了,我从中感受到了牧场的静谧。
3.指导朗读。
出示课件20:
师引导:傍晚,人的到来并没有打破牧场的那份宁静,他们也牛群是那么和谐,入夜后,牧场上更是静谧与祥和。自己想象着画面读一读,读出宁静之美。
(设计意图:在进一步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品味朗读,感悟静态描写所体现出的荷兰牧场的静谧之美。)
4.体会“真正的荷兰”。
师引导:通过进一步的朗读和体会,你觉得这里作者想表达的真正的荷兰是什么?
预设:是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以及由此带来的静谧与样和。
师追问:“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多少次?为什么反复强调这句话?
出示课件21:
预设:“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四次,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牧场的咱们之情。
师总结提升:“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句话反复出现,是作者看到眼前的景象后油然而生的赞叹,是作者情感最真切的流露,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荷兰牧场安宁、自由、和谐的赞美,还加深了我们对荷兰牧场的印象。
三、积累表达。
师引导:本篇文章在描写动物的时候充满了情趣,比如在描写牛群的时候。咱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说一说你觉得这个句子的表达有什么特点?
出示课件22:
出示例句。
出示课件23:
预设:这个句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牛当做人来写,赋予了牛以人的情感。
师小结:是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为了表现动物的安逸与自由,用了拟人的写法,让我们感觉到这些动物是牧场真正的主人。请你从文中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并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19.牧场之国
牛群         
白天    马群           
羊、猪、鸡     
运送牛奶       和谐
动物沉睡       静谧
教学反思:
《牧场之国》是五下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所描写的荷兰牧场的几幅画面所展现出的荷兰的田园风光,让人心驰神往。课文犹如一首意境优美的散文诗,字里行间洋溢着宁静悠闲的情趣和意境。让人徜徉在这种意境中,留连忘返。
一、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以“真正的荷兰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主问题,在探究中以“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中的“这”指什么?这个问题来辅助展开教学,并根据课文的结构,几次感悟“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这一中心句,省略了很多细碎的小问题,把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自读自悟。
二、教学中重视读、重感悟、重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读为本,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验,从而体会荷兰牧场的宁静之美,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真切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阅读、去感受,学生仿佛自己就置身于荷兰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辽阔无际的牧场上,正在欣赏着优美的画卷,被眼前的景致所陶醉,发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由衷感慨。学生在学完课文之后,文中优美的语言也在学生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5: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