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21-2-18 16:28:57
|
只看该作者
传统文化与德育
王士祥教授提出当今社会国学过于流于形式,许多人通过外在的服装或者道具来展示国学。而重视传统文化更应该重视国学的精神内涵。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那么什么事德育呢?王教授引用《礼记》中的一句话,“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管子 心术》中也提到,“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总之,道德是后天养成的,性相近,习相远,德育教育即是人格教育。
接下来王教授从儒家文化与德育,佛家文化与德育,道家文化与德育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矣;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矣;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矣;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矣;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矣。”大意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如果既温柔敦厚而又不愚笨,那就说明深得《诗》的道理;如果既通达知古而又不言过其实,就说明深得《书》的道理;如果既广博良善而又不放纵过度,就说明深得《乐》的道理;如果既清静精微而又不互相伤害,就说明深得《易》的道理;如果既谦恭庄重而又不拘泥烦琐,就说明深得《礼》的道理;如果既善于辞令和分析,而又不使人心混乱,就说明深得《春秋》的道理。”学问改变气质,王教授如是说。他与我们分享了狄仁杰与唐高宗的一些小故事,让我们理解“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文化,以及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帮助。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告诉我们要重视修己。“皮包血肉骨缠筋,颠倒凡夫认作身。到死方知非是我,空留秽状示他人。”告诉我们要重视内在。王教授告诉我们,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手机上面,手机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信息与你没有直接关系,不如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做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王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的生活,一小时用来散步,一小时用来和妻子喝茶聊天,一小时用来写作。分享是一种幸福。要有舍有得,不舍不得。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