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花钟》PPT课件含配套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8:4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课件下载说明: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免费提供最新更新的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秀教育教学课件,课件与人教部编版语文书最新教材同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的课件、试卷资源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老师们下载!

课件科目:语文
课件年级:小学三年级下学期语文

课件版本:人教部编版
课件名称:13 花钟
课件格式:  PPT

        请需要的老师们直接到帖子下面下载附件!如有问题请私信我或回帖说明。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8:47:53 | 只看该作者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kSKnQcXkyfz4F0QaCc2HCQ 提取码: 9dq1


打开微信关注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免费获取解压密码。
如果已关注,请进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请打开微信扫下面二维码关注本站公众号添加微信号:Lspjyw   方式,打开微信,添加朋友,点下面公众号,输入Lspjyw ,点击搜一搜。添加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8:48:25 | 只看该作者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单元导教】
本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留心观察获得的各种发现。教材旨在引导学生懂得只有细致观察才会对事物有更多地了解,通过观察有所发现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养成认真观察和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况一段话的大意”,旨在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教会学生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写作方面的语文要素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旨在训练学生借助图表整理主要信息的能力和按一定顺序写清楚实验过程的习作能力,并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留心观察带来的好处。
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板块        教学关注点
关注观察后的发现        关注关键语句        关注关键语句的位置
花钟        精读课文
通过观察,发现了植物不同的开花时间。        “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是第一自然段的关键句。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        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是本段的关键句。
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是本段的关键句。
蜜蜂
精读课文
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了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实验。”是全文的关键句。        第一自然段共有两句话,这两句话是全文的关键句。
小虾        略读课文  
通过观察,了解了小虾的生活习性。        “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是第三自然段的关键句。        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是本段的关键句。
语文
园地        1.能够结合实例交流运用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2.“交流平台”的学习可以与课文的学习整合:先了解怎么寻找关键句,如何根据关键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然后在课文的学习中进行练习。
3.“词句段运用”中仿写句段的练习可与《蜜蜂》一课的学习整合。
4.“词句段运用”中修改符号的学习可与习作评议整合。
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要点        教学关注点
习作内容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整理信息        可借助图表整理小实验的信息。
恰当表述        1.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可以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
2.注意表达的丰富性:除了写实验的经过,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3.注意借鉴课文中的表达形式:用或准确或细致生动或优美的语句来表达。
评议修改        1.评一评:实验过程是否写清楚了?有没有用得不合适的词语?
2.运用修改符号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认识27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25个字和30个词语。
阅读: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
2.默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能感受观察和发现带来的乐趣。
3.能体会并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仿写句子。
4.朗读并背诵古诗《滁州西涧》。
表达:1.能借助图表记录自己做过的一项小实验,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
2.能依照例子,写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学习“对调”和“移动”这两种修改符号,并尝试运用。
4.能根据要求与同学互评习作,并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13  花钟
【课前解析】
关注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本文主要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本文第一自然段中,直接采用第二句话的后半句即可概括本段段意;而第二自然段的段意是根据第一句话的提示来概括的。
关注词语:学习“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艳丽、苏醒、欣然怒放、含笑 ”等词语时,可以结合文中插图或多媒体图片来理解,在描述鲜花盛开时可加以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芬、芳、内、醒”等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等14个词语。
2.能背诵第一自然段。
3.第一、第二自然段学会借助关键句概括段意的方法。
4.知道描写鲜花开放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能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教学重点】
1. 能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第二自然段的段意。
2. 知道可以用不同的说法表达不同花的开放,并学以致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芬,芳”等10个生字,会写“斗,芬”等13个字,会写“争奇斗艳”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借助关键语句说出第一、第二自然段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新课:春末夏初的季节是鲜花最美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置身花海,
说不出的惬意,让我们一起走进鲜花的世界,看着花色,闻着花香,尽情享受一番吧!
出示课件1-5:
2.提出问题:图片欣赏完了,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来形容一下这些花吗?
预设1:花团锦簇、繁花似锦、 娇艳欲滴……
预设2: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 芬芳迷人
出示课件6:
教师板书关于花的四字词语: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3.过渡:这么多花真是美不胜收!你知道吗?这些花不光有欣赏价值,还有我们不知道的奥秘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
出示课件7:
教师板书课题并要求齐读:13.花钟
(设计意图:以鲜花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为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提出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描写花的词语。
出示课件8:
2.纠正读音:指名读课文。教师给予评价,纠正字音。
出示课件9:
教师随机指导:结合课本插图理解描写花的词语。
3.启发思考:再读课文,想一想每一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学习用关键句来概括前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1)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预设1: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预设2: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教师引导:我们再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的描写花的部分,你有什么发现?哪句话更能概括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预设1:我发现这一段话主要介绍的是不同的花在什么时间开。我觉得第二句更能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出示课件10:
(2)教师引导:概括段意的语句往往要求简练,能不能将这句话的意思说的更简洁?
预设1: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预设2: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
教师板书:花开放时间不同
引导小结:这句话就叫做关键语句,你会发现关键语句可能在文中的不同位置,它能提示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但是如果关键句不够简洁,我们要对它进行修改,让它更简洁。
4.布置任务:让我们试着找一找第二自然段的关键句。
预设1: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预设2: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关系。
教师引导:(1)那你能试着说一说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吗?
预设:植物开花的时间,有的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关系,有的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2)教师小结:从我们找到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为什么不同,我们可以发现文段的第二句
不能全面概括段意,这一段的关键语句应该是第一句话。
出示课件11:
教师讲解:这句话虽然不能帮我们直接概括出这一段的大意,但是我们可以借助这句话的提示来概括,即“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的原因。”
教师板书: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的原因
5.布置练习:我们试着再用找关键句的方法概括一下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预设1:学生可能找到的是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教师引导:同学们能不能将这句话说的更加简练呢?
预设1:植物学家有了制作花钟的想法。
预设2:  植物学家想把不同时间开的花放在一起,做成花钟。
教师板书:植物学家有了制作花钟的想法
(设计意图:这部分学习是为了落实单元目标,教会学生寻找关键句来概括段落主要意思的方法)
三、学习生字新词
1.认字。
出示课件12:
提出要求:采用多种方式来认读生字。
(1)学生轮流认读生字,尝试自己组词,介绍牢记生字的方法。
预设:“芬芳”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形下声。可以根据声旁记住字音。芬芳是指花的香味,与花草有关偏旁是草字头。加上声旁这样就记住了这两个字怎么写。
“燥”“灼”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记忆。“澡”把偏旁换成火就成了干燥的燥。
“钓”把偏旁换成火就成了灼伤的灼。
“醒”“吻”“适”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酉+星=醒    口+勿=吻    走之+舌=适
(2)男生读,女生读,同桌互读。
(3)去掉注音,检查学习结果。
出示课件13:
2.学写字。
出示课件14、15:
指导书写:
(1)教师指导学习笔画多,易错字。
“醒”字要注意左右宽窄相等且紧凑,左部酉字里面横别丢,右部底横不要过长。我们一起来书空一下。“建”字书写时先里后外,“修”中间短竖别漏写,“芳”字草字头扁小,下面的方最后两笔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随机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注意事项:写字规范,注意间架结构 )
四、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读了《花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学习了生字词,课下请大家再熟读课文,书写课后词语各两遍,利用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词并记录在书上。
五、板书设计
13.花钟
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花开放时间不同
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的原因
植物学有了制作花钟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2-17 08:48:3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体会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开放的好处,并借鉴课文的表达进行仿写。
2.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激趣导入:因为花开放时间的不同,有一个植物学家就有了做花钟的想法,同学们,想知道花钟是什么样子,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吗?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依据提取信息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提出要求:默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出作者一共写了几种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每种花开放的样子?
出示课件16:
2.再提要求:指名读自己勾画出的花开的样子的语句。
3.教师引导:
(1)老师说花名,同学们说出它在什么时间开放?
出示课件17:
提出问题:大家回答时有没有注意到艳丽的蔷薇、午时花、月光花、昙花的开花时间有什么不同?“左右”这个词能不能去掉呢?为什么?
预设:艳丽的蔷薇、午时花、月光花、昙花的开花时间都是几点左右。“左右”不能去掉,因为花开的时间并不是准确到几点。加上“左右”让表达更准确。
(2)那反过来我来说时间,你能不能快速告诉我什么花怎样开放呢?作者在描写花开的样子时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适时教学“欣然怒放”“苏醒”的意思。
预设:       师                         生
凌晨四点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                 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                     睡莲从梦中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                 万寿菊欣然怒放
下午五点                 紫茉莉苏醒过来
七点左右                 月光花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晚上八点                 夜来香开花
九点左右                 昙花含笑一现
教师讲解:作者把花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欣然怒放:愉快的盛开。
苏醒:从沉睡中醒来。
出示课件18、19、20:
(3)教师追问:你有没有发现作者在描写每种花开的样子时,都是怎么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预设: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七点 ,睡莲从梦中醒来
中午十二点左右 ,午时花开花了
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下午五点,紫茉莉苏醒过来                     
月光花在七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
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
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在描写每种花开的样子时,都是先写花开的时间,再写花开的姿态。
出示课件21:
教师板书:时间   姿态
(4)启发思考: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在这一段末尾用的是什么标点?在这表示什么意思?
预设:这段的末尾用的是省略号。在这表示还有很多花开花的时间不同,就不一一列举了。
4.提出要求:朗读课件上的两种描写花开放的句子,比较一下哪种写法好,说一说理由。
出示课件22:
预设1:课文中描写花开放的句子语言丰富,生动形象。
教师板书:生动形象
5.这一自然段语言生动形象,让我们一起试着背一背,然后背给同桌听。
教师指导背诵:这一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先总的介绍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在一一列举每种花开的现象。在介绍每种花开放的样子都是先写花开的时间,再写花开的姿态。同学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背诵。
6.再提要求:老师搜集了一些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请大家用第一自然段的表达方法仿写。
出示课件23:
组织交流:同学们,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我们比一比哪个同学说的最生动。
(设计意图:边读边画能让学生更快的掌握重点知识,学会精读的方法,仿写能锻炼学生语言的组织的能力,把学会的知识学以致用。)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画出说明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语句。
组织交流:指名读勾画的语句,适时教学生理解“吻合”的意思。吻合:完全符合。
预设: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他们开花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出示课件24:
2.体会设问句:同学们知道“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句话是什么句吗?
教师讲解:像这样自己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进行回答的句子就叫做设问句。设问句的作用就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在这里作者运用设问句是为了什么呢?(引起读者对于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这个我问题的注意 )
教师引导: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到底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把设问句以及这个问题的答案连在一起读一读,边读边画出关键词。
预设: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
教师板书:温度   湿度   光照   动物活动
3.思维拓展: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牵牛花在凌晨四点开放,谁来说一说这是什么原因。
预设:牵牛花的花大而且薄,储存的水分较多,凌晨的时候,没有阳光对它影响不大,
它可以顺利开放。正午的时候,强烈的阳光会蒸发掉它的水分,使花闭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 出示课件25:
朗读最后一自然段,体会植物学家的绝妙想法。
教师引导:(1)说一说植物学家的想法妙在哪儿?
预设:植物学家想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来做成花钟,这一想法真是太妙了!
出示课件26:
(2)讨论“刚刚、大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预设:花开的时间并不能准确到几时几分,只能是大概的时间。“刚刚”“大致”让语言表达的更加准确,所以不能去掉。
(3)大家想不想看看花钟到底是怎样制作的呢?
出示课件27:
2.欣赏花钟的图片
出示课件28.29.30.31:
3.思考交流:欣赏完美丽的花钟,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可以畅所欲言的交流。
预设1:只有细心的观察,才能发现自然界的奥秘。我以后也要像植物学家一样多观察,
多思考。
预设2:这些花钟真是既实用又美观。我也想亲手制作一个花钟。
预设3:看完这些花钟的图片,我才真正体会到植物学家利用不同时间开的花制作花钟
这个想法真是太妙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汉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借此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方面的训练。)
五、课后作业
结束语:同学们,只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你也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课下完成课后第三题和小练笔,尝试运用拟人手法来进行仿写。
六、板书设计
13.花钟
时间          姿态        生动形象
温度    湿度   光照    动物活动
【课后反思】
《花钟》一文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写了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及花开放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及光照有关,一位植物学家想要根据这一特点,做花的时钟。
在本课教学中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基础的字词,然后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我把重点放在了利用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上。第二课课时主要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来感受文章语言的准确和生动。文章第一自然段语言优美,采用了不同的表达形式描写花开,因此学习的重点放到了第一自然段,为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1.分析作者描写不同种花开的结构和修辞手法。2.进行句子对比,感受作者描写花开的句子是丰富多样和生动形象的。3.练习仿写,学以致用。这些教学环节,帮学生体会到了汉语言文字的丰富,对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进行了训练。
本课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字词往往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在认字写字词环节中,练习不够深入,这样就会导致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当堂达到学习要求。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00: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