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是自学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的前导。预习可以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预习可以直接提高效率;预习能增强记忆效果„„认真抓好学生语文课的课前预习,让学生“先行一步”,做到有准备地听课,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对低年级进行预习指导,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应该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阶段性的辅导。就此点谈谈我平时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一、起点低,降要求。 由于低年级学生年纪小,没有预习的经验,要求不必太高。我认为,首先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是预习。预习并不是像某些家长和学生头脑中所理解的那样,把书读一遍、两遍、三遍就是预习了。我们必须确定出一些简单、明晰、易于学生操作的预习条目,要求不能过高。为了便于记诵,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将条目记于书上。 在一年级时,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来读书。给他们明确读书的任务,即读书时务必要做到: 正确,即字音要读正确;通顺,即语句要读流利,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习惯方面则要求坐姿正确,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在这个基础上,再来指导学生懂得:预习课文第一步是要先读生字,将字音读准确,这个环节为阅读课文扫除了第一个拦路虎;第二步是要看着书上的生字笔顺来书空每个生字的笔顺,因为低年级的学习重点就是识字与写字,如果学生预习了,那么,在第二天的课上,只要经老师的一点拨、一强化,他们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生字认识了,第三步就是要放声朗读了。“眼过三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的朗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因为要求低,学生较容易完成,对预习作业还是比较乐意接受的。
二、渐成长,提要求。 学习语文,首先就是要学生学会读书。读书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预习的基本方法。 所以,到了二年级,我便提高了预习要求,增加了预习的内容。我给学生确定了如下一些预习条目: 一、标 用笔在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 二、画 即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会读、会写、”的生字,在课文中用大圈“O”画出;对于只要求认读的生字,则用“小三角”在字底下标出;多音字用“星”号画出。 三、读 一般可分以下几步: 1、放声读生字,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 2、放声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轻声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在自读时遇到的疑问旁可打上“?”,小问题打小问号,大问题打大问号。这样,在课堂的学习时,便能有的放矢了。弄懂后,可将问号一一擦除。 4、再读课文,看看你还会有那些新的发现? 四、写 1、自学笔顺,按笔顺描红,并想想怎么记生字,第二天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一次,在课上交流如何记忆“串”的时候,一学生交流道,可以这样记:“一根小棍棍,串着两块肉,真呀真好吃。”在交流如何记忆“休息”的休时,又一学生答道:“一人走累了,靠在树下休息。”学生通过预习,想出了各种很棒的记忆方法,其他同学很快记住了这几个字。 2、对于一些生字(含多音字)可以请学生们进行适当地理解、组词或扩词。二年级时,他们已掌握了音序及部首查字法,他们通过字典这位“无声的老师”完全可以自行解决这一项任务。在课堂交流时,他们都会小手如林,争相发言,待他们说出自己所积累的词后,都会十分兴奋,体会到很大的成就感。
三、定期查,常表扬。 检查预习不但可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还有助于教师根据自学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学生进行预习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检查,定期进行抽查,使学生逐渐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还要着重检查预习的质量,防止预习走过场,流于形式,切实发挥预习的真正功效。可以采用课上反馈,也可利用课余时间检查。 对于一些写的、画的、标的、打的等等显性的预习,检查起来较容易,一目了然。对于读的情况,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抽读检查,阅读时表现积极、声情并茂的,我们要及时表扬、加星、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调动其读书的积极性,使以后的一次次“预习”更好地服务于课堂
四、家长帮,齐努力。 预习习惯的养成,除了需要教师的用心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有赖于家庭的协助和配合。因为预习方法步骤里有多项是需要家长的帮忙。老师要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预习的重要性,让家长明确学生预习的目的方法步骤,指导家长做孩子学习的伙伴和导师,成为学生预习路上的引路人和督促者。只有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贯彻“简洁高效”的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