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
2. 能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3.能够梳理出课文的结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教师导入:同学们,寓言故事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它用简练的语言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2.揭示课题。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相机板书:(5 守株待兔)
(2)提问“株、待”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预设:株:树桩。 待:等待 。
预设:守株待兔:守着树桩等待兔子自投罗网。
3.介绍作者韩非
出示课件1.2.3.4.5: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学生观看课文朗读的视频,初步感知语句的停顿。
出示课件6: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读一遍。
出示课件7:
3.学习生字词
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字词识记得如何呢?来吧,牛刀小试一下。
(1)我会认
①正字音:出示生字,自读两遍,再指名读。师随机正音。
② 辨字形:从字形上进行区分,比较记忆。(如:宋和守、待和诗、冀和翼)
出示课件8.9:
③识字方法: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大家准确而又快速地记住这些字?
预设:加一加:守、株、触、宋。
减一减:期-月=其
④组词语:开火车组一组。
(2)我会写
① 出示生字表, 重点指导“耕、释”,强调书写要点。
教师提示:“待、耕、其”注意这些横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出示课件10.11.12.13.14:
② 书写练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来识记生字。帮助学生识字,提高准确率,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三、整体读文,梳理寓言结构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全文。指名生读,师随机纠正读音。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
教师点拨:“而身为宋国笑”的“为”在这里表被动,读wéi。
学生按照老师的范读,试着画出停顿。
(2)正确停顿。学生按照画的停顿读文,读通、读熟。
出示课件15:
2.默读全文,思考:“谁在守株待兔”、“为什么要守株待兔”、“怎么守株待兔”、“结果如何”?根据问题梳理寓言故事的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预设:人物是耕者。事情的起因是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预设:经过是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预设:结果是身为宋国笑。
相机板书:(人物:耕者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结果: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设计意图:文言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能否正确停顿,流利地朗读,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理清寓言的情节,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课后作业
1.请大家将课文读熟,结合注释自己先说一说故事的大概内容。
2.把生字认真书写两遍。
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2.能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和故事蕴含的道理。背诵课文。
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读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教师过渡:这个种田人为什么等在田边而不劳作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借助注释和插图,疏通文意
教师引导:课文读通读顺了,下面我们咱们借助注释和插图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1.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出示课件16:
教师补充:“者”指一类人,如:渔者、学者、长者。
2.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1)“走”是什么意思呢?你还记得在哪里见过“走”也是跑的意思吗?
预设:(内容见课件)
师:结合注释和插图,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课件17:
教师点拨:在这里“走”是跑的意思,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的古今意思有很大的差别。
(2)想象画面。
教师引导:兔子为什么会撞死在树桩上?
预设:当时兔子肯定遇到了十分凶险的事情,吓得它只顾着逃跑,没有看到前边的树桩,一头撞了上去。
师:这个种田人看到兔子折颈而死,他是怎么想的呢?
预设:真是太好了,不费力就捡到了一只兔子,要是每天都能捡到一只兔子,那该有多好!
出示课件18:
教师过渡:捡到兔子以后,他是怎么做的呢?
教师引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结合图片,了解“耒”
出示课件19:
教师引导: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哪些是以“耒”做偏旁的?
预设:耕、耘
教师追问: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有关?
预设:大多与耕作有关,
(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近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通过耒字演变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宽了知识的宽度,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
(2)结合注释,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课件20:
(3)想象画面
出示课件21:
学生根据提示,想象画面说一说,
预设:早上,太阳刚刚升起来,种田人就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一边等一边想:今天不用种田,一会兔子就会来了。
预设:太阳落山了,种田人还是不肯离开树桩,他一边等一边想:再等会,说一定兔子一会就来了。
(4)种田的人就在那等啊等啊。学生齐读这句话。
出示课件22: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指导学生读好断句,同时理解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
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预设:没有。从“兔不可复得”可以知道。
(2)那么他等来的会是什么?
预设:地里草很多,庄稼没有收成。
预设:等来了别人对他的嘲笑。
(3)结合注释,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预设:(内容见课件)
师:他为什么会被别人嘲笑?
小组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小结:(内容见课件)
5.结合四张插图,谁能用自己的话,加上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学生自己练说,指名说。
出示课件23.24.25:
三、指导背诵
师:大家把故事讲得这么的生动有趣,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背一背吗?
出示课件26:
四、创设情境,感悟寓意
1.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交流“如果你是宋国人,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呢?”
预设:我想对他说:你真傻呀!你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你赶快种地吧。
预设:我想对这个守株待兔的人说:你这个懒家伙,想要不劳而获只会饿死!
2. 联系实际说一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跟守株待兔类似的事情?能分享给大家吗?
预设:有位同学,学习不认真。有一次数学考试,选择题特别多,他不会做,就随便蒙,竟然蒙对了大半,考试及了格。从那以后,他更不认真学习了。同学劝他,他说:“没关系,我能蒙对!”
预设:有个人买彩票中了几万元钱,这个人非常高兴。于是不再专心工作,而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彩票,怎样中更大的奖,最后把家里的积蓄花光,工作也丢了,一无所获。
3.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预设:我们不要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做会经常发生的事,还是用自己的双手才能创造幸福。
教师补充,相机板书(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出示课件27:
(设计意图: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受和说法,就是揭示寓意的最好途径,通过相互的交流,学生也就明白了寓言所揭示的道理,从而突破重难点)
五、总结方法
师:大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用哪些方法能够学好文言文呢?
小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要借助拼音读熟课文。
预设:可以结合注释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不明白的可以向老师请教。
出示课件28:
六、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1.默读《南辕北辙》,读懂故事。
师过渡:学习了《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寓言故事“小故事,大道理”的魅力。请大家默读《南辕北辙》。
(1)用自己的话跟同桌讲一讲这个故事。
(2)全班交流故事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2.理解《南辕北辙》的道理。
(1)小组讨论:故事中的乘车人错在哪里?
出示课件29:
(2)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预设:做事情之前一定要规划好,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预设:当别人指出你的错误的时候不要一意孤行,要及时改正。
出示课件30:
3.推荐阅读。
寓言故事就像一个大宝藏,像《守株待兔》《南辕北辙》这样有趣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老师向你们推荐《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经典书籍,书中有许许多多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大家可以拿来读一读,把读到的故事跟同学交流。
出示课件31:
七、课后作业
1.能结合注释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背诵课文。
八、板书设计
5 守株待兔
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课后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虽然《守株待兔》这篇课文讲述的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但在本单元中课文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展现的,在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读懂“不努力,而抱有侥幸的心理,指望靠好运气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深刻寓意。告诫我们一定不要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
文言文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学习时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对语句进行理解,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串连整个故事,形成整体的认识。想象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潜力,他们也喜欢发挥想象。因此,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兔子为什么会撞死在树桩上?”“农夫捡到兔子后会想什么,做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的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地朗读,在读中感悟,对寓意也就有了清楚的认识。
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文言文语言精练,具有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 琅琅上口,所以古人称读为‘吟”“咏”。学生在只有在读中,才能更好的体会到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和意蕴之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读,做到不添字不掉字,通顺流利即可。二读,读出韵律和节奏之美。要想读出韵律和节奏之美,我播放了课文视频朗读进行范读,学生自由练读,之后出示课文停顿,让孩子在读中体会文言文的韵律节奏美。三读,读出感情。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学生已经知道文言文的大意,再次让学生进行朗读,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去读,在品读中背诵课文。
理解寓意突破重难点。明白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之后,已经知道寓意,但我没有直接说出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联系生活实际说的方法把寓意说出来。这样一来,教师不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充分的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把寓言告诉道理牢记于心。
文言文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引导学生概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为以后的古文学习指明了方向,授之以渔。最后的阅读链接,以文带文,内扩外延,开展群文阅读,引导学生走入更广阔的寓言故事的天地,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本课的重点在于熟读成诵,并通过熟读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及韵律,从而消除畏惧文言文心理,进而喜欢阅读文言文。但在教学时对文意的梳通上用力过多,读、诵、背用力不够,应避繁就简,以读促悟,以悟带读,由此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