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审题》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站工作室
时间:
2021-2-15 00:28
标题:
六年级数学复习课《审题》教学设计
执教意图:六年级已经进入了总复习,基本上一轮复习已经结束,现在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可是从作业中、练习中经常反映出学生因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没有认真读懂题目就开始解答,从而导致解题错误,包括在一些口算中也有错误。我常感到很着急,可是多次的提醒也没有多大的效果。面对即将到来毕业考试,当务之急加强学生审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四月的杭州之行,有幸聆听了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六年级复习课《审题》,他的精心设计,把审题融入到具体的活动——做试卷之中,在紧张又宽松的氛围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审题的重要,少了提醒却多了实效。更让我们听者惊喜,原来复习课还能这样上。为此,我决心在这最后的复习阶段尝试上这一节特别的复习课,期望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练习活动,复习巩固口算技能,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审题对解题的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和掌握一定审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审题的习惯。
一.热身起跑
师:同学们,从这几天综合练习的情况来看,我们班不少学生来在口算题中失分,为此今天这节课先来口算下面10题。比一比谁能全部做对!时间为2分钟。
23×4 60-14 4.8÷2 15-0.6 24×5
0.9×0.3÷0.9×0.3 16×5 1+0.5+1+0.1
21.7+3 0.3×0.9÷0.3×0.9
1、投影PPT演示,要求学生只写答案,不写算式。
2、出示正确答案,学生自己判,画√。
(学生练习。2分钟后,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己判断)
师:刚才10个口算题全对的请举手。
师:为什么我们课上能做对,而试卷上常出错能?自己觉得是什么原因呢?请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几分钟后,组织全班交流)
[此环节5分钟,但效率是很高的,结合班级现状有针对性练习口算,通过交流评价使学生知道做口算题的技巧与注意问题,这比教师一再强调效果好的多,体现数学课堂的互动性,注意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
师:交流后,自己有没有收获?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指名说。
师小结:说明只要认真了,就能做对、做好!接下来我们再来一次公平的比赛。
二.跌入陷阱
刚才做10道口算题没有全做对的,接下来要好好表现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完成一份练习卷,5分钟内,看哪些同学能圆满地解答这些题。(师提醒学生,为了公平起见,第一,等试卷全部分发完后,大家同时看试卷,然后答卷;第二,独立完成,不交流。)
附:综合测试
1、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2.脱式计算:1.25×32×0.25
3.解方程:6.8+3.2X=26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5.带着小狗的小明和小兵同时分别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小明每分钟行55米,小兵每分钟行65米,小狗每分钟跑240米。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这边跑……当小明和小兵相遇时,小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6.如果你已经认真读完了7道题目,就只要完成第1题。这样的测试有意思吗?那就笑在心里,等待5分钟的到来,好吗?
7.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她爸爸准备把南内墙刷上彩漆,这面墙上窗户的面积是2.8平方米。算一算,小红爸爸至少需要买多少千克彩漆?(每平方米大约用彩漆0.4千克。)
师:时间已经过去一半了,快,快!
(师善意地提醒:不说话,自己独立做)
师:时间到!现在我了解一下,把这张试卷做完的请举手!
师惊奇地说:啊,不会吧,怎么才几个同学做完?
师:刚才我发现了,有的同学做了第一题,齐读第一题。它要求我们做几件事?你做到了吗?( 请认真地把试卷读完,然后在试卷左上角写上自己的姓名。)
师:刚才还有的同学名字也没有写,赶紧去做题了。有的写了,也没有按要求写。
师(感叹):你看,老师经常提醒你们看清要求,可你们?
师:你们说能不能在4-5分钟内把试卷做好?(能。)小组里交流一下,说说现在你有什么收获?
全班交流。
师:这份特殊的试卷是可以用4-5分钟看完,再写上名字。不过,平时的试卷是来不及完成的。以后解决问题时,先看请要求,再好好做。
三.走出迷雾
师:那好,现在请大家完成第4、5、7三题,时间为6分钟。
(生独立解答。稍后进行第4题的反馈)
让不同的解法的学生上台板演。
生1:300-4×60=60(千米)
生2:60×4=240(千米)
师怀疑地说:平时一直说有不同的解题方法,怎么出现不同的答案呢。哎,怎么这题有两个不同的答案呢。认同第一个答案的请举手!同意第二个答案的呢?(没人再举手)
师:为什么很多做第一种答案的不举手了呢?为什么改变自己的想法了?
(因为“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就是说,求4小时行了多少千米?)
师:是这样的意思吗?那么,会画线段图吗?把问题标在哪里呢?
(学生独立画线段图)
师:搁笔。刚才有人画好了,有的在头脑里画了图。画出图以后,是不是不会错了,看好问题求什么?(求4小时后离甲地多少千米?)
师:我们一开始以为求什么了?(以为是离乙地多少千米?)
师:看来做这一题,最关键是把题目认真读完。当你看完题后,把图画出来,问题就解决了。
师:做完这题有收获吗?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师:第5题已经做出答案的请举手。(全班只有几个人做好)那么多人没有答案,我就好奇地想:没有答案一定是碰到难处了,那就请你来说说。如果把自己碰到的难处说出来,那就是水平。(无人响应)是不是题目看不懂啊?这题目特别长,能不能看清楚这个题目讲什么事情,哪里看不明白?
(“小明的小狗遇到小兵后立即返回向小明这边跑,遇到小明后再向小兵这边跑……”)
师:接着是省略号,什么意思?(生解释)题目意思明白了,那现在会做了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
师:很好,同意这个答案的举手,还有不同想法吗?都赞成?
(师指着板书)我们先来看:55+65=120(米)——求的是什么(是指速度和)?1200÷120=10(分)是指什么(相遇的时间)?为什么用10×240?(小狗用的时间就是10分钟,再用速度乘时间,就是小狗走的路程。)
小组交流完成这题后有什么收获?
全班交流。
师小结:抓住问题来想,这题想明白了。这就又提醒我们了,以后看题目时……(出示:看清楚 仔细读)
谁来说说我们平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题目。
师:现在请大家说说最后一题,谁来汇报?
(学生可能有的结果:
4×3.2=12.8(平方米)
12.8-2.8=10(平方米)
10×0.4=4(千克))
师:好!还有不同答案吗?都同意?
师(故意放慢速度):那么这个答案是对的?
(引导学生发现答案都不对!因为题目里“小红的房间长4米,宽3.2米。要求南墙刷上彩漆。”这样就必须知道房间的高,而题目里没有告诉我们,所以这个答案是错的!)
及时鼓励表扬有发现的学生。
师:如果我告诉你们高,那就能求了吗?
四.交流收获
师:上完这节课,现在你有什么收获?
随学生的回答(审题时看清楚题目,不能盲目下笔。
看题目的时候,看清楚条件与问题,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
出示课题:审题
师:那怎么审题呢?
出示:看清楚条件与问题,条件与条件之间的联系
仔细读条件,看清楚条件与问题是不是相干。
师:从刚才的练习可以看出,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读题,不能想当然,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盲目判断,经验有时候也会害了我们。
师:最后徐老师把收集到了一首儿歌送给大家,出示儿歌。(齐读)
审题
审题不误答题工,勿勿答题希望空, 量量关系要读懂,读完三遍再起动。
希望大家牢记儿歌里的意思,今后在每次练习中,包括毕业考试中都能做到认真审题,争取人人考出好成绩!下课!
【教后反思】我们总习惯于在学生练习时反复提醒:先审题,再下笔。然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提醒得到的依然是学生的我行我素,拿题即做,其结果是——屡说屡错,屡错屡说。上学期我从杂志上学习到华老师这课《审题》实录,于是心急的我就当故事一般在一次数学阅读课介绍给了班里的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可效果一般。四月又在杭州听华老师上了这课,佩服华老师的巧妙设计外,更惊叹华老师的课堂语言、对课堂的驾御的能力、对学生的关注。更激起我上这课的兴趣,可是毕业复习时间很紧张,一没有时间,二因为我担心,因为学生听过这则故事,也许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可是我想我要得不是“学生上当,而是如何让学生不上当。”于是我决心上这课,并根据学生在综合练习中的情况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事实证明学生早已忘记了听来的故事,一次次掉入了题目中的“陷阱”,然后又后悔不已。在每题结束后谈收获或体会时,小组交流都特别热烈,因为他们真正地反思了,有话可说。记得南师大郑毓信教授曾说过:“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自我反思’的过程。”此话也道出了这份试卷特殊的价值所在——它在不经意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自我反思,实实在在地体会到认真审题是多么的重要!这种体验远比老师在学生做题前的反复叮咛要有效而深刻。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