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举措。音乐课标中还提出音乐学科的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不同的教学领域(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领域),更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还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以学校评价为主体,因校制宜,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工作中除了抓好终结性评价外还抓好形成性评价。在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本学期音乐素质评价总结
一、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创造一种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求知欲望。音乐是一门充满活力的学科,有着它自身的独特性,每一首不同的歌曲都描绘了不同的情景。在教学活动中,如果光靠教师用嘴来描绘歌曲的意境,那恐怕难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呈现新知识时,我们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
二、特长发展
由于受素质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也注重孩子的特长的发展,观察孩子对所活动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并和老师共同探讨怎样得到进一步发展,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乐器、舞蹈,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全员性评价
坚持面向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评价的“主角”。让每一个学生都程度不同的在评价中产生自我满足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获得学习音乐的兴致和自信心,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与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在新学期开始、学期中、学期末进行手册评价。到学期中、学期末进行小组演奏、演唱,即使是后进生也能高兴地和同学们一起表演,可以安排他们使用打击乐,为好一点的学生伴音,使素质差的学生没有自卑感促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向上。教育评价机制的转变是提高学生素质的积极有力的手段。
四、多元性评价。
在评价的内容上应是多元的,即除了认知的评价外,还要有情感和艺术实践方面的评价。评价的方式也应是多元的,因为只有弹性的评价方式才能全面的了解学生。评价的主体也应是教师、学生等多元的。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每个人都有先天素质的差异和不同的兴趣、爱好通过评价使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光明之处逐步使学生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提高他们的后天素质。
通过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及时了解当前的学习情况,不断受到教学成果的激励,从而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它也能使教师迅速、准确的获得学生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节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