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6课它们去哪里了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30 14:5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6课  它们去哪里了 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概念目标: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


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教学具准备:


为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随记栏


一、教学导入,聚焦问题


1.问题导入。


(1)上节课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水,谁还记得水都有哪些特征?


(2)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水,谁能说一说水有什么用处?


(3)水还有一个本领,可以加很多东西进去,比如妈妈做汤时会放一些作料在水中,使汤更加鲜美。类似的情况你们还见过哪些?在哪里见过?(在这里,学生可能会根据一些生活经验,提到“溶解”这个词)


(4)所有的东西放入水中,都能被溶解吗?


(课件展示一些生动的溶解现象)


2.聚焦问题。


如果我们把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变化?食盐、红糖或小石子会发生变化吗?


二、学习新课,探究发现


1.描述并记录现象。


(1)师:老师为每一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品,请你们认真仔细地观察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教师指导放大镜的使用方法。(课件出示三种被观察的物质)


(2)小组成员分头观察,交流汇报。


(3)师:要想看到它们放入水中是什么样子的,你们打算怎么做?


(4)学生分组研讨,拿出实验方案,教师加以指导。


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在物质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质与水充分混合;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


同时,教师还要提示学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通过图画来表示。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


(5)学生小组实验观察并做好记录。


(6)教师巡视和指导。


2.研讨交流,达成共识。


(1)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引导学生分别描述3种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询问学生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没有发生变化,并对比3种物质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加以说明,食盐和红糖在水中溶解了,小石子在水中没有溶解。(播放课件)


(2)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


引导学生在说出自己判断结果的同时,说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和实验现象来说明)。盐放入水中后,盐水是咸的,说明盐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红糖放入水中后,水是有颜色的、甜的,说明糖还在水中,只是看不见(课堂上不允许学生品尝,学生归纳的“咸”和“甜”是基于生活经验)。


三、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1.通过我们的研究你有哪些收获?谁愿意来谈一谈?


2.课堂伊始,大家说俩人很多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现在再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会溶解在水里?哪些不会溶解?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学到的方法试一试,下一堂课跟大家分享。


(播放课件)


板书设计:


6.它们去哪里了


      溶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0 07:2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