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6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3-4)篇太常引知识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译文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注释
太常引:词牌名。
吕叔潜:名大虬,生平事迹不详,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
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颜师古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苏轼《洞仙歌》词:“金波淡,玉绳低转”。
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甘子布《光赋》:“银河波曀,金颸送清,孤圆上魄,飞镜流明”。李白《把酒问月》诗:“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说,她后来“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被白发欺人奈何:化用薛能《春日使府寓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诗意。
“斫去”三句:化用杜甫《一百五十日夜对月》诗中“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句意。斫:砍。桂:桂树。婆娑:树影摇曳的样子。《酉阳杂俎》载:“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遂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赏析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建议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词人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1:00:2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
【注释】

①云山:高耸入云之山。那畔:那边。

②马嘶声:马鸣声。

③远塞:边塞。若为:怎为之意。

④荒:荒凉萧瑟。戍垒:营垒。戍,保卫。

⑤幽恨:深藏于心中的怨恨。

译文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北方边疆一路前行。
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
深秋遥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塞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
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
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1-29 11:00:36 | 只看该作者
【背诵理解】

上片首句:“身向云山那畔行。”。点明此行之目的地。云山,指出使的目的地之一打虎山。那畔,那边。此句与作者《长相思》中“(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句式同。
上片二句:“北风吹断马嘶声。”描述一路境况。吹断,形容风声大过马嘶声,暗示心态悲凉。
上片第三句:“深秋远塞若为情。”点明时令与心情。远塞,指黑龙江流域的边塞。若为情,将成为怎样的一种情怀。若,表疑问,怎样。
下片联句:“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触景生情。用了工整的对仗句勾勒出“远塞”也即“荒戍垒”“旧关城”的荒凉破旧景象,引出下句所写之情。戍垒,营垒。戍,保卫。
下片单句:“古今幽恨几时平。”怀古抒情。抚今追昔,且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对人生、世事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幽恨,悠远的遗憾。究竟是怎样的遗憾,是不便明言的。
小结:本词即事抒情,抒发了对人生、世事与时光的感慨。上片主要描写行程,下片主要抒发感情。全词从“身向云山”起笔,写到“北风”,再点明“深秋”;下片先用对偶句具体描写深秋“荒”“旧”景象,最后以“古今幽恨几时平”点明主旨。读背时宜抓住这一叙事、描写与抒情线索。


【赏析】

      秋冬的塞外在唐诗里总是有着说不尽的景色,比如李颀的“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比如严武的“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入夜的塞外也是那般意味深长。比如岑参的“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比如王维的“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唐人笔下的边关总是那么硬朗萧瑟,他们时而坐拥满怀壮志,时而壮志难酬,时而心念旧恩,时而怀古伤今。而这里,是纳兰的边关,纳兰的秋冬。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坦等出使唆龙打虎山,十二月返回。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纳兰笔下的边塞和他的笔下的闺中女儿一样充满性灵神韵。
  
此时,纳兰独身走向山的另一边。云山,究竟是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呢,还是山顶积雪如云?抑或仅仅是一座名叫“云山”的山?我们无从考证,仅仅能跟随词人穿越时空。这里,我们听到了北风哀号,胯下的战马长嘶,而耳朵里满灌的只有风声。塞外没有江南的湖畔小楼,没有妖姬歌舞,没有红袖长甩,富贵出身的纳兰生于温香软玉之中,如何担待得起这如铁边关!
  
       于是纳兰的边关也携裹了南国的柔软,他选用的词牌也是《浣溪沙》这西子之词。是啊,纳兰的高山如柔水,河有河畔,山也有了山畔;纳兰的风是冷峻的负心人,干净利落地吹断马嘶如同斩断情缘;纳兰的马是悲情的马,那一声嘶鸣如若纱巾在长风中断作两截。而就在几十年前,自己的祖先们曾挥鞭南下,他们的铁蹄曾在这里踏过。这里曾是汉人的疆土,不编辫子的男人们身着盔甲在这里身首异处,血染荒野。自此天下改性,江山易主。纳兰和他的祖先们代替了挽着发髻的汉人怀拥有着三寸金莲的女子。
  
      此时,纳兰倾听风声与马的嘶鸣声,心想,深秋远塞的,山的那一边又是何等形容呢?心怀忐忑,他遥望天外,看到一抹晚烟。
  
      光阴流转,千年不变的是塞外的冷清。此时,一抹晚烟于塞外,恰如一声蝉噪于深林。蝉噪林愈静,而人间烟火则让边塞的冷清更加浓郁。戍边的堡垒因这一缕烟霞而荒凉。这一抹晚烟是边关第一位迎接纳兰的。它说,纳兰啊,你就到任了。你可知道,自此山高路远,故乡难回;自此兵戈铁马,美人不在。纳兰遥望这一抹晚烟,心中顿生寒凉之意:自此身着戎装,心系边关安危,命不再属于自己。
  
       天色已近黄昏,纳兰看到,夕阳落在了旗杆半腰。纳兰的斜阳没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浑厚,却尽是懒倚半竿的破败。纳兰如何得以浑然?逾江山易主不过百年,外有劲敌剑拔弩张索我性命,内有家室娇妻美妾待我归来。古今幽恨集于胸中,这斜阳,如何得以浑厚!
  
      历史原因与环境原因以及词人自身的性格交织在一起,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这一曲边塞苍歌。全词除结句外,均以写景为主,景中含情,纳兰的一草一木皆有灵性。虽然作者一直未曾直接抒发要表达的情感,但我们从字里行间揣摩出作者的感受。“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环境险恶,前途未卜,纳兰胸中风起云涌: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以平静。此时边关的云烟、堡垒、落日均染上了情绪的色彩。整个边关不再是唐人笔下的雄浑、苍凉、悲壮,取而代之的是满目萧瑟的冷清与破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5 15: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