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昆虫记》精彩片段展示及赏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2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孔雀蛾的爱情观

  孔雀蛾一生中惟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寻找配偶。为了这一目标,它们与生俱来一种很十分特殊的天赋:不管路程多么遥远,飞去的途中有多少艰难险阻,它们总能克服一切找到它们所要找的对象。孔雀蛾的生命只有两三天,也就是说,在孔雀蛾的一生中,它们只有两三天可以每晚花上几个小时去找它们的伴侣。如果在这期间它们无功而返,那么它们的一生也将就此结束了。

评:在恶劣的天气里,连凶狠的猫头鹰都不轻易出门,这些巨大、美丽、脆弱的孔雀蛾却能精准抵达、毫发不伤地朝见他们的“女王”,就是这样的奇迹,延续了一代又一代的生物种群,所以生命本身就是奇迹的凝结吧。



2.残忍的萤火虫

  在萤火虫开始捉食它的俘虏以前,它总是先要给它打一针麻醉药,使这个小猎物失去知觉,从而也就失去了防卫抵抗的能力,以便它捕捉并食用。这就好比我们人类在动手术之前,在病床上,先接受麻醉,从而渐渐失去知觉而不感到疼痛一样。

  萤火虫用它的工具反复轻轻敲打着蜗牛的外膜。这一切是温和地进行的,好像是无害的接吻而不是螫咬。它扭得恰如其分。它有条不紊地扭着,不慌不忙,每扭一次,都要稍稍休息一下,它似乎想了解一下扭的效果如何。扭的次数不多,要制服猎物,使之无法动弹,至多扭六次就够了。在吃蜗牛肉时,很可能还要用弯钩来啄,不过我说不准,因为后面的情况我没见到。但是只要最初不多的几下扭就足以使蜗牛失去生气,没有知觉了,萤火虫的方法是这么迅速奏效,几乎可以说是像闪电般似的,毫无疑问,它利用带槽的弯钩已经把毒汁传到蜗牛身上了。这些螫咬表面上如此温和,却能产生快速的效果。

萤火虫怎么吃它的猎物呢?是真的吃吗?萤火虫并不是真正的“吃”,它是喝。它采取蛆那样的办法,把猎物变成稀肉粥来充饥。

评:看似渺小无害的动物也有可能有它的大杀技,萤火虫制服蜗牛,看似只是温和无害的螫咬,殊不知最多六下,蜗牛的命运已经被萤火虫掌控了。可诫、可怖!



  3.真实版的蚂蚁与蝉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它遭受到的意外的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蛆蜕、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占有了这个井。不过这个井也干得很快,浆汁立刻被吃光了。于是它再找机会去抢劫别的井,以图第二次的痛饮。

评:看完之后,对蚂蚁和蝉是不是有了新的看法。表现勤劳的人不一定是真勤劳。不要被表象或传言固化了你对“它”的印象。《论语》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我想,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待人接物,这句话都非常适用。



4.潜水艇舰长——石蚕

有一天,我无意中撒下两把石蚕,正好被潜在石块旁的水甲虫看见了,它们立刻游到水面上,迅速地抓住了石蚕的小鞘,里面的石蚕感觉到此次攻击来势凶猛,不易抵抗,就想出了金蝉脱壳的妙计,不慌不忙地从小鞘里溜出来,一眨眼间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当石蚕在水底休息时,它把整个身子都塞在小鞘里。当它想浮到水面上时,它先拖带着小鞘爬上芦梗,然后把前身伸出鞘外。这时的小鞘的后部就留出一段空隙,石蚕靠着这一段空隙便可以顺利往上浮。就好像装了一个活塞,向外拉时就跟针筒里空气柱的道理一样。这一段装着空气的鞘就像轮船上的救生圈一样,靠着里面的浮力,使石蚕不致于下沉。所以石蚕不必牢牢地粘附在芦苇枝或水草上,它尽可以浮到水面上接触阳光,也可以在水底尽情遨游。

评:个子小小,本领不小。你说石蚕的本领是谁教它的呢?



  5.怕冷的舍腰蜂

舍腰蜂是一种非常怕冷的动物。舍腰蜂在具体确定它的住所的时候,主要会选择一个能够暴露在夏日里的炎热之下的地点,并且,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够有一只大一点儿的火炉,还要有一些能够燃烧使用的柴火,这些条件对于舍腰蜂而言都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这是由它的天性所决定的。到了寒冷的冬天的夜晚,火炉中喷射出来的温暖无比的火焰,对于它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因此,每当看到从烟筒里面出来的黑炭,舍腰蜂就会欣喜若狂,因为它们知道那里便是一个可以考虑选择的地方。因为,那里将会提供给它所必需的温暖与安逸。但是,相反的,要是烟筒里面并没有什么黑炭的话,那么它是绝对不会信任这种地方的,也绝对不会选择这样的地方来建筑自己的家。

评:不查不知道,原来舍腰蜂便是我小时常见的啊。住老屋子的时候,每到冬天,奶奶和我便围着炉灶烤火,那个静静陪着我们的邻居竟是舍腰蜂。大地上有太多我们叫不出名字又十分熟悉的昆虫,兜兜转转,在书里又遇到你了,“舍腰蜂”女士!


6.“手作达人”樵叶蜂

在樵叶蜂的防御工事之上有一叠小巢,大约有五六个。这些小巢由樵叶蜂所剪的小叶片筑成,这些筑巢用的小叶片比那些做防卫工事的碎片,要求要高得多,它们必须是大小相当、形状整齐的碎叶,圆形叶片用来作巢盖,椭圆形叶片用来做底和边缘。

樵叶蜂的小叶片,都是用它那把小刀——嘴角剪成的。为了适应巢的各部分的要求,它往往用这把剪刀剪出大小不同的小叶片。对于巢的底部,它往往精心去设计,一点儿也不含糊。如果一张较大的叶片不能完全吻合地道的截面的话,它会用两三张较小的椭圆的叶片凑成一个巢底,一直到紧密地与地道截面吻合为止,决不留一点空隙。

做巢盖子的是一张正圆形的叶片。它好像是用圆规精确地规划过的,可以完美元缝地盖在小巢上。

一连串的小巢做成后,樵叶蜂就着手剪许多大小不等的叶片,搓成一个栓塞把地道塞好。

最值得我们思量的是,樵叶蜂没有任何可以用来当模子用的工具。它怎么能够剪下这么多精确的叶子呢?它有可以依照的模型吗?还是它有什么特殊仪器可以测量呢?有人推测,樵叶蜂的身体可以当作圆规来使用,一端固定住,即尾部固定在叶片某一点上;另一端,也就是它们的头部,像圆规的脚一样在叶片上转动。这样就可以剪下一个标准的圆。就像我们的手臂那样,固定肩肿挥动起来就是一个圆形。但是我们的手臂不会像樵叶蜂那样巧妙又精确地画出大小一样的圆圈,这些用来做巢的盖子的圆叶片,恰好天衣无缝地盖在巢上,非常完美。而小巢在地道的下面,它们不知道随时测量小巢的大小,它们只靠摸索得到的感觉,来决定这只小巢所需要的叶盖大小。

圆形的叶片,不能剪得太大或太小。太大了盖不下,太小了会跌落在小巢内,使卵活活闷死。你不用担心樵叶蜂的技术,它能很熟练地从叶子上剪下符合要求的叶片,虽然没有什么模子,却是那么精确。樵叶蜂为什么有这么深厚的几何学基础呢?

评:如果樵叶蜂这位“手作达人”有朋友圈,下面肯定是一片点赞吧。而要观察到这些,得需要多少的耐心和细心啊!也为作者法布尔情不自禁点赞。



7. “心理专家”螳螂

螳螂那种貌似真诚的态度是骗人的,高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器加以捕杀。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后者,也就是那只螳螂,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接着,反应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特别诧异的姿势,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蝗虫,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感。螳螂表现出来的这种奇怪的面像,我敢肯定,你从来也没有见到过。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螳螂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的上面。显然,它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挑战的姿态。因为,螳螂已经把身体的前半部完全都竖起来了,那对随时准备东挡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来,露出了那种黑白相间的斑点。这样一种姿势,谁能说不是随时备战的姿势呢?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评:螳螂的心理战术还真是让人害怕。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8.克鲁蜀蜘蛛蛛网上挂着的“秘密”

它到底为什么要把尸体挂起来呢?那些蜗牛壳大部分是空的,有时候里面也有活着而且没有受伤的蜗牛,可是这些蜗牛躲在壳的深处,蜘蛛根本不能接触到它,把它挂起来又有什么用呢?它不能把那么硬的壳打破,也无法从开口处把蜗牛揪出来,它居然还收集了那么多蜗牛,它到底想干什么呢?

后来我们想到了简单的平衡问题。普通的家蛛在墙角张了网,为了要使网保持一定的形状而不受风吹雨打的影响,就常常把石灰或泥嵌入网中。克鲁蜀蜘蛛在自己的屋里挂上重物虽然也是为了使屋子稳固,只是不是这种原理,而是它懂得如果把重物挂在屋子里很低的地方,屋子四周就会平衡:在低的地方增加重量就可以把重心降低,使平衡更加稳定。这些重物主要是昆虫的尸体或空壳,因为这类东西举手可得,不需到远处去找,全都有现成的。

评:克鲁蜀蜘蛛名字与古希腊掌管纺线杆的女神同名。它极为擅长纺织,它的网仿若豪华、舒适的宫殿。门口有许多拱,却没有一条路能通向它的宫殿,真正的道路只有克鲁蜀蜘蛛知道。遇到危险时,它能迅速逃回宫殿,并且将大门反锁。蜘蛛的“坐享其成”背后,你看到它的智慧了吗?



片段9:
但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恶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赏析: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着重于对螳螂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为读者展现了微小的昆虫世界中的一幕,不仅体现了螳螂的英勇凶猛,表达了作者对螳螂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还巧妙地借用昆虫折射了人类的一些特性。

片段10:
如在金属笼子里,椎头螳螂的幼虫停在一个地方后姿势始终如一,毫不改变。它用四只后爪的爪尖钩住网子,后背朝下,纹丝不动,高高挂在笼顶,四个悬点承受着整个身体的重量。倒挂栖驻姿势是如此艰难,然而苍蝇的倒挂姿势却截然不同。苍蝇虽然也抓挂在天花板上,但是它总要抽出时间松弛一下,随便飞一飞,操起正常姿势走一走,肚皮贴地,肢体舒展开晒晒太阳。
赏析:
这是作者对昆虫倒挂姿势的描写,作者对昆虫的描写细致入微,令人赞叹。其中的细节描写,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超人的观察力。


片段11

“春季里,阳光灿烂时田间地头的蟋蟀便唱起了交响曲;夏日里,在夜阑人静时,则有树蟋蟀,或称意大利蟋蟀在鸣唱。一个是昼间蟋蟀,一个是夜间蟋蟀,它们平分那美妙的季节。在前者停止歌唱期间,后者便开始唱起小夜曲来。

园子里夜间歌唱的蟋蟀非常多。每一簇开着红花的岩蔷薇都有自己的合唱队员;每一束薰衣草上都有自己的演唱者。那些枝繁叶茂的野草莓树,那些笃蓐香都变成了一个个合唱团。所有这些小生物在灌木丛间用它们清脆动人的声音互问互答;或者不如说,每个歌手不管别人唱什么坎蒂列那,独自在庆祝自己的欢乐。

  在天上,就在我头顶上,天鹅星座在银河中划上它那大大的十字架;在下面 ,就在的四周,蟋蟀的交响乐在抑扬起伏。这歌唱自己欢乐的小不点儿令我忘记了群星璀璨的场面。这些天上的眼睛平静而冷漠地瞧着我们,我们对于这些星星是一无所知的。”

鉴赏:

一个个“合唱团“,一位位”合唱成员“,自由自在的”互问互答“,好似一个歌手独享自己的那份快乐。蟋蟀,这自娱自乐的小不点们,让人类在璀璨的夜空下,静下心,享受美!优美的文笔,更令这一生灵惹人喜爱。





片段12



   “体型较小的昆虫,为了靠近泉源,钻到了蝉的肚子底下。温厚老实的蝉用腿脚撑起身子,让这些讨厌鬼通过。体型较大的昆虫则不耐烦地跺着脚,飞快地喝一口,然后撤退,到邻近的枝丫上逛一圈,再更加胆大妄为地回来。贪欲在膨胀,刚才还谨慎克制的虫子们转眼变成了好动的侵略者,一心想把开源引水的凿井人从泉水边赶走。

  在这伙强盗中,最不肯罢休的就是蚂蚁。我看见它们咬蝉的腿脚,拉蝉的翅端,爬上它的背,挠它的触须。还有一个胆大妄为的家伙,竟然在我的眼皮底下,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拔出来。

  就这样,庞然大物蝉被这些侏儒们搅得失去了耐心,终于放弃了这口井。它向这些拦路抢劫者撒了泡尿,逃走了。然而对蚂蚁来说,这种极端的蔑视根本不算什么!它们的目的已经达到,现在它们成了泉水的主人,尽管这泉水失去了转动的水泵,过早地干涸了。泉水尽管很少,却很甘美。等以后新的机会出现,蚂蚁们又会故伎重演,再去喝上一大口。

  我们看到:事实和寓言里虚构的角色恰恰相反。在抢夺时肆无忌惮、毫不退缩的求食者是蚂蚁,甘愿与受难者分享泉水的能工巧匠则是蝉。下面一个细节更能说明这角色的颠倒。五六个星期过去了,在度过了这一大段快乐的时光之后,歌手耗尽了生命,从树梢上落了下来。它的尸体被阳光晒干被路人践踏,最后被总在四处掠夺的强盗蚂蚁碰上了。它们将这丰盛的食物撕开、肢解、剪断、弄碎,以充实它们的食物储备。经常能看到垂死的蝉翅膀还在尘土中抖动,可它们同样遭到这群分尸者的拉扯、肢解。这时的蝉真是悲惨无此。蚂蚁这个食肉者的习性,体现了两种昆虫之间真正的关系。”


鉴赏:

法布尔笔下,蚂蚁和蝉在自然界中的关系终于”水落石出“。蚂蚁“不肯罢休”“胆大妄为”,“简直是强盗行径,“蝉却对这水荒一笑了之”“它纹丝不动,若有所思,完全沉浸在琼浆和歌曲的魅力之中”则将蝉的安逸舒适描写得淋漓尽致。现实中的你,是否被这两者的外表欺骗了双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0: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