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其及历史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八一三”事变及结果;南京大屠杀及其残忍性;
2.分析卢沟桥事变的背景、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注重探究式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中理解和评价历史现象。
2.分组学导,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
3.设计课后延伸内容,让学生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
2.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中国将士的奋勇抵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认识到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认识到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必将以失败告终。
二、设计思路
(一)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及处理方法。
(1)卢沟桥事变。结合《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结合多媒体、录像、图示认清卢沟桥在军事上的重要地位,卢沟桥事变的主要经过和历史意义。
(2)南京大屠杀。借助史料,运用电影、录像资料,将学生的听觉、视觉充分调动起来,结合补充学生在课下收集的日军的侵略罪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突出重点。
2.难点及处理方法。
(1)为什么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结合《“九一八”事变形势图》和《卢沟桥事变形式示意图》,根据有关卢沟桥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2)国共为什么会再次合作。结合第一次合作的史实,通过分析卢沟桥事变后社会矛盾的变化,总结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原因。通过讨论来化解难点。
(二)课前导学
1.复习《难忘九一八》的歌谣。准备导入新课的导入词,连接新旧知识。
2.学生搜集制作《“九一八”事变形势图》《卢沟桥事迹形势示意图》,认识卢沟桥战略地位的重要性,进一步分析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的原因。
3.阅读自由阅读卡,搜集查阅中国人民抗战的课外资料,进行知识补充。
4.搜集有关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的电影、电视资料,搜集查阅日军的其他罪行。
5.自办本课知识小报,根据本课知识,提前设计板书。
6.用提纲、歌谣等形式对本课进行小结。
(三)教学渗透点
1.学生用歌谣、快板、诗歌等文艺形式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并总结、深化本课知识,提高语言表达、文艺表演能力。
2.学生自制地图,介绍卢沟桥的战略位置,提高动手能力。
3.自己搜集、介绍日本的侵华罪行和中国人民抗战的资料,提高学生的查阅、选择、表达表现能力。
4.自办知识小报,培养采编能力。
5.通过观看电影电视资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
三、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七七事变)
↓
“八一三事变”
↓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设备
历史学习网站:http://www.cycnet.com/history
五、教学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