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市语文学科学业质量分析会”培训心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10:37: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上午有幸参加了许睿老师组织的郑州市语文学科学业质量分析会,收获非常大。

首先,许睿老师对四上抽测试卷成绩进行了十区对比分析,然后就本次试卷各题型的命题意图跟大家进行了分享:

(1)听力阅读:考察学生的注意力,听读的准确、分析、判断及思维能力;

(2)积累运用:考察学生拼音、字词、语句的积累。对多音字、形近字、一次多义、语境语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综合运用能力;

(3)阅读理解:考察学生对文段的理解,文本内容的提炼和概括、词语的运用及积累。从整体着眼,抓住关键处命题。题型灵活开放,难度适中。试题设置有梯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

(4)口语交际:联系生活创设“劝说”情境,让学生在动态的、生活的、实用的氛围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提供一部分语言范例,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形成积极的。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5)习作园地:考察学生自主、开放、多元的思维。给出“二选一”的题目,降低习作难度,在给学生充分自主的同时,又对习作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给每位孩子提供“我手写我口,我口表我心。”的机会,同时又考察学生的书写能力。

接着,许睿老师为全区的老师们展示了孩子们的错题,并带领大家针对典型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听力

(1)培养学生听力的专注度和文章中起关键作用的词语敏感度;

(2)学生听力不认真、不集中会出现猜测答案的情况,容易混淆词语;

(3)培养学生区别听真切、听准确和听大概,要求对细节部分的准确理解;

(4)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要对词意理解、整个文本正确解读、抓住文段核心内容;

字词

(1)字词识、记、写的准确性;

(2)扎实掌握多音字;

(3)区别同音字、形近字主要是理解词语的意思,准确把握语素含义;

(4)帮助学生牢固建立音形义的联系;

(5)在情景设置中,辨析词语,让学生明确词语的本意及词语的准确应用,尤其是要结合语境,抓住词语理解文本的能力;

(6)成语的积累、理解、分类及运用,并区别成语与词语,成语是出自典故的;

诗句、谚语、俗语、名言类

(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积累,在训练理解力的同时扩展知识面;

(2)培养学生对诗句的本义和引申义的理解,训练学生根据特定景物描写推断情境的能力,防止望文生义;

(3)培养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古诗词的能力;

口语交际

(1)注意句子之间的承接,使上下文表达意思完整;

(2)注意使用符合语境的交际用语,做到语句通顺,少而精,避免错别字;

阅读

(1)培养学生抓关键词语理解文本的能力,学会准确运用词语表情达意;

(2)培养学生对文本中心思想的总结概括能力;

(3)要有课内知识向课外知识迁移的能力;

(4)通过阅读,想象情景,体会作者心情;

作文

(1)审题要准确;

(2)素材选择要恰当,避免内容老套、雷同;

(3)语言要丰富,避免空洞乏味,语句不通;

(4)注意卷面整洁,书写端正,正确使用标点;

最后,徐瑞老师,针对各版块给大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

一上午的培训,许睿老师用她特有幽默又针砭时弊的语言,让我深刻的认识到:

从事语文教学5年有余,从最开始的“无知者无畏”,到现在愈发觉得自己“无知”“心生敬畏”。

1. 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眼活水。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今天早上在地铁上的一幕,自己被两个少年读书的情景触动了,后生可畏,更要时时警醒自己面对工作不松懈,常学习。

2. 自己继续保持每天读书的习惯,努力践行许睿老师讲的“语文老师当一粒读书的种子”,持续训练学生读书;

3. 有意识的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课堂,练习的课堂,少讲多练;

4. 在讲解习题时,有意识的训练自己学会命题,也培养学生学会自己给自己出题;

5. 培养自己和学生的思考习惯,逆向思维能力;

6. 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不焦躁,对后进生怀有期待。

教学,始终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唯有时刻努力不负所望,向上生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02:3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