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送元二使安西》教后随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30 19:22: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送元二使安西》被誉为唐人四绝之一,因为诗中饱含深挚的惜别之情,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别宴席演唱,被编入乐府,成为传唱最久的歌曲。今天我们仍能欣赏到由它改编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又称《渭城曲》。

诗中一二句写景: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明丽的春色,也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虽是送别,却并不黯然销魂。三四句对如何设宴饯别,如何频频举杯,如何殷勤话别一概舍去,只剪取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因为宴席已经过了多时,酒已经饮过多巡,告别的话已经重复多次,离别的时刻终于来到,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达到了顶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正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在最初的设计中,便是抓住了惜别情深来做文章。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粗通古文的特点,增加了《阳关三叠》的文本和音乐,以课外促课内,但是试教后感觉不太理想,原因是《阳关三叠》的歌词较长,若是节选,又不够完整,所以在二易其稿的时候便舍去了这个环节,更多地从三环五步模式上进行设计。即围绕“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设计了不同学法的小组活动,分为表述法、联想法、表演法、吟唱法。试教的过程中,感觉表述法和联想法都必须通过语言来进行描述,费时且重复,而吟唱法和表演法需要提前铺垫的东西较多,课堂不够真实,所以,对四种方法进行了整合,变成了三种,即语言描述法、情景表演法、配乐吟唱法,其中,情景表演法给每个小组提供了小剧本,能力强的可以改编,能力弱的可以借鉴,吟唱的小组配发了简谱,识谱的同学可以视唱。第三次试教中,后两种方法学生比较感兴趣,掌握得也不错,但是对以调序、联想、补充等方法构成的语言描述法却掌握得不好,于是,再易其稿,特别就语言描述法进行了有步骤的着重指导。至此,教学流程基本定型。

尽管经过了如此细致的推敲,真正的课堂依然暴露出了不少弱点,比如,在指导学生领悟掌握语言描述法时,有学生对诗歌的解读说得不够完整,此时,完全可以抓住这一生成的资源,继续指导学生说得更明白更准确,把学法的指导落实得扎扎实实的;再如,上课即将结束时,对送别诗的情境填空应该先让学生进行口头填空,然后再出示答案,课堂上教者操之过急,答案出示得快了一点。

在聆听过专家的点评之后,感觉自己的课再一次暴露出了短处,即目标指向还是多了,要么扎扎实实地进行学法指导,要么课堂上通过多种方法感悟诗情,其实,个人认为,二者并不矛盾,掌握学法理解诗意是感悟诗情的基础,理解得透彻,情感也更容易激发,最终自会水到渠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7 13: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