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会陪孩子玩的父母,才是好父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8 06:3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多父母都明白,经常陪孩子一起玩,对于增进亲子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关键问题是,孩子们喜欢玩的东西,很多成年人并不感兴趣,因此,很多时候陪孩子玩只是敷衍了事而已。

    我们常常看到的画面是,当孩子积极投入到游戏中的时候,父母只是随意做做表面文章,甚至还常常故意输掉游戏。父母刚玩几分钟就开始东张西望,若有所思,孩子往往不停地叫着爸爸、妈妈,希望唤回神游的父母。



    如果这样陪孩子玩,可能持续不了多长时后,孩子和父母都会感到索然无味而草草收场。这样的陪玩,也完全达不到亲子互动的目的。

究竟如何陪孩子玩,才能既让孩子收获快乐,又让亲子互动的效果最佳呢?


1、转变心态:从陪孩子玩转变为和孩子一起玩

要让家长更加投入地陪孩子一起玩,首先就得把我们的心态进行转变,从陪孩子玩,转变为和孩子一起玩。当我们感觉是自己跟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就不会把陪伴孩子当作一种任务,更不会随便应付孩子。同时,我们也会从中享受到早已久远的童年欢笑,重新唤回那颗尘封已久的童心,不断发掘曾经熟悉的童言稚语。

每次和阳阳一起玩,我都彻底进入玩耍和游戏的状态。不管是什么游戏,我们常常都玩得兴高采烈、大汗淋漓。我每次都不禁感叹,和孩子一起玩这么有意思,怎么还会有家长觉得是一种负担。

2、投入状态:从敷衍了事转变为全力以赴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会尽收眼底。很多父母跟孩子一起玩的时候,常常心不在焉、左顾右盼,让孩子感觉是在应付差事,而不是高质量的陪伴。无论多么简单的亲子活动或者游戏,只要我们全身心投入,孩子就一定能感受到。关键是我们的心与孩子的心,每时每刻都要在一起。

有一段时间,在小区和阳阳散步的时候,他发明了一种老虎抓小朋友的游戏。我扮演老虎,有自己的固定活动范围,而阳阳扮演小朋友,一般情况他都在这个圈外活动,偶尔误闯老虎的地盘,就要跟老虎斗智斗勇,最后才能不被老虎吃掉。

我们在游戏中笑着、跑着、打闹着。就在那个时候,我仿佛也感觉回到了童年的时光,我们甚至会玩得忘记了时间,平时半小时的散步时间,我们往往会玩到一个小时。我所扮演的老虎,张牙舞爪、凶神恶煞的样子,常常引得路人围观。



老公在一旁也笑得前仰后合,而我却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不雅,更不会感到难堪。因为我没有觉得是在陪阳阳玩,而是我们一起在玩这个快乐的游戏。



3、回归童心:从成年人转变为大孩子

当跟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我们需要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个大孩子,放低成人的身段,放下家长的权威,退回到曾经的童年时代,与孩子一起嬉笑怒骂。

我们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一起玩,不要居高临下地随便指责孩子。如果父母经常不耐烦地对孩子责骂说“你真笨”、“怎么老是教不会”,孩子也许以后就再也不愿和我们玩游戏了。

如果在孩子看来,我们就是一个喜怒形于色的“大男孩”或“大女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就会更加放松,也会更加愉悦。如果有人要问阳阳最喜欢我们家里的人是谁,阳阳的回答一定快速而坚定:“妈妈!因为妈妈最喜欢陪我玩。”确实,我是平时和他玩得最开心的家庭成员。孩子的心是最容易俘获的,关键就是我们自己要永葆一颗童心。


4、不断成长:从黔驴技穷转变为陪玩高手



很多时候,父母之所以不愿意陪孩子玩,并不是不愿对孩子用心,其实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当父母被孩子逼得黔驴技穷时,在他们眼里,孩子就会在转瞬之间从人见人爱的“天使”变成调皮捣蛋的“魔鬼”。

要跟孩子一起玩得开心,我们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需要学会很多方法的。如果父母的兴趣爱好不广,那就尽量多培养一些兴趣特长;如果父母的游戏方式单一,那就尽可能学习更多的游戏;如果父母的耐心不够,那就努力克制自己的急躁情绪;如果父母的激情缺乏,那就尽情享受亲子之悦。

    其实,陪孩子玩也是一门学问,在选择和开展游戏时,我们需要根据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选择适合于孩子所处年龄段的游戏。假如孩子总是粗心,父母可以和孩子玩“找不同”;如果孩子坐不住,父母可以和孩子玩拼图;对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比如在医院游戏中当医生,让他学会照顾别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2 09: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