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9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学生思考结果应得到积极评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0 22:1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生思考结果应得到积极评价

(来自北师大五年级单元测试)

他伸着左手,食指和中指张开,右手食指一会儿点向左手食指,一会儿点向中指,嘴里叨咕着:“是‘推’好呢,还是‘敲’好呢?”过了一阵,又两手掌立做“推”状,然后弯起一只手的食指做“敲”状。瞧他侧头蹙眉,眨眼凝神,看来是思虑得极苦。

1、  请你对这一段描写加以评价。(2分)

生答:这一段描写了“诗奴”贾岛冥思苦想的样子,很*

师改为:这一段把贾岛的神形写得很真实,让人觉得贾岛想得极苦。

(扣1.5分)

2、  这一段描写的目的是什么?(1.5分)

生答:目地**是体现贾岛想是怎么想的。

师改:①为了突出贾岛有严谨的创作态度。②为下文做铺垫。(扣1.5分)



*测试卷上原本如此,问了一下学生,原来意思并未表达完毕,想接着写,却找不到恰当的词句,就空下了。

**学生将“目的”写成了“目地”。



分析:

第一个问题,学生因对作者的评价没表达出来,只是概括了主要内容,扣分适当。第二个问题,学生回答很准确,用的是自己的语言,“目地”应为“目的”,如“体现”改为“表现”则更好。老师所做的答案比较全面,不但是卷内,还涉及到了卷外,其中第一点是在学生的总结上进一步拔高了,第二点在这张卷子的选段中体现不出来。

由此引起的思考问题是,学生和老师在对同一份材料的理解思路可能不一样,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是不是非要将学生扶到老师这个成人的思路上来让答案千篇一律呢?假如长期这么做的话,会不会让学生只学会了服从而不是独立有创见的思考呢?另外,学生和老师由于年龄和经历不一样,理解的层次可能不一样,是不是非要将理解拔高到老师的水平呢?若拔高后学生不能理解呢?那么这个答案可能只能用来做题拿分数了,但长此以往,学生会不会把不理解的东西用来做答案当做一种习惯呢?如果是这样,就不是小事了,就可能在学习上毁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和主见。

事实是,对于任何一个存在的对象,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老师运用自己的权威,在肯定自己的思考同时,把学生相异的思考都否定了,这对学生成长不利,也是不科学的。这些思考完全有可能并存,就如对一棵大树作用的理解,一个植物学家会考虑它的种属分类,它的子叶性状,看看在这些方面有没有研究的价值;一个美学工作者会寻找它的美感,并考虑要不要用某种方式去表现这种美感;而一个商人会考虑这棵树能卖多少钱,以哪种方式卖掉赚得更多些;一个木工则会考虑适合做什么家具好;当然,一个社会学家可能把前面所有的作用都能概括出来,做到更加全面地了解这棵树的作用。除了这些没有明显冲突的思考结果外,甚至有时同一个思考对象,既包含了积极因素,也包含了消极因素,及类似于这样相互冲突的思考结果。学生和老师都有可能只涉及其中一面,这时更需要我们老师学会存异了。

回到题目,也就是这段文字描写的目的是什么,我想直接目的是表现贾岛是怎么思考的,间接目的是突出他的严谨辛苦地创作及相关精神,再间接,如果有的话,这样写给学生看,是不是有点做示范的意思?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需要一个思考过程,要通过这个过程慢慢学会思考,我们要通过这样的材料来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要肯定学生一切通过思考得出的结果,而不是带着有色眼镜去筛选这些结果。材料的结果不重要,学生身边到处是值得思考的东西,学会思考才更有价值。

作为老师,我们经常经历着是要知识还是要能力的选择,或是是要分数还是要能力的选,道理也许我们都明白,但真正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去做事,这个决心还是不容易下。一方面来自自身的习惯,求同迫切,存异难。一方面来自群体意识,教师的权威强势突出,学生和老师的思考结果不能放到同一个平台上衡量。更为重要的,也许是来自相关的评价机制,这些机制逼迫老师和学生需要一些对味口的答案,目的是减少扣分风险。

在课改中,追着时代的步伐,也许有着太多的事情要做,有些观念需要转变,但最根本的,是评价机制的改变,找到一种合适的评价机制,将会使许多现在的提倡或是要求更容易做到。

(以上文字来源于小学教学活动,倾向于小学的真实情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3: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