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细读文本,梳理信息
1.“教”——抓住“漂亮”,梳理外形信息。
教师引导: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聚焦松鼠的外形。作者通过哪些方面写出了松鼠的“漂亮”?
(1)出示第一自然段,提炼关键信息:“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
(2)出示表格,填写信息。
师:请根据表格从文章中找出相对应的信息,并分条填入表格。
(3)观察松鼠图片,对照表格,体会作者描写的有序。
2.“放”——抓住几个方面,小组合作梳理生活习性信息。
(1)小组合作,学习第2—4自然段,梳理生活习性信息。
师:请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学习第1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2—4自然段,分条梳理生活习性方面的信息。
提示:除了表格,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或其他方式进行梳理。
(2)小组汇报,相互补充。
(3)归纳讨论,总结提升。
教师提问:从作者对松鼠多方面的介绍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学生讨论交流。
师总结: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了解了很多关于松鼠的知识,还学会了到底如何把零散的知识有条理的讲述出来,让读者读明白。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松鼠》,看看作者到底是如何把松鼠的特点写清楚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一)聚焦文本,体会写法
1.抓住“尾巴”,体会写法。
教师引导,布封是怎么写松鼠的尾巴的?请同学读一读。
(1)抓住“帽缨形”,通过图片体会作者比喻的形象生动。
(2)抓住“躲”和“歇凉”,体会作者拟人化的描写,饱含情感。
2.举一反三,深化体会。
教师总结:《松鼠》全文都是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在准确表达松鼠特点的基础上,又非常传神、形象、生动。像这样的句子太多了,请再默读课文,把传神描写表达作者喜爱之情的句子画出来,读给大家听听。
3.个性化读。
师总结:像这样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能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这种事物。这是说明性文章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我们以后介绍事物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二)对比阅读,感悟语言。
1.对比阅读谈发现。
出示课后第二题的第一句话。
“松鼠体型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巴15~21厘米。体重300~400克。”
教师提问:对比第一自然段的外形描写,这两段文字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一: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活泼有趣,更能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这段文字简洁,用词准确严谨。
预设二:课文抓住特点运用打比方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这段文字主要是运用列数字的方法。
师进一步追问:这两段文字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你还发现了什么不同?
预设:课文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等方面抓住特点有序的描写,课后题的句子从松鼠的体型、身长、尾长、体重来介绍。
师小结:说明对同一个事物,情感不一样,表达的方法也不一样。 同样是介绍松鼠的说明性文章,有的语言平实、简洁;有的细致、生动。虽然语言风格不同,但同样描述的准确、清楚、有条理。
2.合作交流谈表达。
(1)学生自读课后第二题的第二、三句话。
(2)小组合作找不同,谈观点。
(3)全班交流。
(三)情景带入,生活实践。
1.对比内容,说喜好。
出示两个关于松鼠搭窝的指示牌。
师:看看两个牌子上的文字,同样是介绍松鼠搭窝,你更喜欢哪种表达方式?
预设一:更喜欢第二个牌子,介绍的更形象生动,也更具体。
预设二:更喜欢第一个牌子,语言更简洁明了。
2.情景再现,说选择。
教师引导:1如果要把指示牌立在动物园里,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2如果要给下面这段视频配音,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师小结:同样是介绍事物,根据不同的语境需要,要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两种表达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用途不同。
(四)拓展延伸,推荐阅读。
教师总结:说明文无论怎样写,都要把事物的特点准确表达出来。《太阳》属于“常识性说明文”。而今天的《松鼠》我们称为“文艺性说明文”,选自于法国布封的《自然史》。这本书描述详细而科学,文笔又极其优美,在他的笔下把狼比喻为“凶残而又怯懦”、“浑身一无是处”的暴君。天鹅则是和平的、开明的君主。课下同学们可以好好阅读布封的《自然史》。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建议
1.阅读布封《自然史》。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事物的一个方面。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