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四上课文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听课笔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7 10:4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陈汉珍老师在江苏省赛上所执教的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统编四上第七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语文要素有二,阅读要素为“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习作要素为“学习写书信”。根据单元人文主题和对应的阅读要素,编者为这篇课文编排了三道课后习题,一是“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件事,再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应阅读要素的落实;二是“课文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个词,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结合下面周恩来写的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理解他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旨在呼应单元人文主题;三是小练笔,“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旨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三道课后习题,一道指向语文要素,一道呼应单元人文主题,还有一道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课文内容建立联系,实现由书及人的树人工程。


一品:品教学
陈汉珍老师所展示的是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课上,陈老师的教学紧紧围绕课后习题一展开教学:

揭题导入,质疑课题——陈老师先出示周恩来总理的图片,学生认出总理之后,教师将总理的名字端端正正地板书在课题下方,以此暗示了整堂课的教学基调——关注主要人物把握内容。接着,教师直接点名课题就是周总理少年时代立下的志向,齐读课题之后,让学生发现这是一句难懂的句子,“崛起”二字不容易理解,并通过联系近义词“强大”和核心主义价值观“富强”帮助学生初步扫清读题障碍。最后,教师将学生的年纪(十一二岁)和周总理立下大志时的年纪(十二三岁)作比较,以此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为什么少年周恩来会立下如此远大的志向?

预习检测,疏通字词——在学生们带着“周总理为什么在少年时代立下大志”读完全文之后,教师出示第一组关键词“江苏淮安、奉天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指读之后,让学生用上这三个词语介绍一下周恩来——读词的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随后出示的第二组三个词语中分别含有一个多音字,教师分别出示课文中含有这三句话的句子,教会学生读好了“为之一振”“惩处”和“背着伯父”等三个词语。

读懂文言,聚焦志向——读好词语之后,教师径直带领学生关注到了课文中修身课上几种不同志向。为了让学生“无痕”地关注到这些和志向有关的描述,陈老师提示学生,这篇课文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事,因此文中很多句子是带有文言色彩的。于是,学生便很自然地关注到同学们的三种志向。其中,“家父”和“明理”并不难理解,而“光耀门楣”对学生则有些陌生,对此,教师及时讲解了门楣的文化内涵,并让学生依靠近义词“光宗耀祖”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读好了同学们的志向,教师没有急着引入周恩来的志向,而是先让学生关注到魏校长“有志者当效此生”的发言,再联系前文,通过比较感受到别的学生与少年周恩来的不同志向,最后重点讲解了“此生”和“效”的意思。

抓住人物,教给方法——以上的教学,基本扫除了学生们学习课文第一件事的阅读障碍。于是,教师出示了一幅修身课上的情境插图,让学生用一句话简洁地说一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为课件中的插图配一句解说词。当第一个学生发完言后,教师出示了这个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魏校长、周恩来和其他同学),并让学生们试着去掉其中不那么重要人物和内容,把故事插图的解说词说得再简洁一点。学生会意之后,果然就将修身课上的“次要人物”——其他同学——给去掉了。在教师的追问下,学生终于明白,之所以可以“其他同学”的部分去掉,是因为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魏校长和周恩来。教师顺势板贴(“主要人物”)并小结这个教学环节的学习方法——抓住主要人物做了什么来把握故事内容。

把握内容,关注写法——用“抓住主要任务做了什么”的方法把握课文第一个小故事(周恩来少年立下大志)的主要内容后,教师紧接着就开始让学生进行方法迁移,用此前学过的方法,为课文剩下的两个故事配解说词(主要内容)。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周恩来为什么少年立志,学生基本都能根据课文内容谈到“外国人的侵略”“中国女人的遭遇”和“中华不振”等关键人物和事件。因此,教师直接点明课文由三个小故事组成,并出示这个环节的学习任务——抓住主要人物给剩下的两个故事配解说词:学习“听说中华不振”的小故事,教师先请学生聚焦难懂的词语“中华不振”,再让学生从对应的语段(伯父的话)中找出“中华不振”的原因所在,再根据找到的句子组织语言,抓住主要人物把握“听说中华不振”的故事内容;学习“看见中华不振”的小故事,教师先请学生从众多的故事人物中筛选出主要人物(周恩来和中国女人),再请学生说说“那个中国女人的故事”,在充分理解故事中的中国女人所遭受的欺侮之后,让学生转换角色,说说自己如果看到这一幕时的心理活动,最后在根据“所见+所想”的句式给课文的这个故事插图配一句解说词。

当学生分别掌握三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之后,教师先请学生连起来说说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站起来的学生按照“听见中华不振——看见中华不振——立志振兴中华”的顺序讲了课文的梗概之后,教师先小结了学法(从长课文中理出三件事,对应三幅情节插图,用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再请学生按照课文的顺序(先果后因)用“之所以……是因为……”讲清楚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于是,教师顺势板贴第二个关键词“大故事”。

陈老师的教学并没有到此结束,当学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内容之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针对“课文的写法”展开思考:“课文为什么把结果放在了开头写?”这个班的学生真是聪明,一点就通,一说就对,不一会儿就明白了课文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是重要事件处于突出位置”。

情境朗读,升华情感——本以为教师教到这里就可以节课了,为了使公开课的课堂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适时地将学生的思绪拉回那堂重要的“修身课”上,一边读着同学们的“小小志向”,一边联系着课文后面两个故事中“伯父的话”和“中国女人的不幸遭遇”,在朗读中再次感受到周恩来少年时代所立志向与其他学生的不同。最后,在《我和我的祖国》的舒缓配乐声中,师生合作着读完了课文的第五到九自然段。

反复朗读了“有志者当效此生”后,教师重点指导“效”字穿插笔画的书写,并让学生练习写字——在一张书签纸上完成“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的书写。

学生完成书写,在纸上“立志”之后,教师既回眸历史,告诉学生课文写的是一个发生在距今110年的1910年的故事,又联系校史,告诉上课的南京市石鼓路小学的学生母校建校已经145年,最后鼓励学生再次叩问自己心中的读书志向——和平时代,也有新的挑战。

课后作业,延伸拓展——课后作业的布置,一是呼应第二课时的教学,让学生查找资料,进一步理解“中华不振”,理解周恩来“少年立志”的原因,为第二道课后习题的解决埋下伏笔;二是回应人文主题,推荐阅读《周恩来的故事》,并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的读书志向。


二看:看设计
陈老师的这堂课,是一堂为比赛而设计的课,因此,在像我这样的普通教师眼里,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可以用“欣赏”来形容的。在我看来:

第一,本堂课的课时划分十分巧妙。如前所述,本篇课文有三道分别对应“单元语文要素”“单元人文主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后习题。陈老师的教学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教学,利用给“三幅故事插图配解说词”的任务情境,带着学生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在结课环节,陈老师课后两个作业的布置,则兼顾了课后习题中的“查找资料了解故事背景”和“说说自己的读书理想”。在这一点上,陈老师的教学没有想很多公开课一样,为了使课堂教学效果足够精彩,堂而皇之地越过不同课时教学内容之间的楚河汉界,把一堂只有40分钟的课塞得满满当当,让听课老师听时很爽,听完却不知如何走进自己的教室组织常规两课时的教学。

第二,这堂课的教学环节安排紧凑。通观全课,我们可以看到,揭题导入环节对课题的质疑变成了自读课文环节边读边思考的主问题,词语认读环节的“运用第一组词语介绍周恩来”在读词的同时兼顾了对课文内容把握程度的检测,难读难懂的“带有文言色彩的句子”的朗读引出了修身课上的“志向大讨论”,修身课故事插图解说词的方法指导,为接下来“听说中华不振”和“亲见中华不振”埋下了伏笔,按照顺序说故事的教学环节引发了学生对文章写法的深度思考,修身课相关文段的朗读链接了书签书写的氛围营造,课文故事的学习(发生在1910年的故事)带出了校园历史(石鼓路小学创办于1875年)的感知,进而让学生从课文触发,思考自己的读书理想。整堂课的教学可谓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第三,本堂课的教学亮点频频闪烁。我们似乎有这样一种认识,那就是,无亮点,不赛课。别出心裁的设计,出人意料的方法,推陈出新的环节,是评价一堂比赛课是否优质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且看陈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课题中的“崛起”链接了核心主义价值观中的“富强”,词串认读和课文内容检测融为一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学习目标披上了“给插图配解说词”的外衣,对故事内容的把握为读懂谋篇布局的秘密做了注脚,历史故事的学习与校园文化的认同和人生理想的确立三位一体,人文主题和书写指导在抄写书签的学习情境中得以完成……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受到陈老师这堂课的匠心所在。


三思:思痛点
陈老师的这堂课,毕竟是一堂比赛课。比赛课,往往会因为要兼顾赛场上可操作与有亮点而产生一些隐秘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老师而言,是很少能看到的。昨晚,在“让课堂说话”研讨群中,经过朱老师等前辈老师们的一番“洗礼”,让我沿着这堂一度对它有些“膜拜”的比赛课,对几个困扰自己多时的问题产生了一些思考:

第一,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为三幅故事插图配解说词”的情境学会通过“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故事主要内容时的方法指导是按照“抓住主要人物——去掉次要人物——努力说得简洁”的步骤进行指导的,对于故事内容的把握,“抓主要人物”并不难,“忽略次要人物”对学生来说确乎是在这节课上学到并得以强化的方法(在“修身课立志”和“看见中华不振”中均有使用)。但是,教师似乎只是一个劲地追问“能不能说得简洁一点”,而没有进一步教给学生“如何把故事说得简洁一些”的操作方法,致使这堂课教学难点未被彻底突破。

第二,在这堂课上,教师“刻意引导”的痕迹仍时有出现。比如,在给“听说中华不振”配解说词的环节,当教师问学生这个部分“有哪些地方难懂”时,学生回答“中华不振”之后,教师便迅速接着学生的话头展开对“中华不振”的研读,而没有让其他学生继续交流这个部分的其他难懂之处。在听课的时候,我曾这样遐想:“倘若在这个环节,第一个学生提出的难懂之处不是‘中华不振’,那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教师会怎么推进呢?”在这节课上,每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总是能心领神会地给出教师想要的“标准答案”,在慨叹“别人家的孩子”的同时,也着实佩服教师课堂教学引导艺术的高明。

第三,在观课过程中,有位老师直言陈老师这堂课的问题太多太碎,似乎一直是教师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在催着学生走,当学生意犹未尽、还有话要说时,教师还要几次“强势”地抢过话头,转而揭开了下一个教学环节的面纱。好几个地方,当学生还没有读出应有的语气时,教师“入戏已深”。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相比于视频里的陈老师,有过之“千千万万倍”而无不及,而每当我模仿着名师的教学走进课堂时,则一再地感受到那种“由一两个主问题串联起整堂课”的畅快淋漓。也许是为了保证公开课的可操作性,避免生出一些不必要的枝节,所以陈老师始终站在课堂的正中央“排兵布阵”。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为了有一天能成为那个在课堂上“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人而不懈努力。

第四,谈到课时的划分,按朱老师的建议,在家常课上,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只需要在解决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运用“主要人物干什么”的方法把握第一个小故事的内容(“修身课立志”)即可,到第二课时,接着完成第二三个小故事的内容概括和全文的内容概括。朱老师的提示,拨开了我萦绕心头许久的一团迷雾——在家常课上,我们要追求的似乎并不是“教师教学过程的完整”,而是“学生学习经历的完整”,平时,教师要敢于“浪费”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集中火力,组织学生真实而充分地进行某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就像黄吉鸿老师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那样,一节课,只教一个方法,让学生在反反复复的实践中将“这种方法”真实地“握在手中”。

2020年12月2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6:4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