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示统计图表: 学生观察,得出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很长。教师板书(时间长)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课堂伊始,以轻松愉悦的小游戏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抓牢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和观察统计图表,切实感受在校时间在自己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为下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回忆这两年的学校生活,做好铺垫。) 在课前准备阶段,我联系班主任,将班上孩子们假期制作的成长记录册发放到每个孩子手中。一上课,先请同学们翻阅自己的成长记录册,回忆入学两年多以来的点滴成长。然后指名一些同学上台,每人分享一个最难忘的成长瞬间。 在学生分享的同时,我在黑板的一侧做好记录:共有多少人分享,其中多少人分享的难忘瞬间是在学校发生的。(通过提前翻阅学生的成长记录册,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记录册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与学校相关,故而这个记录环节最终的结果也是在学校发生的难忘瞬间占绝对优势。) 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结果,发现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绝大多数难忘的瞬间都发生在学校。我随后播放了以本班学生入学以后的精彩瞬间组成的视频,学生伴随音乐与画面,回顾自己在学校里度过的点点滴滴。然后提出问题“你有什么感受呢?”激发学生把在这一环节中感受到的情感体验梳理和表达出来。相机板书(丰富多彩)。 教师总结:在学校里,我们学到了本领,认识了同学和老师,参加了各种活动,学校,是我们每一位同学成长的天地!(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成长记录册为载体,引导学生回顾两年来度过的学校生活。由于从一入学就开始制作的成长记录册真实地记录着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事件,有趣瞬间,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所以学生在翻阅和回顾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由于同在一个班级,学校生活中有很多的共同记忆,所以在随后的分享环节,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成长瞬间的回忆,很容易激发起其他同学的情感共鸣。在此刻让学生谈体会,学生通过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梳理和明确了学校在自己成长中的重要性。) 活动二:小小辩论会 首先,出示课本41页上图。教师创设情境:看来大家都很喜欢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但是,有一位痴迷于电脑的同学的可不是这样,她认为,自己通过电脑一样能够学习,不去学校也行。但是爸爸妈妈认为不去学校不行。你同意谁的观点呢?为什么? 随后出示讨论单: 我支持小玲(去学校/不去学校) 这样做的优点: 这样做的缺点: 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按照不同观点把学生分成两个辩论队。开展一场小型辩论赛。与其他辩论赛不同的是,在整个辩论过程中,如果被对方的观点说服,则可以随时加入对方的阵营。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分析在家学习和在校学习的利与弊。明确在校学习的优点是远远比在家学习多,从而感受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随后,教师总结,接受学校教育是国家的要求,接受学校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板书:责任 义务) (这个环节的设计,摒弃了教师层层追问,牵着学生走向教师自己已有的观点的教学方式。把思考和判断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讨论单上,分优点和缺点的设置,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学校学习的众多优势,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分析问题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列举利与弊,进行对比。不仅着眼于正确认知的形成,也着眼于对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一举两得。)
活动三:小小律师团 首先,播放视频《失学儿童》。视频内容反映失学儿童生活状况。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我国一些地区还有儿童在本应受教育的年龄无法入学。感受到失学儿童对学校的憧憬和向往。 然后,配乐朗读教材42页的小诗。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会到能够上学的幸福。 接着,教师发问:“假如你也失学了,你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启发学生换位思考,体验失学儿童对学习生活的渴望。再进一步引导设置问题“如果失学了,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以视频中儿童为主人公,创设情境:需要一个小小律师团一起去说服孩子的父母。为孩子争取上学的权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2页“知识窗”里的内容,讨论和完善自己的“律师发言稿”。最后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展示。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失学儿童现状,激发对学校的热爱。教学中以视频的形式把远离学生生活的失学儿童现状拉进学生的视野。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失学儿童的生活和思想状况,从而激发学生对失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学校生活的珍视。接着又以教材中的诗歌,深化了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形成情感上的升华。继而带领学生了解相关法律,初步建立起学生的权利意识。小组活动“小小律师团”这一设计,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促使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受教育权利的理解。) 以上三个板块,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知上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深化对学校的感情。在活动方式上,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讨论、思考、判断的方式,主动发现和体会学校生活的对其成长的重要性。一步一步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的。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下一节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