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71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单元梳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0:23: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面我将为大家梳理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主要从本单元教材地位、本单元整体框架、本单元各课间的关系、编写意图、教学重难点、活动建议等这几方面来为大家作介绍。

  三年级上册教材主要围绕学生熟悉的、直接的生活领域而设计。全册四个单元将学生引向了他们进行自主探索的四个问题域,分别是:学习、学校、安全和家庭。本册四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快乐学习、我们的学校、安全护我成长、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本单元的内容聚焦于学生的学校生活。纵观小学一至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套教材,共有8个单元进行爱学校的教育。其中低年级从适应学校生活入手。初步了解校园空间布局,知道在学校活动的注意事项。中年级从物与人的角度增强对学校和老师的热爱,增加了访问、参观、调查、绘制平面图等新的学习内容。高年级则从民主和平等的角度展开学习活动。可见本单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包括第4课《说说我们的学校》、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三课内容。这三课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空间环境和组织结构,增进对学校的归属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感受到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提高积极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意识。

  校园是学生的重要活动场所,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两年的学校生活,学生对学校有了一定的情感认同,对教师有天然的尊敬和热爱,能认识到自己在学校中的成长,对于校园生活和班级建设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因此,让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校存在的问题,通过合适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以行动来参与解决,是培养儿童责任感和民主意识的良好契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从人与物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学校和老师,注重了热爱的双重含义——尊重与感激,批评与行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2-5 10:24:16 | 只看该作者
本单元三课如下表所示:
  《说说我们的学校》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学校的空间环境和组织结构,增进对学校的归属感,是本单元的基础。《走近我们的老师》将话题从“物”转向“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教师工作,对教师的辛苦工作有感激之情。最后一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是在前两个主题活动上的深化,引导学生总结学校生活经验,认识到学校作为其成长天地的重要性,具有为学校发展出力的责任心,从而提升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由此可见,前两课重在情感的激发,最后一课则侧重意识的培养。
  第4课《说说我们的学校》这一课的编写目的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感、荣誉感和归属感。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及各个部门的基本职能,知道在学校里遇到问题应该去哪里解决或寻求帮助。能够绘制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本课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校园的空间环境、组织机构和学校历史,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这一课共分四个栏目“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我们的学校不简单”“有了事情找哪里?”和“一起画张平面图”。在课时的划分上第一个栏目和第二个栏目为第一课时,第三个栏目和第四个栏目为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有两个栏目。第一个是“我最喜欢的校园一角”,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校园里的环境问题,说出自己所喜爱的校园一角,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第二个“我们的学校不简单”,重点是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历史现状,促进学生对学校的深入了解。这一课时的教学活动可以安排为两个部分:课前调查和课中分享。具体说来:课前学生自主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校园中发生的故事。课中,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本校各个地点、景物的照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校园一角是哪里,为什么?其次,引导学生交流 “课前同学们都开展了校园调查活动,把你了解到的情况跟大家说说吧!”最后,教师为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颁发 “创意奖”“合作奖”等奖项。
  两点建议:其一,教师在调查活动开展时,一定要做好周密的安排和积极的引导。可以结合“小贴士”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对调查访问的内容、方法、途径、步骤进行详细的说明,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调查。其二,在学生交流感受时,教师不要给过多限制,也不要做过多评价,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同时,作为教师,也是学校的一员,作为我们课程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跟同学说说自己喜爱的校园一角,和学生共同分享对校园生活的热爱。特别提醒:交流的目的在于深度激发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注意引导性的提问,如“看到学校取得的荣誉,你有什么感受?”等,同时,在学生不太明白的地方,如:学校的历史变迁等给予恰当的指导和点播,让教学真真落到实处。
  第一课时的这两个话题的教育目标最终都落脚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上,我们要及时地把学生叙述的事件、活动和学生自身的所思所感联系起来,而不是只停留在收集素材的层面。
  第二课时第一个栏目是“有了事情找哪里?”,重点是让学生思考在学生遇到事情后该找哪个部门处理。教材中的两幅图是两个具体的情境。建议教师在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教材,而要将本课教学“班本化”,也就是结合自己本班的实际情况,创设更加生活化的、复杂的情境故事,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将“学校重要部门的职能是什么”和“通过哪些渠道了解这些部门”两个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此处,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学校相关部门参与学校工作的图片,或讲解一些具体的事例,亦或创设“帮助一年级新入学的弟弟妹妹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各部门的职能。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一下,在了解了学校各部门职能后,知道不同机构为学生提供了很多服务,知道遇到问题可以向老师求助后,自己有哪些感受和想法。
  第二个栏目“一起画张平面示意图”,是将本课前三个话题所涉及的内容串联起来。在帮助学生掌握绘制示意图的方法的同时,激发学生了解学校的热情和热爱学校的情感。教学时,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带学生从校门开始参观校园,对校园有整体感受,并且边参观边记录,然后再完成学校平面图的绘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平面示意图上标出“你最喜欢的校园一角”“学校荣誉墙”“学校老校舍”“主要职能部门”等,将整课内容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也可以让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活动有个教学落脚点,彰显其意义所在。
  第5课《走近我们的老师》编写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教师对学生的爱。理解教师、体谅教师,学会和教师沟通。尊重和感谢教师付出的劳动,用实际行动为教师减轻负担。本课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老师,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关爱。
  第一课时:“我和老师的故事”是从学生与老师交往的角度入手,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情感,用具体鲜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感恩教师、理解教师,在这样的情感基础上学会处理和教师之间的小矛盾、小误会。本课时注重激发情感。教学的总体思路是:由事入手,以事导情。在开展这一课时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首先以教材32页的图片为例展开课堂对话,让学生充分交流师生间的小故事。也可以结合本班孩子的实际,补充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源,激发学生回忆师生交往的体验。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件事令自己印象深刻”,体会自己当时的感受。其次,通过教材33页的故事分享,从细节中感受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爱。再次,针对学生不理解老师的情形,教师应允许学生表达自己不满、委屈、难过等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感受——想法——存疑的顺序进行讨论,最后,通过采访教师、查找资料、询问父母、辩论、讨论等途径解惑,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教师,产生敬师、爱师的情感。
  第二课时的主题是 “老师,您辛苦了”,重点是从理性分析入手,一步步剖析教师付出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辛苦,带领学生走近教师的内心世界,理解教师为什么这么辛苦,是什么支撑教师承担着这些工作,进而在行动上学会为教师分忧,学会尊重教师,珍惜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本课时注重事实的收集,由学生的理性认知引导出理性行为。学生了解了教师的辛苦,就能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方式为教师减轻负担。学生认识到教师为什么能不怕苦,就能从心底里尊敬和热爱教师,珍惜他们的劳动,表达自己的感谢。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材38页的调查活动,在课前事先做好组织工作,引导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得出结论。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岗位的教师进行采访,总结时提炼出教师群体共同的特点。同时可以提前完成课本36页的“涂一涂”,具体了解老师的工作内容,全面认识老师工作的辛苦。其二,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体验活动,比如:“时间条变变变”“模仿教师改作业”“老师压力真的大”等,引导学生体会教师工作的辛劳,理解老师为学生全方位的付出。其三,课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位老师制作感谢卡,引导学生把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
  特别提醒:教师要关注教材39页的正文,引导学生认识到校园里还有许多工作人员为学生默默付出,他们和教师一样值得尊敬。教师可以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学校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受到哪些工作人员的劳动,思考一下:如果没有他们的劳动,校园会变成什么样子?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第6课《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编写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学校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意义。知道自己作为学校的一员,有责任为学校发展作贡献。了解接受义务教育既是自己的权利也是义务,能用法律保护受教育权不受侵犯。本课让学生从受教育权的角度理解上学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和依法维权的意识。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与学校教育的密切关系,增进学生对学校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课时第一个栏目是“我们的成长天地”。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把学校生活与学生自己的成长联系起来,说明学校的重要性。教学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掘自己已有的学校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到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呈现一些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场景,或者让学生回忆他们一起完成的集体活动,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学校对学生成长的定义。教材41页的讨论活动很有难度,需要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总结,以便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增强讨论的实效性。在组织讨论时,我们可以将论点进一步形象化、具体化、情境化,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讨论规则,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讨论习惯,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让他们开展深度的对话,切勿戛然而止。教材42页正文指出了我国个别地区存在的女童失学现象。这在教学当中是一个难点。教师可以通过“欣赏小诗,交流感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还可以补充有关失学女童的数据、影像资料。其次,也可以组织学生思考讨论“如果不识字,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最后通过阅读法律故事、法律条文,理解并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从而初步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和依法维权的意识。
  第二课时“我为学校出点力”是对前一栏目的深化,重点是在讲清楚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后,再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教学时,我们可以事先安排学生调查校园中不如人意的地方。其次,分小组完成调查报告。第三,课堂上分小组汇报、分享调查结果。需要注意两点:其一,书本的调查报告只是一个范例,教师要通过这个活动的开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其二,本课的教学目标不是为了批评学校,而是通过调查报告的形式,改进学校不如意的地方,引导学生关心学校,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6:5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