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理解周长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现结合教学预设及实施实际情况,做如下反思:
一、让学生通过猜想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首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图形,让学生指一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接着让学生猜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那一个图形周长长一些,再要让学生探讨用测量计算的方法验证猜测的正确性,这样的导课设计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既节约了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
周长的计算方法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获得解题方法上,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因为有了前面周长的认识,学生自主探索并不困难,关键是对各种算法的沟通、比较和理解。在学生交流算法时,我一方面让学生适当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一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间的相互联系,始终抓住问题的本质,即无论怎样列式,都是求围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四条边长度的总和。几种方法中,长与宽的和乘2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利用手势做照相状帮助学生理解,事实证明事半功倍,效果奇佳。
三、拓展延伸环节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预设时,我就曾思考如果得到周长计算方法后就安排练习巩固似乎缺少深度,食之无味。随后预设了板贴两个图形的花边外框后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可以分别拉成平行四边形和菱形。进一步思考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周长又分别是多少呢的问题。
课堂学习中,学生们很容易发现了拉动后图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而周长不变的道理。这样让学生既巩固了四边形的易变性的特性,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又使知识上下联系,融会贯通。
诚然,没有一节课是完美的,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后思课,觉得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尚需探讨之处。
一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探究交流过程过于冗长,特别是交流算法时对于同一种思路的不同呈现方式叙述过多耽误了较多时间。这是源于我在巡视学生探究交流算法时没有很好的掌握情况,从而导致集体交流时随意性和随机性过大,乏针对性。也进一步导致后续所预设的课堂巩固练习匆忙,甚至没有按预设完成相关任务,课堂结构欠完整。
二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没有给出统一的计算公式,没有进行统一的算法优化,而是由每一个个体学生结合自身学习和理解的实际情况自觉的进行适合自己的算法优化。这一点课后一些教师也有异议,认为这样处理的话,日后学生在计算周长时的方法仍然五花八门,而且也有可能方法不够简单。对于这一点,我个人也很矛盾。
三是限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加之个人的教学缺陷,无论是自主探索环节,还是展示交流环节,对于学困生关注过少,提供的平台和空间显然不足。这一点亟待个人在日后教学中不断的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