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分析
《家庭的记忆》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第三课。
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家庭生活”中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通过“家庭称呼抢答赛”、“‘家史’小调查”、“传统节日中的‘家’”、“语言文字中的‘家’”这四个板块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教材内容不仅涉及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还涉及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史,提高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
本课时的编写主要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因认识和理解有限,对家庭甚至家史概念模糊,然而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除了建立与家庭的情感联系外,还需要了解并熟悉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称呼。学习本课意在引导学生了解家庭这一基本的社会单位,了解自己家庭的历史、变迁,进而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本课由四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 家庭称呼抢答赛”和第二板块“家史”小调查为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第三板块传统节日中的“家”及第四板块语言文字中的“家”为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第三板块设计了四个小环节。首先是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回忆自己家吃年夜饭的场景和感受。其次以“知识窗”的形式介绍年夜饭的意义。再次以“阅读角”的形式呈现了一家人回家过春节的情形和心情,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家与亲人团聚。最后以一个半开放的表格形式,引导学生去探究还有哪些传统节日与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有关。
第四板块设计了三个小环节。首先是一个“猜一猜”的游戏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体会语言文字中蕴含的家庭观念。其次以一首古诗配水墨画的形式,让学生体会诗人离家后思念家人的情感,并从中体会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最后以半开放的活动设计,让学生收集与“家”有关的成语、谚语、格言和诗篇等,进一步感受语言文字中的家庭观念。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因知识和理解能力有限,对家庭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与身边家人的关系中,他们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本单元第一课时呈现了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现代社会中家庭形式以“核心家庭”为主,所以,学生对于大家庭内部各种关系和称呼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对家庭历史及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需更进一步的了解。
以上这些都需要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文字中也包含着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第三、四板块的编写目的和结构特点,针对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情特点,本课时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有以下3点:
1.通过具体活动懂得传统佳节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2.通过老师的讲解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文字中也包含着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3.引导学生初步养成维系家庭和睦、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其中,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懂得传统佳节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进一步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进行教学导入后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板块。
活动一:“家”与中国年。
活动二:“家”与中国节。
活动三:“家”与中国文字。
导入部分:课件出示《元日》(图片文字),师生配乐共同诵读古诗,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内容并提问“你知道这首古诗与我国哪个传统节日有关吗?”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并以此开展本节课的活动主题。
此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学生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许多古诗,师生共同诵读古诗,不仅能引起学生共鸣,而且在一开课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元日》这首古诗描写了过春节的场景,为以下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活动一:“家”与中国年。首先从阅读角《回老家过春节》(教材P82页)的故事展开活动,师结合故事画面讲故事,图1人潮拥挤的火车站,图2 站在拥挤的车厢,表情疲惫,图3 家人团聚,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听故事,然后师适时提问:同学们,听完了故事,你有哪些想说的?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过春节一定要回家与亲人团聚吗?这个问题很好地把故事与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接着师出示教材年夜饭的图片,(教材P81页)播放音频,引出主人公东东,听东东介绍自己家过春节吃年夜饭的情景,请学生回忆家里过年时的情形,并说一说自己家的“年夜饭”通常有哪些人?年夜饭常吃些什么?说说当时的情形和自己的心情。生回答,最后师进行总结:看到这些画面,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亲亲热热唠家常,热热闹闹话团圆的幸福场景,你们的家庭可真幸福呀!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本门课程更关注儿童自我的体验、成长与收获,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儿童自身生活实际的对接。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听故事、看图片、听东东介绍的方式回忆自己家里过春节吃年夜饭的场景,再次重温一家人团团圆圆、亲亲热热的幸福场景,进一步体会传统佳节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是维系和传递亲情的桥梁和纽带。
活动二:“家”与中国节。首先出示图片猜一猜:图1元宵节、图2清明节、图3端午节、图4中秋节,师提问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哪些节日与家有关呢?让我们来猜猜 吧!
接着填表格,(教材P82页)了解其他传统节日。最后时进行总结:通过以上活动,我们感受到家人在一起过节,不仅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而且也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体现了“德育课程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一理念。让学生在活动中参与、活动中动手体验,活动中学习。猜一猜的活动调动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加深记忆正确的经验,纠正了学生积累的错误经验。填一填的活动,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激发学习热情,且本环节活动的开展通过关键问题的引导,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帮助学生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三:“家”与中国文字。首先通过说文解字(图片、音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家”字的来历。然后进行猜字谜的游戏,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谜都与我们的“家”有关。
接着出示与“家”有关的成语、谚语、古诗,出示图1: “阖家欢乐”“幸福美满”“欢聚一堂 ”、……这些都是祝福家庭的词语,表现了人们对家庭生活的美好期盼。出示图2: 子孝双亲乐,你知道下半句吗?对了,是家和万事兴。这句话是说,儿女孝顺,父母就会感到快乐;家庭成员关系和睦,事事就都顺心如意。出示图3: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最后进行拓展、延伸:与家有关的字、词、名言、诗句还有很多很多,大家课后可以与家长一起搜集并动手制作一份关于“家庭”主题的手抄报。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上一活动学生了解传统节日都与“家”有关的基础上,通过猜字谜,搜集成语、古诗、谚语、制作手抄报的活动引导学生对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逐渐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这三个活动板块的设计,就是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说一说、填一填、猜一猜、读一读这样的过程来达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五、板书设计
开课时先在黑板上方居中板书课题 家庭的记忆;活动一和活动二结束后进行总结板书 “传统佳节 传亲情”;活动三结束后进行总结板书 “语言文字 蕴文化”,结课时总结,板书“中国人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