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环五步”探究教学模式案例:《图形的旋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02:3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它自始至终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下面我以自己执教的《图形的旋转》为例谈谈“三环五步” 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54-55页。

【教材分析】

   “图形的旋转”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能形成较复杂图形的过程,同时渗透变换思想,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经历把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这之间的跨度较大。但四年级学生普遍具有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思维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等特点,因此教学中要多让他们动手操作并结合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思维。

【设计理念】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让他们通过具体操作,进一步理解知识,培养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2、注重现代技术与新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新媒体对教学的辅助作用。新媒体不仅可以呈现过程,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而且能够提供示范,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操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 。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3、让学生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复杂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难点:在方格纸上画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温故孕新   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一组图形 :欣赏中发现问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说说自己看到的 。

学生可能发现与图形旋转有关的知识(中心点,方向,角度,基本图形)

2、带着问题再次欣赏。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课开始,由欣赏一组图案把他们带到课堂学习中,使学生充满好奇,带着思考进入学习中。由一开始的无意识欣赏到带着数学的眼光欣赏逐步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寻尝试   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方格纸上的线段

  (1)通过演示请生叙述,强调旋转的角度。

师:旋转不光与中心点、方向有关,还与角度有关。

(2)认真观察完整叙述

方格纸上的线段是怎样旋转的?课件演示:线段0A绕0点顺时针旋转90度(验证90度),然后再演示线段0A绕0点逆时针旋转90度,最后再将线段0A绕0点逆时针旋转180度,请学生分别完整地叙述旋转的过程(要求学生重点突出中心点、方向、角度)。

【设计意图:通过线段的旋转,使学生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中心点、方向和角度。】
  3、探究图形的旋转

课件出示风车图:你能看出整幅图可分为几个相同的部分(A、B、C、D)。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主题图认识基本图形A。

(2)探究由图形A如何得到图形B

①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利用学具在1号纸上转一转 ,然后同桌间互相交流。请生上来展示,用彩笔描一描。

② 全班交流,课件演示旋转过程,然后完成填空(重点讲解旋转90度)。

(3)继续学习如何旋转得到C和D 。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地探索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从借助实物旋转到学会徒手旋转,设计多个小环节,层层递进,使教学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功能,把多媒体课件和学具有机结合,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三、探究归纳  拓展思维

拓展:图形A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度会得到哪个图形呢?

师:你还能象老师这样说一说吗?

学生先同位间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请学生大胆尝试,经过交流共享彼此的资源,理解图形旋转的过程,并学会用规范的语言叙述旋转的过程,加深对旋转三要素的认识。】

四、检测应用  反馈调节

1、填一填:

(1)课本第55页第1题。(蓝色的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到粉色三角形的。)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说一说。

(2)课本第55页第2题。

学生先说一说,然后一起完成习题。(课件演示并重点讲解180度)

2、画一画 :

画出三角形A绕0点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图形B。

学生在方格纸上练习,展示学生作业并用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感受图形旋转的一些方法与规律后,设计“找中心点、确定旋转角度和方向”等类型题,让学生大胆地实践,想一想,转一转,说一说,画一画,应用图形变换的知识解决问题,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小结存疑  巩固深化

(1)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新的收获和感悟?

(2)教师小结

(3)欣赏图案:再一次从数学的角度走进旋转的世界

(4)创作:利用旋转的知识在电脑上制作一幅电脑绘画作品。再加上平移又会怎样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知识、操作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小结,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使知识脉络更清晰、更有条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来源于生活,更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欣赏美丽的图案,体会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在感受生活美的同时,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欲望,并通过动手操作,来体验成功的喜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02:37:5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三环五步”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诱发新知------探究新知------运用新知,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较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此过程中,能否取得成就的关键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否能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同时还需要有教师方面的引导、帮助与支持。换句话说,探究性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涉及两个方面——既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要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离开其中的任何一方,探究性学习都不可能有良好效果。可见,“主导—主体相结合”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图形的旋转”是继轴对称、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能形成较复杂图形的过程,同时渗透变换思想,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因此在设计时力图以观察为起点,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宗旨;遵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开展教学。

一、遵循认知规律   发现新知

螺旋递进的教学过程符合儿童生活经验与认知特点,所以本节课充分遵循学生认知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归于生活的背景,自然引入新课。在新知的教学中由线段的旋转入手,到风车图案的形成,再到画出三角形旋转后的图形。学生经历了简单到复杂,独立思考到自我探索的过程,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注重学生自己的发现与感悟,学生知识的建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二、抓住动态生成   获取新知

教学中借助新媒体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由静到动,帮助学生形成表象,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再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知道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能形成较复杂图形的过程,同时渗透变换思想,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三、利用联系对比   感悟新知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可实际上学生在生活中是不易发现数学问题的,只有用数学的眼光才能看到数学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挖掘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数学信息,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熟视无睹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审美教育。把生活中的一些关于图形旋转的现象添加到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会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4 02: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