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作为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课程,更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一、激趣,诱发创新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因此,爱护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如一位教师在进行“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教学时,先安排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竞赛:
下面的数能被3整除吗?
24,42,57,75,168,186,200001,100002。
题一出示,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只有186能被3整除,因为个位上的数是3、6、9的数能被3整除,这显然受到了前一节“能做2或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影响;还有的回答前四个数很顺利,到回答第七个数200001时,哑口无声,只能埋头苦算,此时教室里很安静,与刚才热闹的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教师立即转轨说“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说多大都可以,我马上就能知道它能否被3整除”于是一个学生说了一个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老师马上作出判定,有的学生不相信,在练习本上验证,结果和老师所说一样。这样,学生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教师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说到:“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学生们异口同声说:“想!”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第一步。
二、探索,发展创新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前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后一个知识点的基础,而后一个知识点又是前一个知识点的提高和发展。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弄清编写意图,然后根据数学知识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逻辑性,分析教材中蕴涵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因素,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一位教师采取了“以练代讲’的方法,在设计有关“商不变性质”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递进练习题上下很大功夫,从而使学生经过动手练习、动脑探究完全掌握了新知识。这样教学,不仅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教给了学生最佳的学习方法,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指导,培养创新
《数学课程标准》前言部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在指导学法上下工夫,真正使学生成为自主探索者。如一位教师将“20以内进位加法”看作一个整体,紧紧抓住“凑十”这个基本规律,课上先通过9加几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凑十”的原理和方法,课后就让学生用这个方法自己学习8加几、7加几等内容。第二天教师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90%的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这样教学,不仅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且还通过自主探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