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别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悲壮诗篇──读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21:3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都德的短篇小说代表作。这两篇脍炙人口的小说,篇幅都不大,却囊括了极为丰富的生活内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时代的风貌,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这种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真是令人赞叹不已。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很有特色的现实主义作家。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经历了战争生活,目睹了法国战败的惨状,受到了人民爱国精神的感染,使都德扩大了视野,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他每星期发表一篇短篇小说,合在一起共三十多篇。1873年,这部短篇小说集以《星期一故事集》(又译《月耀日故事集》)出版,即是他这一时期创作的结晶。

这部小说其中有一组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如《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一场台球》等,显示了作者爱国主义新的创作境界。这组作品揭露第二帝国军队的腐败及其将领的卑劣无能,颂扬普通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反侵略的意志,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在世界文坛有盛誉的爱国主义名篇。这两篇反映普法战争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发生的。当时,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路易?波拿巴(即拿破仑三世)为了扼杀国内日益增长的革命运动,巩固波拿巴皇室的统治,破坏并阻止普鲁士王国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以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于1870年7月向普鲁士宣战,挑起了欧洲近代史上著名的普法战争。但事与愿违,战争一开始,法军就连连失利,特别是1870年9月在法国东部的色当所进行的一次决战,法军更是溃不成军,路易?波拿巴也被普军俘虏,成了阶下囚,8万6千法军官兵全部投降。历史上有名的野心家、普鲁士首相律斯麦在打败法国,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之后,进而率兵进攻法国,长驱直入,一举攻到巴黎城下,将巴黎团团包围。普军所到之处,烧杀枪掠,无恶不做,激起了法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忿怒。这时的战争性质,已由法国对普鲁士的挑战变成了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法国各地人民被迫起来自卫,拿起武器抗击普鲁士侵略者,奋力保卫祖国。但法国临时拼凑起来的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却同普鲁士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凡尔赛协定》,向德国赔款50亿法郎,并将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东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使这两个地区人民遭异族蹂躏,饱尝亡国之苦。《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就是以此为题材,直接描写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优秀短篇。《最后一课》通过主人公小弗朗士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见闻感受,描写普鲁士侵略者对沦陷在他们铁蹄下的法国阿尔萨斯省人民进行文化专制,强令学校改教德语的暴行,以及当时人民对祖国的留恋和热爱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爱国精神。《柏林之围》通过主人公儒夫上校的个人悲剧,描写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围困、攻陷的苦难现实,表现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作者把主人公的个人悲剧,与整个民族的悲剧联系在一起,把主人公的命运,与法兰西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使小说具有强烈的、动人的悲剧色彩,成为爱国主义的悲壮诗篇。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都是描写普法战争,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反映此类主题的作品,作家往往少不了着力揭露敌人烧杀淫掠的暴行,和刻画人民群众英勇顽强的抗敌斗争。但是,深谙短篇小说艺术的都德,却别具一格,表现同一主题,他却以不同角度选取多样化的题材,并没有正面直接地描写敌人的疯狂和人民的反抗。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这两个短篇在选材上独具特色,即只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件,选取极平凡却又含有深刻思想意义的典型片断,来表现法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重大主题。这两篇小说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慷慨激昂的场面。《最后一课》选择受战争损害最大、受侵略者摧残最深的地区—阿尔萨斯一个乡村学校所发生的故事,作为小说题材,反映普鲁士人对占领区人民进行文化侵略,不准他们再教法语,而改教德语这一政治事件,揭露普鲁士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罪行,歌颂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柏林之围》通过一个瘫痪老军人的故事,把巴黎被围的残酷现实与主人公想象中的法军攻克柏林的胜利对照起来,既表现了法国人民深沉的亡国痛苦,又反映了他们强烈的爱国感情。都德正是抓住了普通人物在特定条件下热爱祖国的非凡表现及崇高感情,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生活场景集中表现出来,从而收到取材新颖,思想深刻的艺术效果,使作品异常感人。

对于读者来说,乡村小学校的日常生活,上课,下课,贪玩小学生的逃学真是司空见惯;退役老军人在病中的美好幻觉,进攻,追击,攻占敌国的都城并非不可思议。然而,小说从平凡生活中所提炼出来的这一堂课,这一位老军人的幻觉,却是极不平凡的题材:此时此刻,大家对“最后一课”的依依不舍,使祖国语言仿佛成了祖国尊严的化身,人们沉痛庄严地向祖国语言告别;巴黎沦陷,老军人垂危时刻的梦幻的破灭,气氛是那样的严肃、悲壮,巴黎人民被揉碎了的心在流血。以一斑而见全豹,阿尔萨斯人民亡国之恨,巴黎百姓陷城之苦,被淋漓尽致描写了出来。这些都是法国战败后的惨状,它仿佛是阿尔萨斯人同祖国分离的缩影,巴黎沦陷时法国社会的一个侧面。就在这样平凡的题材中,都德表现出了这样深刻的社会内容,最自然最真实地流露出了法国人民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

都德是通过小说人物的思想、言行和容貌去组材、去反映爱国主义思想主题的。《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小弗朗士,原是一个贪玩的俏皮小学生,迟到或者逃学,在他已经习以为常。学习不用功,回答不上老师的课堂提问,对于他更是家常便饭。可是当他上这“最后一课”的时候,领悟到国土的沦亡,以后不能再学习祖国语言的道理,却变成了一个聪明,敏感,憎爱分明的懂事儿童。“祖国”,已成了他唯一的思想。在他的眼中,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言一行,无不与祖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刚刚尚觉沉重讨厌的课本,一下子变成像舍不得分手的老朋友,因为那上面是祖国的语言,它就标志着“祖国!”新发的字模上都是美丽的花体字,上边全写着“法兰西”,“阿尔萨斯”,在小弗朗士眼中,它们好像是一面面小国旗。刚入学的初级小学生不会写字而在专心画“一横一竖,”似乎那也算是法国字。甚至从屋顶上鸽子咕咕鸣叫声里,小弗朗士也联想到侵略军该不会强迫它们用德语唱歌。所有这些,都蕴藏着对敌人的无比仇恨,交响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作品的另一主人公哈墨尔先生,他是一个热心教育,热爱祖国,对学生严厉的老教师。他在这所学校辛勤教书四十年,这里的草木房舍,物物件件,他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亲手栽的啤酒花也绕着窗口爬上了屋顶,他一旦离开这里怎能不伤心!所以,当他接到命令不能再教法语,在离开学校的前一天,上最后一课的庄严时刻,他身着礼服,结上领结,戴好丝帽,那么严肃、庄重。这最后一课,他也一反严厉的常态,对学生是异常温和。对于小弗朗士的迟到,他非但未责备,反责备起自己。他用祖国语言“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牢记祖国语言,以唤起反抗侵略者的斗志。这堂课,他讲得特别耐心,恨不得在离开前,把自己的全部知识灌塞给学生。讲完这最后一课,该下课放学了,他一句告别之类的话也难以说出,只是奋力写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充分表现他的高度爱国热忱。小弗朗士和哈墨尔先生的思想、言行、举止的刻画描写,无不和爱国主义思想密切相关,和爱国主义主题紧紧相连,其选材真可谓匠心独到。


这两篇小说的题目也别具一格,含义深刻。“最后一课”使人见题思义,它直接体现了作品的思想意义。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学校不能再教法语,法国人民沦为异国奴隶,丧失了自己的国籍,不能学习自己的语言,这真是千古恨事。作者就是通过这最后一课”反映法国人民的悲愤心情和爱国精神,以教育亡国的人民不要忘了祖国,必须牢记祖国语言,为驱逐敌人,恢复国土而努力。题目的作用在此,小说的主旨也在此。《柏林之围》名为“柏林之围”,实为“巴黎之围”,小说用重病垂危的一个老军人想象中的法军围困柏林的故事,描写普鲁士军队围困巴黎的现实,表现巴黎被围和沦陷的悲剧色彩,反映了法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感情。这个题目发人深思,从反面揭示着小说的主题。

这两篇小说的每段每句和每个情节都是和其题目紧密关联,相互呼应的。小说的开头即开门见山,直接切题。如《最后一课》的第一段:“那天早晨,我很迟才去上学,非常害怕挨老师的训,特别是因为哈墨尔先生已经告诉过我们,他今天要考问分词那一课,而我,连头一个字也不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下子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一目了然。这“一课”已为下文产生悬念,引起读者注意,和题目“最后一课”相呼应。在全文中,“最后一课”共出现过四次,都有深刻含义。特别是小弗朗士发自内心的独白:“啊!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这是小弗朗士目睹了“最后一课”的动人情景后,情不自禁地发出的强烈感叹,这深切有力的语言,概括了他的全部感受,抒发出他心里已蕴藏着的强烈的爱与恨,交织着悲和愤,突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思想。小说最。后以“课上完了……去吧。”作结,既是和开头相呼应,也是和题目相呼应,这里,故事情节达到高潮,小说也在这里戛然而止,余意无穷,耐人寻味。




《柏林之围》开头同样真接点题:“我们一边与韦医生沿着香榭里舍林荫大道往回走,一边向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探究巴黎被围的历史。……”巴黎被围的情景,巴黎沦陷的惨状历历在目,千疮百孔,满地弹坑,不由使人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小说接着由这位老军人—儒夫上校的故事,从侧面反映了巴黎被普鲁士人围困攻陷的悲惨现实,而正面描写的却是儒夫上校想象中的法军节节胜利,直到攻克柏林,凯旋而归。两相对照,尽管人们会对儒夫老人的可怜幻想惨然失笑,但也不能不为老人的美好意愿产生敬仰之情。小说最后以“一支黑压压”的普鲁士军队进入巴黎,身着军服,站在高楼阳台上欢迎法军凯旋归来的儒夫上校发现了德军,发出“快拿武器……快拿武器……普鲁士人”这一声惨叫,挥着手臂,跄跄踉踉,最后全身笔直地倒了下去结束。巴黎沦陷,儒夫上校死亡,这位老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跃然纸上。

富有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写,是都德这两篇小说的又一突出特点。作者十分擅长对人物进行符合性格特征的心理描写,用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这两篇小说都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手法(《柏林之围》虽然开头一段和其后各段的“我”是两个人,但还是用的第一人称叙述手法),《最后一课》以主人公小弗朗士自述,本身就便于描写心理活动,不仅表露出“我”的心灵,同时还以“我”的感受描述了哈墨尔先生的心理活动;《柏林之围》以韦医生叙述懦夫老人的故事,通过“我”(指韦医生—笔者注)的眼见耳闻,揭示出了主人公儒夫上校的心理活动。作者在分别描写这一小(小弗朗士)二老(哈墨尔先生和儒夫上校)的心理活动时,处处准确地把握住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从而使这些形象十分真实、生动。充满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也是都德这两篇小说的一大特色。自称是一副“感觉的机器”的都德,具有“点金之术”,极善于用敏锐的感觉处理素材,普通的、无生命的事物,经他用人物的感觉这个“金指”一点,一下子就变成活生生的吸引人的东西。




《最后一课》开篇,作者就通过小弗朗士的独特心理感受描写了上学路上的自然景色:“天气多么温暖!多么晴朗!”“白头鸟在林边的鸣叫声不断传来,锯木厂的后面,黎贝尔草地上,普鲁士军队正在操练。这一切比那些分词规则更吸引我;……”

温暖的天气,在林边啼叫的鸟儿。甚至普鲁士兵的例常操练,都被点染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那样“吸引”人。同样,对于哈墨尔先生任教和生活了吗十年的教室和院子的描写,也是溶进了小说人物的深厚感情:“四十年来,他就一直待在这个地方,老是面对着这个庭院和一直没有变样的教室。只有那些条凳和课桌因长期使用而变光滑了;还有院子里那株核桃树也长高了,他亲手栽种的啤酒花现在也爬上窗子碰到了屋檐....?…他就要离开眼前的这一切了,这对他来说是多么伤心的事啊!”

由于小弗朗士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哈墨尔先生被迫离去的沉痛、依恋心情,所以,他眼里教室内的课桌、椅子,院子里的核桃树、啤酒花,都带上了浓郁的感情色彩,都好像对老主人的离去充满惜别之情,怎能不使人感动!

特别精彩的是在上最后一课的时候,老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那一段环境描写:“每个人是那么专心!教室里是那么肃静!这情景可真动人。除了笔尖在纸上划写的声音外,听不到任何别的声响。这时,有几个金龟子飞进了教室;但谁也不去注意他们,就连那些最小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专心专意在划他们的一横一竖,好像这也是法文……”

在这里,不仅直接描写了周围环境的安静,把孩子们珍惜祖国文字,专心致志地认真学习的心情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而且衬托出了小弗朗士那种孩子式的爱国思想感情。《柏林之围》中景物描写也不乏其例。小说一开头就写了一场围城战给巴黎留下的惨状:“被炮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被机枪扫射得坑洼不平的人行道。”世界闻名的古都巴黎,遭到如此浩劫,真够凄凉!




儒夫上校煞费苦心为自己选择的能够参观法国军队凯旋而归的仪式的住所,他房间内摆满着自己所心爱的拿破仑时代的遗物,向外看,受到巨大的鼓舞,向内看,得到莫大的安慰。特别是令人瞩目的那些“黄袍夫人”的画像,她们的高贵身份,端庄风度,最能唤起人们对1806年—法军粉碎第四次反法“神圣同盟,”攻克柏林,拿破仑一世彻底征服普鲁士,使法兰西第一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的美好回忆。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描写,就突出地体现了他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更烘托出了他这位老军人特有的爱国性格。

还有使儒夫上校致死的普鲁士军队进城的那段景物描写:“……马路是那么空旷、那么寂静,每一家的百叶窗都关得紧紧的,巴黎一片凄凉,就像港口的传染病隔离所,到处都挂着旗子,但是旗子是那么古怪,全是白的。上面还带有红十字,而且,没有一个人出来欢迎我们的队伍。”

“在那边,就在凯旋门的后面,有一片听不清楚的嘈杂声,在初升的太阳下,一支黑压压的队伍开过来了……慢慢地,军盔上的尖顶在闪闪发光,耶纳的小铜鼓也敲起来了,在凯旋门下,响起了舒伯特的胜利进行曲,还有列队笨重的步伐声和军刀的撞击声伴随着乐曲的节奏!……”作者“景物描写感情化”的特点。

所有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景物描写,不仅起了烘托人物性格,从而深化主题的作用,而且大大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都德还广泛应用了白描手法,在这两篇小说中穿插了一些简洁而别有特色的细节描写。如《最后一课》中哈墨尔先生的服饰的描写:“……我们的老师这天穿着他那件漂亮的绿色常礼服,领口系着折叠得挺精致的大领结,头上戴着刺绣的黑绸小圆帽,这身服装是他在上级来校视察时或学校发奖的日子才穿戴的。”

这样,就对刻画课堂不平常的、庄严的气氛及哈墨尔的内心活动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教室内外的桌椅树木,金甲虫的飞,鸽子的鸣,这此细节,都紧密地与描写孩子们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的祖国的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得既自然又从容,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再如《柏林之围》中对儒夫上校的外貌描写:“他如果站起来,一定很高大;现在躺着,还显得很魁梧。他五官端正、漂亮,牙齿长得很美,一头卷曲的白发,八十高龄看上去只有六十岁……”

寥寥几笔,就将一个爱国老军人的形象活生生地刻画了出来,对烘托“拿破仑帝国时代的军人”“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的“老顽固”性格有很大作用。’特别是这位瘫痪老人把普鲁士军队进城想象为法军凯旋而归。而以一种异乎寻常的意志力和突如其来的生命力站立起来,并穿戴得极其齐全的几笔白描,更是使这个形象呼之欲出:“……第二天早晨,正当普鲁士军队小心翼翼地沿着从玛约门到居勒里宫的那条长街前进的时候,楼上那扇窗子慢慢打开了,上校出现在阳台上,头顶军盔,腰挎马刀,穿着米尔霍特手下老骑兵的光荣而古老的军装。……”

至于随着虚构的进攻战的节节“胜利”,“捷报”传来时儒夫上校病情的好转,精神的变化,这一切细节都是运用白描手法刻画出来的,既简洁又生动,使儒夫上校的形象饱满,性格鲜明。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篇小说的结尾都非常新颖别致,干净利索,余韵无穷。《最后一课》在“最后一课”结束后,作者出人意外地不去描写众多的人物的反应,没有表面地去渲染慷慨激昂的情绪,而只写了哈墨尔先生的一动、一静:他说不出一句话,只是奋力在黑板上疾书了“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接着就站在那里,头靠墙壁,不说话,用手表示—“课上完了……去吧。”此时无声胜有声,这几个有力的大字,这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个俨然似一尊浮雕的造型,寥寥数笔,就把哈墨尔先生强烈、复杂的情绪表露无遗,也把小说的思想境界推向了一个高峰,使那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久久地激荡在读者心中……

《柏林之围》的结尾也颇有深意,极为干练。普鲁士军队的进城,虚构的“进攻战”和“柏林之围”真相大白,儒夫上校幻想破灭,他的精神骤然崩溃,于是猝然丧命。儒夫老人的爱国心和荣誉感得到最后的升华,悲剧的气氛达到高潮。切肤的亡国之痛,炽烈的爱国之情,不能不使读者受到强烈感染,不能不使遭受异族侵略和他国统治的亡国人民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并没有展示像雨果《悲惨世界》《九三年》等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事件,没有像巴尔扎克《人间喜剧》那样包涵着气象万千的社会内容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但是,它虽不是惊涛拍岸的大海,却是碧波粼粼的小湖。都德以饱含感情的笔端,以自己所熟悉的普通人为描写对象,选择足以表现社会本质的日常生活场景,小中见大,把社会意义巨大的主题浓缩在一件日常生活的事件里,表现出深刻重大的主题。

短小的篇幅,高度的精炼,重大的主题和题材,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洗炼简洁的风格,朴素无华的语言,这一切使都德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不失为小巧玲珑,极富艺术魅力的文坛珍品,经久流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7 20: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