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真诚天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国外小学数学常用的一种教具——奎逊耐木条  

 
   




近二、三十年,国外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一种教具,叫做奎逊耐木条。它是比利时一位小学校长乔治·奎逊耐研制的。

  这套教具由十种木条组成,分别涂上白、红、浅绿、紫、黄、深绿、黑、蓝、棕、橙等颜色。十种木条的截面都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长度分别为1、2、3、……10厘米。显然,白色木条是一个正方体、其他各色木条都是长方体。

  奎逊耐木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一种多用途的教具。利用奎逊耐木条可以学习自然数、整数四则运算、分数的概念、分数四则运算等,还可以学习某些代数知识,如整式的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形体的认识和面积、体积的计算等。因此在小学各年级数学课上都可以使用。

  (二)是一种操作性的教具。它不只作为教师演示用的一种教具,更重要的是学生实际操作用的教具。通过操作,如排序、比较、合并、移动、均分等,学生不仅理解所学概念的意义,计算法则的来源,或某一性质的原理,而且发展了操作能力。上课时,通常发给每个学生一盒奎逊耐木条,每盒木条的数量大致如下:



  (三)是一种探索性的教具。用这种教具大都不是直接向学生说明某一数学概念或计算法则,而是使学生通过操作去探索和发现数学的规律。例如,要知道5是哪两个数组成的,学生就要试着找出哪两个木条接起来跟黄木条等长,要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并按照顺序排好,然后做出结论。学生在操作时会发现,用调换木条的顺序的方法可以较快地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如找到一个白木条和一个紫木条(表示1和4)合起来是5,很快想到一个紫木条和一个木白条合起来也是5。因而在操作中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下面简单介绍如何使用奎逊耐木条教学数学概念和进行计算。


一 认识自然数


  把白木条看作1,通过与白木条的比较,可以引导儿童确定其他颜色的木条依次表示2,3,4,5,……10。例如(见下图),通过摆木条知道红木条表示2,浅绿木条表示3。




  把10种木条按照由短到长的顺序排列成楼梯形状,就表示从1到10的自然数列。利用它可以学习10以内的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还可以学数的序数含义。例如,向学生提问:

  —从左起第四个是什么颜色的木条?

  —从右起第三个是什么颜色的木条?

  —黄木条排在从左起第几个?排在从右起第几个?

  用木条还可以学习数的组成。例如,通过摆木条可以找出5的组成(见右图)有:4和1、3和2、2和3以及1和4。




  利用木条还可以学习100以内的数。

  数100以内的数时,每数够10个白木条,可以用1个橙木条代替;超过40的数,可以把不同颜色的木条接起来。如1个蓝本条和1个白木条,1个棕木条和1个红木条,都表示10。

  两位以上的数也可以按照位值原则来摆。例如,红木条放在个位表示2个一,放在十位表示2个十,放在百位表示2个百。





二 整数加、减法


  (一)做两个数的和不超过10的加法,先把表示这两个数的木条接起来,然后找出一个木条跟相接的两个木条等长,这个木条所表示的数就是两个加数的和。例如,右图表示3+5=8。




  遇到和超过10的,可以拿1个橙木条和另一个木条接起来表示两个加数的和。例如:棕木条和紫木条接起来表示8+4,要知和是多少,下面放1个橙木条和1个红木条,容易看出和是12。




  (二)说明两位以上的数的加法,可以按照位值原则摆木条,然后逐位加,某位上两个数的和满10,要在前一位增加一个单位。

  (三)做两个10以内的数的减法,先找出两个木条分别表示被减数和减数,使它们的一端对齐,然后找出另一个木条和短木条(表示减数)接起来跟长木条(表示被减数)等长。找出的木条所表示的数就是减得的差。例如右上图表示7-3=4。




  计算十几减几(退位)的减法,可以按照同样方法进行。

  (四)两位以上的数的减法,要按照位值原则摆木条,然后逐位减,某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改作10,再减。

  (五)通过摆木条,还可以学习加减法的关系和加、减法的运算性质。例如:




  再举其他类似的例子,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加法结合律又例如:




  再举其他例子,最后引导学生做出概括: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和里的各个加数。


三 整数乘、除法


  (一)两个数相乘,先拿两个木条分别表示被乘数和乘数,摆成十字形;然后按照表示乘数的木条的长度连续摆满表示被乘数的木条,使表示被乘数的那几个木条的总宽度跟表示乘数的木条的长度正好相等。最后根据所摆的同样的几个木条的总长度,算出两数相乘的积。例如:



  (二)几个数连乘,要把表示相乘的几个数的木条摆成复合的十字形(又叫塔形),然后按前边的方法分步操作和计算。例如:




  (三)几个相同的数连乘,也就是一个数的若干次方,用奎逊耐木条摆成塔形,可以很直观地表示出来。例如:




  (四)计算除法时,先拿两个木条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然后看用几个表示除数的木条接在一起眼表示被除数的木条等长,商就是几。




  如果最后需要接的木条比表示除数的木条短,就表示除后有余数。例如,下图表示17÷3=5……2。




  有时做较大的数的除法,被除数和除数可以用十字形或塔形表示。例如,210÷14,分别摆成2×3×5×7的塔形和2×7的十字形,然后从被除数里拿掉2×7,得到3×5,就是商得15。




  (五)多位数乘除法,也可以用奎逊耐木条来说明。但是最好先了解乘除法的运算性质。

  利用奎逊耐木条,可以这样说明乘法分配律:




  根据乘法分配律,用木条可以说明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例如,24×13可以看作是3个(20+4)和10个(20+4)的和,也就是3个4、3个20、10个4和10个20的和。




  在摆木条的基础上总结乘法竖式的计算步骤如下:




  根据和除以一个数的运算性质,用木条可以说明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例如,432÷2,可以把被除数分解成400、20和12,拿这三个数依次除以2(如下页图)。

  在摆木条的基础上总结除法竖式的计算步骤如下:


 






四 分解质因数


  (一)利用奎逊耐木条可以给学生建立因数、质数和合数的概念。例如:

  通过摆木条,可以直观地了解,12可以分别由1个12、2个6、3个4、4个3、6个2或12个1组成,也就是12能被12、6、4、3、2、1整除,由此也就知道这些数都是12的约数(或因数),还可以了解6、3、2、1 都是6的约数(或因数);4、2、1是4的约数(或因数);等等。




  通过摆木条,学生可以了解,有的数只能用它自身(表示该数的木条)和若干个1(白木条)来表示。这就是说,这个数的约数只有它自身和1,这样的数就叫做质数,如2、3、7等:




  有的数除表示该数的木条自身和白木条以外,可以用其他木条表示,也就是说除该数自身和1外,还有其他约数。这样的数就是合数。如12、6、4等。有了木条帮助理解,学生对这些概念就不会感到抽象难懂了。

  (二)利用奎逊耐木条可以说明把一个合数分解质因数。先说明,每个合数都可以用表示它的因数的木条摆成一个塔形,例如12,首先用下面两个十字形来表示。




  由于4和6都是合数,因此还可以用更短的木条组成塔形来表示。




  因为这些木条所表示的数都是质数,所以这个塔形就叫质数塔形。把一个合数摆成质数塔形,说明这个数可以用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来表示,就叫做把这个合数分解质因数,上页图的质数塔形表示:12=3×2×2。

  (三)通过摆质数塔形来把合数分解质因数后,很容易找出两个合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例如42和30分别用下面的质数塔形来表示:




  可以看出,42和30有公因数2、3和6,最大公因数是6。

  (四)通过摆质数塔形来把合数分解质因数后,也很容易找出两个合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12和18,先分别用下面的质数塔形来表示:




  然后参照这两个塔形,摆一个新塔形,要是原来2个质数塔形的公倍数,就要包含原来每个塔形的所有木条。具体地对12来说,所摆的这个新塔形至少必须包含两个红木条和一个浅绿木条。就是要包含的质因数至少必须有两个2和一个3;对18来说,这个新塔形至少必须包含一个红木条和两个浅绿木条,就是要包含的质因数至少必须有一个2和两个3。这样新塔形至少要包含两个红木条和两个浅绿木条,也就是两个2和两个3。由此得到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2×2×3×3= 36。

  也可以按一般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先找两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于是断定新塔形要包含它们公有的一个红木条和一个浅绿木条;而新塔形要是12的倍数,至少还要有一个红木条;要是18的倍数,至少还要有一个浅绿木条。这样也可以断定新塔形至少要包含两个2和两个3。


五 分数的概念


  分数概念涉及到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一个分数表示某一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因此可以从奎逊耐木条的长短的比较中引出分数。例如:




  长木条在左,短木条在右,表示长木条是短木条的几倍;反过来,短木条在左,长木条在右,表示短木条是长木条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都是以右边的木条作为比较的标准)。比较上面每一组的两个木条,可以看出,紫





 

  如果选定某种颜色的木条作为单位1,则其他颜色的木条就可以表示某些分数或整数。例如:



  可以把十种颜色的木条按顺序排列,然后选定某种颜色的木条为1,做判定其他颜色的木条各表示多少的练习。例如:



  由此可见,用这些木条也可以表示小数0.1、0. 2……







  利用木条还可以做分数的等值变形练习。

  

  律,从而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


六 分数四则运算


  (一)利用木条可以说明分数加、减法。例如:以橙木条和红木条的总

  和时,先化成同分母的分数,即分别用12个白木条(或一个橙木条和一个红木条接起来)表示1。表示三个分数和的三种颜色的木条总长等于9个白木



 



 

 



  (二)利用木条还可以说明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例如:要算2×

  示1的紫木条比较。可以知道,紫木条表示1时,黑木





条实际是多少,再拿它同表示1的深绿木条比较。可以知道,深绿木条表示

 



 



 









  红木条和4个浅绿木条等长,所以商是6。


 

 





 

 

  为了说明除以一个分数要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在举上面第一个除法例

 

  在举上面第二个除法例子时,为要说明计算方法,可以联系分数乘法的



 

应有6个浅绿木条那样长,摆出6个浅绿木条。实际计算可得:





七 比和比例


  联系前面用木条表示分数,很容易导出比的概念。如右图。

  用下面的方法可以检查这2∶3和4∶6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木条上下调换,然后交叉相乘得3×4=2×6,由此说明四个木条成比例,



  利用摆木条可以解正比例的问题。例如:

  买6块糖用了15分,25分可以买几块?




  从红、浅绿、黄、黄四个木条的乘积中,拿掉公有的一个浅绿木条和一个黄木条,显然剩一个红木条和一个黄木条(表示除得的商),乘起来得10,从而导出比例的解法。

  6∶15=x∶25

  15x=6×25

         


八 认识计量单位


  由于奎逊耐木条的长度是以厘米为单位的,所以用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分米就非常方便。此外,还可以认识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一平方分米。认识1平方分米时,可以让学生用十种颜色的木条拼成如右图形,向学生指出正方形平面的边长是1分米,面积是1平方分米。进一步研究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的进率关系。




  同样,认识体积单位时,可以让学生用木条拼成一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指出它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进一步研究1立方分米和1立方厘米的进率关系。


九 几何初步知识


  (一)利用奎逊耐木条可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和正方体。除了利用单个的木条来研究这些图形的性质外,还可以拿几个木条拼成一个形体来研究。

  (二)通过摆木条可以使学生比较清楚地理解面积的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例如,让学生在方格纸(每个方格边长一厘米)上摆3个浅绿木条,再摆2个紫木条,然后比较这两个形体底面的大小。通过数方格不仅知道哪个底面大,也帮助形成面积的概念。进一步可以启发学生研究每个平面图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与边长的关系,从而导出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通过摆木条还可以使学生比较清楚地理解体积的概念,以及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利用木条还可以使学生认识直角、对称等。


十 教学时使用奎逊耐木条应注意的几点


  奎逊耐木条在国外使用比较广泛,但我国还很少使用。由于我国的具体情况有些不同,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这种教具,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现在看来,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小学数学中绝大部分教学内容虽然都可用奎逊耐木条来帮助说明概念,理解算理,但教学时要避免单一化,不能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具。有些内容如果使用其他教具效果更好,就不一定用它,或与它彼此配合使用。

  (二)奎逊耐木条,同其他教具一样,只是学习的一种手段。教学时,同使用其他直观教具一样,要在学生操作、感知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以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学生操作后,要注意让学生用言语表达,形成必要的概括结论,总结出探索的规律,有时可以适当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多种解法或多种答案,以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三)由于它是一种学生操作的教具,着重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和发现规律,在使用时就比较费时间。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操作,既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不致形成学生漫无边际的探索,浪费时间,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结合起来,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为此教师课前的周密设计很重要。低年级儿童还不善于取出、放回和保管木条,教师事先都要考虑如何安排和指导。

  (四)我国的班级人数多,而奎逊耐木条比较小,不便演示。为此可以考虑设计制作一套尺寸较大的木条,既可挂在黑板上,又容易取下,便于教师演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激活”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理念在排球训练中的延伸
                                         苏州常熟谢桥中心小学 刘海亚
前言
新课标的到来,让学生从“难、繁、偏、旧”的教学内容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中得以解脱,天真烂漫的笑容再一次回到了他们的脸上。学生们学的高兴,老师们更是教的起劲,我一时也沉浸在新课程标准的喜悦之中,想方设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去享受那份属于自己的空间,但是每当我走出课堂迈向操场进行训练的时候,一种极不和谐的音符就会一直在我脑海中回旋,望着那一张张没有主见挂满汗水的脸,本教练如坐针毡。我也曾经尝试强迫自己去忘记这不是在上课而是竞技运动所必须的艰苦训练,但是我不能说服自己以至内心的深处一直无法平静。
“老师,对墙垫多少个?”,“这个练习做几组?”“老师,我做完了!下面干吗?”这些是在课堂上久违的询问和回答,一直在我耳边萦绕,她们把训练已经当作了包袱,完全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俨然就是一台由老师开关的机器。我决定尝试改革,要创出有自己特色的训练方法,下面就我的尝试与大家商榷。
一、玩一玩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抓住这个特点你就能融入到她们中间去,让“玩”来填平岁月留下的沟壑。
1、怎么玩?
这个“玩”其实和上课时该怎么去“放”,是同一个道理,简单的“放羊”只会培养队员散漫、不服从指挥的坏习惯。应该带着目的去玩,也就像新课程标准中的“水平目标”。例如,目的1、减少教练队员之间的距离感;目的2、培养队员服从指挥;目的3、培养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目的4、熟悉球性;目的5、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等等。有的放矢,让学生在天性的空间中尽情地吸收营养。
2、玩什么?
所谓的“玩”,我给队员们下的定义就是:在自己动脑筋的前提下,对自己的技术、战术、思想有帮助的活动。有目的的游戏、有技术辅导成分的“小老师”、单项技术动作和自己商量战术的小比赛等等,这些全部被我们归属于“玩”的一类。教练还应该积极的去捕捉、鼓励那些具有创造性的“玩法”,因为这些队员往往会在难度较大的情况之下运用她们的创造性思维去完成救球、扣球、挡球的动作,将排球“玩”的“活”起来。
3、什么时候玩?
我的训练几乎是用“玩”来贯穿的。至于什么时候,这要依据队员的状态和学习效果而定,把握住队员的心理,“什么时候”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在训练前“玩”可以让队员兴奋,训练时可以使队员达到较好的学习状态,训练后队员可以得到充分的放松。“玩”其实无处不在,这就要求教练员要具备良好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二、试一试
无论新队员还是老队员,也无论是在传授动作技术还是战术思想时,让她们自己动脑筋去“试一试”,你会发现你得到的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和错。
例,老师传授发球技术动作时,我先具体讲动作技术的要求,然后示范接下来不是千篇一律的分解动作,而是让她们凭自己的理解去模仿、完成动作,一时间她们的缺点必将暴露无疑(缺点包括技术动作、学习习惯、思维方式等等,“试一试”其实也是我掌握她们缺点,分析她们心理的一个主要办法),能力强的队员点拨一下,她就可以进入“自主学习阶段”,而我就可以有空抓住“重点队员”进行单独辅导。个体的差异要区分对待,不能让接受能力强的队员“饿死”,更不能使接受能力一般的队员“撑死”。
再例,一传不稳,二传不到位的情况怎么处理,在讲这个问题时我没有直接讲出处理办法而是让想然后带她们到场地上去试一试,最后让她们给出处理的办法。我通过队员们的实践反馈归纳有以下三种办法,办法一、一传不稳,接应二传直接把球垫过网。办法二、一传不稳,接应二传将球垫高,其他的队员将球垫向对方后排。办法三、一传不稳,接应二传将球垫至主攻或副攻位置,完成一次进攻。
综上所述“试一试”这种办法可以让队员可以把非常抽象的技术、战术思想进行具体化,这样更有利于吸收、消化。
三、辩一辩
场上的问题很多,没有职业修养的小学生难免会出现争吵、埋怨等情况。教练员如果凭着自己的感觉进行呵斥势必会将矛盾扩大化,怎么办?不管?肯定不行,我的观点是:在教练员主持下进行总结时,让她们去尽情地去吵、去埋怨,然后其他队员积极大胆的发言,一起进行分析,有错自己要承认,对了也要虚心。
例,一传不稳,接应二传如果采用上述三个办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解决问题,但是她却选择了自己原地扣球的形式,但是没有过网而引起的争吵。接应二传很委屈,她的本意是好的,与其给对方一个垫球倒不如让对方增加接球的难度,而有的队员就埋怨说:“防守队员好不容易救起来的球,给她就这么给浪费了,很气愤”。在辩论时有的向着接应二传,有的向着埋怨的一方,场面极为“火爆”,还有的队员比较极端“下一次不要把球给她了”,面对这些的思想,教练员应该庆幸,要是这种思想带到比赛中,可能会让你哭笑不得了。
给队员一个发言的空间,你可以得到队员好多的心里话,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给思想教育带来了主动,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问题的出现。通过“辩一辩”教练员就可以提前抓住问题的萌芽,及早“扼杀”。
四、评一评
评价是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排球训练同样需要经常性的评价。
1、为什么评?
以往的训练队员往往拖着疲惫的身心下场回家,第二天问她们学到了什
么?几乎不能总结出。如果利用训练间隙、放松活动时进行现场评价,你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评什么?
我采用的评价方式类似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分自我评价、队友评价、技战术评价、思想评价。
自我评价:涉及到自主学习的内容,大胆讲述学习动作时的心理感受,什么地方掌握的好,什么地方掌握的不好,为什么?怎么进行改正。对于上一次总结的的缺点是否进行了改正,效果如何?和队友的合作有问题吗?大胆提出。
队友评价:涉及到协作互助学习的内容,这个队友能够融人我们吗(其实是队友感情方面的问题)?她需要怎样做才会更好?我们需要她吗?提出表扬批评意见!
技战术评价:我们有2个攻手怎么打?3个呢?4个呢?位置怎么排?对方发球厉害我们队型应该怎样?相反,队型又应该怎样?对方的攻击点在哪?等等,这个评价非常好,也是训练队员在场上进行思考的好方法。
思想评价:我采用的方法着重于书面方式上交,单独评价。这个评价涉及到训练时自我的思想,训练和学习的关系、家长的思想等等。
通过评一评的方式即能发现自己的进步,从而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改进自己的思想从而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技战术水平。
五、积一积
知识在于积累,没有积累的习惯就像沙丘之塔一样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积一积其实就是知识延伸性的学习,其中包括排球比赛规则、排球运动的
发展、现代的技术特点、有关运动员的资料等等。要求队员积极地去获取知识,途径不限——相关的书、互联网、电视媒体等等都可以。
通过积一积这个环节,可以激发队员对排球学习的兴趣,收集资料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复习、再学习的过程。队员有了目标,再加上勤奋,她们肯定会进步、飞跃的。
总结:通过以上的尝试让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一名教练必须自己应该学会融会贯通。张扬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必定会给教学、训练带来收获。新课程标准的运用、延伸应该是我们现代教师所要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数学教学中的情商因素  

 
   





    所谓情商,是指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完成接受和储存信息的任务,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就可以高效率的进行课堂教学。当然,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情商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一、喜爱之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表1是我对二年级的81名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问题是"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选择"数学成绩好"的占11.1%,选择"喜欢数学"的占32.1%,选择"喜欢数学老师"的占45.7%,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那位老师有关。当学生喜欢哪位老师时就喜欢上他所教的课,在课堂上就感到老师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的接受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
你为什么喜欢上数学课?
项 目 人数 百分比
数学成绩好 9 11.1%
喜欢数学 26 32.1%
喜欢数学老师 37 45.7%
其他原因 9 11.1%
注:被试为二年级学生,共81人。
    "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有利于情商的调动,正如赞可夫所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因此,教师的语言不妨风趣一点,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讲,效果反而比严肃的说教要好,这样做,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怀着不安甚至对立的情绪上课,即使教学过程设计得再好,学生也很难参与进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尊重之情--关心每个孩子的成长
    每个孩子,身材相貌会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但人的尊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根据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对于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态度。教师应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个学生都是等同的,要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尊重全体学生的关键,在于能否面向所有的中等生、"学困生",对他们应当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我们要调整课堂上的视线投向,让学困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也过上幸福的校园生活。
    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即使是差生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体面的表现自己,使学困生在"表扬→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这样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蒙发上进的心理。"表扬的勉强比批评得过分好。"一个同学板演多位数加法,忘了在百位上进位,一般教师订正时打个"×"就过去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全面的否定。可是有位教师订正时,凡是做对的数位上都打"√",只在做错的数位上打一个"?"(如下)

    学生一看,五个数位我还做对四个呢!只有百位上忘了进位了,以后应该认真些。这样做,在不损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纠正了他知识上和习惯上的错误,同时使他们建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三、责任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华罗庚教授说:"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必要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美;数学习题的趣味美。我曾经编了一组题,让学生讨论这些题的算法巧在哪里?
(1)125×16+38 (2)2.4×8.3+2 ÷ (3)8.4÷(12 -5 )×(1.5+ -2.25)
=125×8×2+38 =2.4×8.3+2.4×1.7 =8.4÷(12 -5 )×0
=2000+38 =2.4×(8.3+1.7) =0
=2038 =2.4×(8.3+1.7)
=24
学生试做后分组讨论并总结出速算方法,这种形式的练习,充分体现了数学方法的"技巧美"。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尽量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数学的实际意义和应用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让学生数一数全班有几个组?每组几人?男生有多少人?再帮老师数数校园里有几棵白杨树?再如,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长、宽、高,并让学生计算出粉刷教室墙壁的面积和所需涂料数量。这样随着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感到数学很有趣,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保持和发展了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宽容之情--正视学生出现的错误
    数学老师一般不做班主任,更要注意课间与学生经常在一起,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喜怒哀乐,以大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利用作业批语传送教师的期待,是师生沟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
    许多数学教师最头痛的,莫过于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不做家庭作业。今天他说:"没带";明天他说:"忘了";后天他说:"语文作业多"。如果学生没做家庭作业,我便在他的作业本写上:"小X,昨天的家庭作业怎么没做?是不会,还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家里有什么事情?还是......,你能告诉我吗?"在我执教的班里,只有刚接班时个别习惯较差的学生有过一、两次不写家庭作业,其他学生都能按时按质完成作业。我想这便是"宽容"的效力。
    心理学家指出:适度的宽容,对于改善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宽容",决不是指教师对学生各种错误思想、行为的漠视、放纵,而是教师以一种宽容的情感,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感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前提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其目的在于给学生以改正错误的机会。
    对待学生的优点,我们要用"放大镜";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缩小镜",真正以宽容的态度处理学生的错误。有的错误,学生是会一犯再犯的;有的学生是会偏偏在你强调不可抄错数后,把"365"写成"356",教师要允许学生的错误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的,他们毕竟还是孩子。魏书生说:"学生反复100次,教师可以做101次转化工作。"
    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道出了情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您若变成孩子,便有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瞬间成为乐园。"
    用我们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孩子们的兴趣、激情,赢得孩子们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让我们师生彼此敞开心扉,去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让我们致力于探索、创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使教师的劳动里呈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情的魅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不经风雨 怎见彩虹  

 
   




师:这几天我们一直在研究数,今天老师想把这样一些数:74、238、49、127、5002、16、80、6、83、65、300分成两类,你们愿意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动手试一试。
(学生板演情况)

74、238、5002 49、127 74、18、80 238、127
16、80、300、6 83、65 6、49、83、65 5002、300


6、300 74、238、49、127
5002、16、80、83、65 ……

师:看第一组分类,请这样分的人说一说你是按怎样的标准分的?
生1:按照单数、双数的标准来分的。
生2:双数就是我们说的偶数,单数就是奇数。按照偶数,奇数的标准来分。
师:怎样的数是偶数,自己在本子上写一句话,写出自己的理解。
师:请×××同学写到黑板上。
(学生板书)偶数能被2整除而且没有余数。
生1:不简练。整除就是没有余数了,所以应把“而且没有余数”擦掉,改成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生2:偶数就是2的倍数。
师:你们的想法跟数学家一样,数学具有一种简洁美。
师:23456是偶数吗?
生:是。
师:你是怎么判断这个数是偶数的?
生1:个位上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这个数的个位上是6,所以能被2整除,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生2:234是偶数,56是偶数,所以23456是偶数。
生3:我是用算式算的,23456÷2=11728。
生4: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偶数,23456的个位是6,所以它是偶数。
师:他们的判断方法有道理吗?自己验证一下。
生5:我认为他们的方法都有道理,其中生1与生4的方法相同,我喜欢用他们的方法。
生6:我认为生2的方法有些特殊,但不知为什么。
生2:因为234表示234个百,是偶数;56表示56个1,也是偶数,所以23456是偶数。
生7:不用判断234是否是偶数,234如果改成233,233虽然是奇数,但233个百是偶数,最后结果仍是偶数。
生8:与生7的道理一样,也不用判断56是否是偶数,只要看末尾数6是否是偶数,便知结果是否是偶数。
生9:其实生2的方法还是根据末尾数字来判断。
师:刚才我们同学们的发言真是太棒了!就象数学家搞研究一样,让我们用掌声为他们喝彩。
(学生小小组互相报数、判断)
师:□□□□□8是偶数吗?
生:是。因为□□□□□8的个位是8,所以□□□□□8是偶数。
……
课后有这么一段师生对话。
生:老师,这一节课我感到很开心。
师:什么事让你开心,说来老师听听,让老师一同分享分享。
生:这节课上,我开始的发现尽管并不完全正确,但后来通过自己的探究,通过大家的讨论,我的发现跟我们最后得出的结论一样,我开心;老师你表扬我们的发言象数学家搞研究一样,我更开心。
师:是的,这节课你表现确实很棒,老师真为你高兴。
师:黄小昆,下次如果你不积极开动脑筋,老师也表扬你,你也这么开心吗?
生:不。我的开心首先来自于我自己的探究。通过探究,我有了自己的“发现”,我的“发现”正确,我才有成功感,老师能表扬我,当然开心;老师不表扬我,我同样开心。
……
是的,老师们都有这么个体会:课堂上学生什么时候最开心、最激动。是在学生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后取得成功时。这里,努力的过程比成功的结论对学生的发展更有意义。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自主经历知识的来龙去脉。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彩虹固然漂亮,但彩虹的漂亮源自它经历了暴风雨的洗礼。
在教学实践中,我的体会是:数学教学过程,首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获得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正如上面这位学生所说:“最开心的,是我自己经过探索后的发现。”
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我认为教师应做到:(1)学会放手。所谓放手,就是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索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发现、去碰撞。如我在出示10个数据后,就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分类。通过学生自己的分类,引出分类的依据,探究依据的来历,从而达到理解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每个学生进行分类的切入点也有所不同,教师的放手正是为不同学生学不同数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学会等待。学生在自我探究的过程中,既需要空间,更需要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即使有空间探究也无从谈起,特别是在学生有困难时。往往学生一有困难,教师就急不可待,加以提示,从而越疽代疱,替代了学生的探究过程,剥夺了学生的发现机会。有时学生发现的东西,尽管并不成熟,但只要教师少加引导,就能成为极佳的教育契机,但此时往往教师缺乏耐心与足够的注意,轻易地枉加评判而错失良机,甚至伤害学生的感情。(3)学会发现。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探索中的体会,特别是建立在独特生活经验基础上的独特想法与思路,更要细心地去捕捉,然后紧紧抓住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把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充分地挖出来,展现出来,在“动”的过程中把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学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本身就需要一定的勇气与自信,只要学生尽力参与了,结果是否正确,有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获取结果的过程中,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会调整。新课程理念主导下的课堂,由于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创生的课程已根本不可能与教师原有的备课设计完全吻合,当教师预设的流程与学生在课堂实际创生的流程不一致时,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会不断调整自己预设的流程。本课备课时,我也是按照能否被2整除→奇数、偶数→单数、双数的流程来设计的。但课堂中大多数学生却直接从双数、单数来进行分类。看来学生更熟悉的是单数、双数。为此,我没有把学生的思路机械地纳入我原来设计的教学流程中,而是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由单数、双数→奇数、偶数→能否被2整除。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有一种开放的心态,随学生知、情、行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在生生、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开发课程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为“算法多样化”正身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关于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课程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在这种基本理念的指导下,计算教学改变了原来“方法单一”的弊端,课堂中的“个性化思维”崭露头角。但是,在贯彻新理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偏差,现将个人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倾注笔端,有望得到各位同任的指教。
一、算法多样化是“群体多样化”而非“个体多样化”。
    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解决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场景。它不要求每个学生都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有能力并且喜欢运用多种方法的学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没有这种需求的学生只用一种方法即可。如果偏离了这种认识,就会人为的增加了计算的难度,混同于“一题多解”。
例如:在教学“15-6”时,学生在学具操作、合作交流中得到了以下三种方法:(1)16-6=10 10-1=9
(2)15-5=10 10-1=9
(3)15-10=5 5+4=9
不可否认以上做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但是接下来教师的引导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师:除了以上的三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无人举手)
师:大家想想,6加几的15?
生:6+9=15
师:不错,那么15-6还可以怎样想呢?
生:因为6+9=15 所以 15-6=9
师:很好,大家今后要掌握以上四种方法,并在计算中灵活运用。
“算减想加”是一种好方法,但这种强行让学生接受的做法,是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要求学生掌握每一种方法,是否违背了“算法多样化”的初衷。
因此,我们要立足于“群体意义”来认识“算法多样化”,使算法多样化成为“人人参与,人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的过程。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真正实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方法“多样化“和“优化”的关系。
首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在教学中当一个具体问题出现时,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方法,教师要不失时机的进行鼓励,不管他的方法笨到什么程度,哪怕他扳手指的算法。因为这毕竟是他自己想出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我们仅仅停留在这种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学生在学习了乘法以后,遇到了这样一道题:15×5。有些学生的方法还是5+5+5+……一直加15次,才得出答案。这是学生自己想出的方法,也有他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位学生并没有理解乘法的意义。如果这里我们只要求学生会算,不要求方法的优化,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原地踏步。因此,在鼓励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的同时,也应该鼓励学生勇于放弃自己的落后观点,去遵循优秀的东西,这就是优化的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优化意识, 才能使自己的思维策略不断改进、提高。
其次,方法优化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把学生出现的各种方法最终归结为课本中出现或教师认为的“基本方法”。这种既科学又简便的“基本方法” 无论是从数学学科的特点看,还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看是存在的。但是这种方法是否只有一种,还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种基本方法适合于一个学生,但未必也适合于其他学生。同样,教师认为简洁的方法,学生不一定能够完全接受。例如,我们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是会碰到这样的题目:“某工厂有64吨煤,用掉1/4,还剩多少吨?” 学生可能会提出两种算法:(1) 64-64×1/4; (2)64×(1-1/4)。这时老师让学生比较哪个更简单。如果从老师的观点出发,当然觉得第(2)种简单。但是,很多学生(特别是程度中下等的学生)却认为第(1)种简单,因为求用“剩多少煤”就是用“原来有的煤”减去“用了的煤”,而且不需要找抽象的单位“1”。因此,“学生用什么方法解题,是他自己的事,他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教师的作用就是参与、组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学会反思、自我完善。在参与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参与的一个分子,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这个见解并非“总结性发言”,而是把选择判断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分析、讨论、比较,让学生学会吸取其他方法中的精华,产生修正的需要,从而悟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
其次,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把握好优化时机。
    我们强调优化,并非一定要得到优化的结果,而是通过优化让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与再创造的过程。这种探索式的思考价值远远大于遵循某种方法的思考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当学生出现各种方法时,教师不要急于评价某种方法的优劣,而是介绍各种方法的特点,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算法多样化的过程成为一种探索与创新的过程。例如:在“9加几”的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出现“接着数”“点数”“凑十法”等方法。其中“点数”、和“接着数”是学生熟悉的方法,而“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看大数拆小数,先凑十后加几”的思路对于初学者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9+2、9+3、9+4”时肯定有的学生不喜欢用凑十法而喜欢用数的方法。如果这时教师把“凑十法”作为最优化的方法过早的介绍给学生并希望学生也这样做,那么结果只会“事倍功半”。假如教师此时尊重学生的意见,给学生提供一个分析、比较、交流的空间,那么就不难发现学生在计算“9+7、9+8、9+9”时就不一定喜欢再用数的方法,也许这时他们才刚刚体会到“凑十法”的简便之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优化的时机,引导学生自主体会每种方法的优点、局限性及普及性。在方法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形成适合于自己的、高效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民主有效的对话  

 
   




民主有效的对话
——试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对话
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作为一名教师如何与文本、学生、其他老师进行有效的对话,最后要达到无拘无束、自由开放为特色、以共通共享为归宿,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智慧的外化、冲突与融合中,趋向多元互补,生成创新的新课程研究的高境界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已经不在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际了,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民主有效的全新的教学方式:
一、对话前提,从被动接受走向理解、信任。
新课程下的对话有两个要素:其一,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师生是民主平等的;其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新课程下的对话前提,必将从教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走向双方甚至多方的理解和信任。
1.转换角色,理解、支持师生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以前的教育教学,课堂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曾在几何时,我们的老师一统天下,主动权掌握在老师手里,老师是“告诉”者,学生是“接受”者;老师是信息的输出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下“聆听”老师的教导。其实学生的问题才是真实的问题,老师的问题不过是预设的显现而已。新课程理念下的对话则是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个学习过程。它对于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开放的,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只要是不同层面的理解,都是可以接受的。
2.放弃“标准”,信任、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以前的阅读教学,强调“标准”,强调统一,教师往往把教参对课文的分析和教师自己的理解,生硬灌输给学生,这种灌输带有强制色彩:因为考试的答案有标准的缘故,所以学生的阅读理解不能越雷池一步,其结果是造成了学生对课文内涵把握的千篇一律,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然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生活背景、知识储备,肯定会对课文产生不同的理解。对于这些“准标准”,我们教师要给予足够的信任和尊重。在课堂上,学生是风景,教师是背景,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的个性发展,才是我们要真正关注的内容。
在解读感悟的过程中,作为“教练”、“引导者”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善于创设情景擦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要对学生至始至终保持理解、信任的心态。要善于通过对话,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对话意识,从传统规范走向真诚、自主。
有了可以对话的前提,我们对传统的对话要有所扬弃,对话要真诚,对话要有学生的自主性,其实我们的前一阶段,对话的意识很难确立,原因固然有时间紧、升学压力等,但现在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很好的契机。
1.引发对话意识,在传统中显真诚。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认为的传统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他和学生的对话却是真诚的。学生也完全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暴露在孔子面前,孔子也在学生面前敞开真实的自我,这些我们可以从《论语》中体会出来,当然他们的这种对话的出现,有着私塾教育的痕迹,但他们彼此间坦诚相对,互相将内心的感受、思想传递给对方这样一种对话方式,即使在当今是不多见的。新型的对话观要建立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之上的。我们倡导的对话,要从传统、规范中解放出来,要对以前的做法作些调整和思考,为学生的很诗意的对话的自主生成创造一个平台。
2. 引发对话意识,在规范中显自主。当然,我们的对话要在师生平等中建立,这里他包蕴了教师高超的对话艺术,涉及到教师的人格魅力等显形的东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调动一切内在和外在的积极因素,在规范的背景下把对话的氛围创设得更加真诚、自主。例如有一个教师上了一节观察春天的课,课前他先让孩子们去观察春天景物的变化,而后在小朋友们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后,教师提出春天还有什么变化呢?他边问边在黑板上写了“春天的手”四个字,孩子们都赶紧打开书去寻找答案。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完课文之后,有的孩子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汇报会变成了讨论会。孩子们各抒己见,班长沈小燕说:春天的手就是春风。识字大王汤小萍说:春天的手就是春天的阳光。小聪明周宇栋说:那不一定,春天的手还可能是春雨呢!教师站在一边,认真听着他们的每一句话,没有给他们所谓的答案,但是孩子们已经从中悟出了“春天的手”的含义。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怎样在对话中激发学生的灵性?泰戈尔老人用诗歌道出了真谛:“像阳光一样拥抱你,又给你以光辉灿烂的自由。”
三、对话形式,从整齐划一走向多元、综合。
原来的对话形式,我们一般看到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问一答,答案都是统一的,学生稍有偏离,教师就会有棒喝!新的课程理念它包蕴对话的形式很多,其中教师和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上很显现的。我们课堂的文本要着力于教师和学生两个头,要有利于他们三者间的相互对话,但我们认为和文本对话的最终要面向生活。
1.和文本对话形式,最终走向综合。我们始终认为对话不是最终目的,对话的结果还是要接受生活的检验,并一步步走向综合,走向生活。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对话形式,面向社会、面向实践,提供机会让学生去动手、去操作、去体验等,从而使学生获得其中存有的属于个人的默会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从学科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要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提倡主动的、建构的、体验的、发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和文本对话的形式,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文本无论编制得多么出色,它依然只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加工和重新创造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时需要加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他需要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始终用对话的目光去审视它,使它逐步走向完善。况且,以后文本的触角将迅速延伸到多媒体和网络。动感的、交互的多媒体教材将成为文本开发的新领域。所以和文本的对话,他的着力点应该是未来的和不断发展着的。
3.和文本对话,我们可以看看外国课堂对话的方式。让我们走进美国的课堂对话:他们的对话通过对各个小组或全班的非正式谈话进行的。这些对话不同于正式讲课。它们通常是简短的即席演说,是出自当时的需要。它们经常是从班级讨论或学生发问中生发出来。因为这些对话简短,教师不必像正式讲课那样准备。通常在配合问题讨论时运用这种对话最为有效。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把许多对话转变为间接的教学,可以有意设问,提出难题,引起评论,接受对话。绝不能认为你已向学生讲述过了,学生便一定会学到东西。其实,并非如此,学生完全可能会对上述活动产生错误的理解,甚至全然没有领会教师告诉他们的东西。如果你能把对话处理得很简练,并交替着提问、讨论,使学生随时都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那么你的课堂对话效果就一定会更好。
4.多种对话形式,共同演绎对话的成长历程。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活力无限。课堂不再完全是预设“计划”的课堂,它应当具备“市场经济”的特点: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它不可能近乎完美、滴水不漏,应当允许偏差的存在,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在有对话的课堂上师生互动,相互砥砺与启迪,共同研究与成长;学生是主角,老师是导演,文本是载体,师生、文本间共同演绎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成长活剧。
四、对话归宿,从实用制度走向智慧、生活。
综观我们以前的对话,缺的是生活,培养的学生,是“书呆子”,这种游离于和生活对话的教育,是令人痛心的。但在新的课程的背景下,我们欣喜的看到:
1.对话归宿和目的,我们从制度走向生活。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这样一份材料:“我们决心做当今语文教学的‘叛徒’” ,期末考试结束了,别的班的同学都在家焦急地等分数,或为寒假补课找老师,上海复旦附中高二年级3班的学生,却在班主任黄玉峰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学古人风度,察今人民情”的’99寒假浙东文化学旅…… 这并不是一次单纯的游玩。出发前,黄玉峰老师从《史记》、《文苑精华》、《中国六朝山水诗选》等古籍和现代作家作品中,挑选了两万多字的诗文,印发给同学,要求大家仔细研读。为期8天的旅程中,从绍兴沈园的“东风恶,欢情薄”,宁波天一阁的风雨,到张岱、郁达夫笔下西湖的不同风致,从三味书屋、兰亭到王国维故居,同学们循着名士大家的文字和足迹,在以山水自然为师的天地大课堂中,心驰神醉。黄玉峰说,这也是他上的“语文课”!黄老师的有悖于所谓的制度的做法,正印证了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观点:“以大自然为生物园”。是的,我们学生的对话要走出课堂和生活对话!
2.对话的归宿和目的,我们从实用走向智慧。又有一个阶段,我们的教育染上那么多的实用色彩,就像怀特海所说的,理想沉落为实际。不信你看,外面发明了电脑,我们让学生学五笔字型;人口太多,我们课堂上宣传人口教育;环境受到污染,我们要学生掌握“可持续发展教育”。我们寻求我们的在对话中的智慧,这种对话中的智慧他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学校安排多少课程,更不在于其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 不在于教师布置多少课外作业,而在于他们如何千方百计去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不在于孩子会不会拉琴、画画或有其他特长,而在于他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在走向生活、智慧的对话中,我们的孩子可以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一种乐趣。在走向生活、智慧的对话中,学生自己教育自己,教师自己反思自己。这样状态下的学生不再是一块块供聪明的教师提成文化人的胶泥。在走向生活、智慧的对话中,教育不应只是往木桶里注水的过程,而应是不断向外流淌创造之泉的过程。
在新课程实施的很短的时间内,我们在对话中听到了孩子这样的声音:“冰融化了,化作了春天”、“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等一些富有诗意的对生活的解读。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如果在一个学生成长的历程中,生活经验是根,知识积累是干,在这生命之树上鲜活地盛开的水淋淋的花朵,那就是对话。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对话,是民主有效的,是理想的,是令人神往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情境  

 
   




                   张良朋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学习情境的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融洽师生间的关系,使课堂气氛自然和谐;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提高参与质量,使学习活动充满趣味与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沟通已知和未知,联通数学与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力量,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一句话,良好的学习情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情境呢?结合一些实例,谈谈我的体会,请大家指正。
一、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案例1]《认识钟表》的导入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星期天,小熊准备去找它的小伙伴们好好的玩一天。妈妈说:“小熊,你必须下午5时前回家。如果回家晚了,妈妈可要批评你!”小熊高兴地说:“知道了!知道了!”小熊玩得很尽兴,回家的时间是(画面定格显示如下钟面):

    画外音:同学们,小熊会挨妈妈的批评吗?为什么?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有趣的童话故事情境,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满怀兴趣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变成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过程。好的学习情境能引起学生愉悦的心理感受。
二、生活化,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案例2]《认识人民币》的导入
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买过东西吗?
生:(齐答)买过!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都买过什么?
生1:我买过菜。
生2:我买过馒头。
生3:我打过醋。
师:看来同学们在平时都很爱帮家长做家务,真不错!
生4:我买过铅笔盒,还买过书。
生5:我买过电脑软件。
生6:我和爸爸一起买过电脑。
……
师:同学们买过这么多东西,不管你买什么,都需要有——
生:(异口同声)钱!
师:关于钱,你已经知道了它的哪些知识?
生1:我知道美国的钱叫美元。
生2:我知道英国的钱叫英镑。
生3:我知道钱有假的,有真的。
生4:我看到电视上古代的人用的元宝、银票都是钱,和现在的钱不一样。
生5:古代有一种钱,圆圆的,中间还有一个正方形的孔。
生6:我还知道钱有的大,有的小。
生7:我知道钱有硬币,还有纸币。
生8:钱上有一些美丽的图案。
……
师:大家知道的真不少!刚才一位同学提到,有古代的钱,也有现在的钱。谁知道,咱们中国现在用的钱统一叫什么?
生:咱们中国现在用的钱统一叫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
(教师板书:认识人民币)
师:关于人民币,你还想知道它的哪些知识?
生1:人民币是怎么产生的?
生2:人民币是怎样制造出来的?
生3:为什么有的人民币是硬币,有的人民币是纸币?
生4:人民币是谁设计的?
生5:人民币怎样换成美元?到哪里换?
……
师:同学们很爱动脑筋,想了解的知识真够多的!咱们看看下面的学习能不能帮你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钱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即使是一年级的同学,对于钱也有不少的生活体验。上述情境中,教师没有拘泥于认识人民币的书本知识,而是努力打通数学与生活间的通道,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使学生能充分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情境,自然生动,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的价值,有助于学生锻炼出敏锐的数学眼光。好的学习情境是生活经验的浓缩。
三、知识性,能激活学生的知识基础
[案例3]《分类》的导入
师:同学们,看看你们的桌子上,老师都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生1:一张没有画完的画,还有一些漂亮的图片。
生2:我们组的图片很多,有小鸟、小鱼、大树。
生3:还有苹果、花朵、花池、小河。
……
师:你们能用这些各种各样的图片粘贴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吗?同学们别急着动手,先和自己小组的同学商量商量,把图片贴到图画纸的什么地方最合适。商量好了再动手,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能粘贴出一幅既合理又美丽的图画!
(学生讨论,粘贴。教师参与其中,了解学生的粘贴情况。)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设计粘贴的图画?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组1(一人展示,一人介绍):我们小组把小鱼们粘贴到小河里,因为鱼儿离开了水就活不了了;把小鸟粘贴到了天空中,因为小鸟最喜欢在空中飞翔。
组2:我们小组是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各种小花贴在花池里,大树种在地上,苹果都长在大树上。
……
(小组汇报完毕,学生对各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师:老师觉得每个小组的作品都很精彩,就像大家刚才说的,把小鱼和小鱼放在一块儿,把小鸟和小鸟放在一块儿,把所有的苹果放一块儿……,都是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这就是分类。
上述情境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幅不完整的图画和一些图片,给了学生较大的思维和活动的空间,引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体验。教师把分类的知识巧妙渗透在活动中,学生在商量、设计、粘贴等合作活动中不知不觉领悟了新知识。教师的设计可谓别具匠心。需要注意的是,创设学习情境不能搞“花架子”,把情境当成一种摆设;也别一味图热闹,把创设情境当成一种赶时髦。好的学习情境里一定隐藏着知识的内核。
四、挑战性,能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
[案例4]《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的导入
师:妈妈的生日就要到了!小明从欣欣音乐屋选择了一盒磁带——《 献给妈妈的歌》作为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怎样给妈妈一个惊喜呢?小明决定用漂亮的彩纸包装一下磁带盒。该买多大的彩纸呢?这难住了小明。大家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吗?
(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磁带盒。学生跃跃欲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研究这个问题。
    上述情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从需要开始的。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似曾相识。问题又超出了学生的原有能力,很富挑战性,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由此展开探究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动选择。同学们自觉想办法、出主意,积极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心智潜能,探究活动充实有效。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助推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18 21: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