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真诚天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始终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出发点。“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中的情境创设,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望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一、探究性问题、激发创新动机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地倾向和动力。任何行为和活动的产生都离不开动机,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注重创设探究性问题情境,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解决的内驱动力,进而为学生创新动机的激发提供契机。

  1、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发好奇心。好奇是兴趣的先导,只有好奇心才能点燃兴趣的火把,富有创新精神的人通常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应注意在创设探究性问题时,引发好奇心。如教《科学》课三年级下册中的“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时,教师先设CAI课体潜水艇在水中的沉浮,让学生观看,进而使学生对沉浮的条件感到新奇。问题一个个油然而生;(1)为什么潜水艇能在水中上下自如行驶呢?(2)是什么改变了它的沉浮呢?(3)潜水艇为什么能潜水?(4)潜水艇为什么能浮在不面上?教师利用探究性创设问题,让学生产生问题,引发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从而激发了创新的动机。

  2、在情境中揭示矛盾,诱发求知欲。求知欲是人们探究了解自己未知的东西而产生的愿望和意向。要激励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研究问题,探究规律,在创设问题的情境中注意适用时揭示矛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教《科学》课三年级下册中的“冷水和热水”一课时,人们都知道冷和热是物体的特征之一,通常学生能用感官直接感知和判断,这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科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经历,体验由热到冷的过程,首先设计情境 (给每组学生两杯水,一杯是热的,一杯是冷的)讨论: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热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充分感知由热变冷的过程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3、在情境中展开竞争,激发挑战性,具有创造性的人都具有敢想敢问,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他们通常都具有勇于探索,挑起冲突的勇气。如教《生物的启示》一课时,研究鸟的哪些特点适于在空中飞行,同学们经过研究说了很多:大大的翅膀,轻轻的骨胳,流线型的身躯,挥动翅膀的强健肌肉,长长的尾巴,轻轻的羽毛等。引导学生一项一项地讨论,对于“长长的尾巴”学生一致认为鸟靠尾巴掌握方向和平衡。当讨论到“轻轻的羽毛”时,有位同学辩论道:那蝙蝠没有羽毛不也可以飞行吗?于是大家展开激烈的争论,从而使学生的挑战激情显得特别突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动机。

  二、创设自主环境、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思维只有充分的时间和自在的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如果没有自主性就不可能有创新行为。创设自主环境,让学生在宽松情境中学习,自主探索,从而形成利于创新、易于创新的良好气氛。

  1、以民主为基础;农村小学的科学教育在课堂上分成几个小组合作学习,建立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融洽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加信息沟通的渠道,培养协作精神。

  2、以自主为手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情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演示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协调参与认知活动,探究知识规律。

  3、以实践为目标:让学生的思维在最大限度内得以拓展,在探究中使学生学会科学,学会创造,建立合理的认识结构,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最佳场所。

  三、突出问题的开放性、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科学教学中的情境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增强学生的科学应用意识。因此,必须提炼学生生活的实践素材,在教学中适度引进开放题,为学生全方位地积极参与亲历、感受创造条件,体现不同层次的创新思维。

  实践证明“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中的情境创设要有趣味笥,可操作性,能体现解决问题方法,能促进人的发展,这样才能在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中。促进儿童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主动探究促进思维的发展,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建构“做数学”的平台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学前沿阵地上教师们的追求。如何让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真正充满生命的活力呢?那就得看,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是否体现了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数学知识的理解,并进而完成对数学知识的建模。因而,在数学课堂上要给学生具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动手操作等活动的机会。正是基于这种教学观,我在教学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时,做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对教材的理解

  结合学习《数学课程标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设置了下列教学目标:

  1、能分清时针与分针,并记住钟面有十二个大格和数的标写。

  2、能读出整时数和几时半。

  3、能写出所读的时刻。

  4、结合本课的教学,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1、2、3条是教学的重点,属于“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范畴。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他们往往是靠具体表象作为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通过自己摆一摆、摸一摸、数一数等实物操作来获得感性经验,从直观形象抽象成数学模型,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我通过让学生“玩钟面”来建立钟表的初步认知,“画钟面”来加强认知,“做钟面”来深化认知。

  二、教学片断与评析

  片断1:玩钟面

  师:钟表可告诉我们时间,它已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你们对它有多少了解呢?它的上面藏着时间王国的许多知识,你们能发现吗?

  生:能。

  师:请大家拿出你们所带的钟面学具,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些什么?在小组进行交流。

  学生坐成T型座位模型,6人一个小组,互相交流各自的发现。

  师:现在我们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别人已经说过的知识不能再重复,只能补充你的新发现。当别人跟你的发现一样时,你要用掌声表示赞同。

  [评析] 人生活在社会中,只有从小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吸收他人思想中的精华,才能使自己博采众长,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生1:我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从1到12。

  生2:我看到这些数都是这样从小到大排列 (他用胳膊顺时针方向画了一个圆)。

  师:有哪几个数位置比较特殊?

  生3:我认为比较特殊的数有12,它总是在最上边。

  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有许多人举手。

  生4:数6也特殊,它在钟面的最下边。

  生5:还有这边的9,那边的3(边说边用手比划着左边和右边)。

  师:举起你的左手,9和你的左手同一边,9在左边;3和你的右手同边,3在右边。

  生6:钟面上还有格子,我数了一下,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之间还有5个小格。

  师:你真细心,钟面上还有些什么?

  生7:钟面有两根针,一根长一些,一根短一些。

  生8:我补充生7的发言,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8:书上已经写出来了。

  生9:我拨了钟,我发现分针走得快,时针走得慢。

  师:你真会动脑筋。

  [评析] 通过让学生“玩”学具——摆弄学具、观察学具,从而认识钟面。发现的方法有数一数,数出钟面上的格数;比一比,比出时针与分针的长短;拨一拨,拨出时针与分针行走的快慢。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全员参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因此他们情绪饱满,态度积极。

  片断2:画钟面

  师:拿出老师发给你的圆片,你们能画出一个钟面来吗?(要求时针和分针用铅笔画)

  3分钟过去后,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成果。我发现有少数学生画的钟面上数3、6、9、12用一种彩色标写,其他8个数用另一种彩色标写。

  师:为什么这么做?

  生1:我家的小闹钟就是用两种颜色写数的。

  师:你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你真了不起,小闹钟用两种颜色来标数,是为了方便人家认时刻,你会认时吗?(课件展示——三个钟表图略)

   小组相商,让学生互相交流。

  [评析] 学生的知识不完全来自于课堂,认整时钟有一部分学生已会认,我想让这部分学生作小老师,让他们去撒播知识的种子,传播认识的方法。会认钟面的同学通过讲叙,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会认的同学,学会认钟表的方法。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师:谁在上课之前不认识这些时刻,现在已经会认了?(指名认钟面)

  生2:8时, 3时, 6时。

  师:你能写出这些时刻?

  生:能。

  在黑板上写出这些时刻。

  师:观察钟面,你有什么发现?

  生2:分针都指在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师:你真聪明,一学就会。

  [评析] 通过让学生画钟面——这个具有创造性、富有个性的活动过程,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出对钟面的认识,这样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思维的创造得到发挥,从而使课堂赋有生命力。

  片断3:做活动钟

  师:把我们刚才画的钟面,再装上能转动的时针与分针,它就变成一个能活动的钟。装好后,拨出你每天最喜欢的时刻。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学具,做出一个活动钟面,展示成果。

  生1:我把时针与分针用图钉固定在圆片的中心,让时针指着7,分针指在12,这是7时。

  师:为什么拨7时?

  生1:每天早上7时,我从家里出发去上学,晚上7时,我在家里观看电视节目《新闻联播》。

  师:你是一个生活有规律的孩子。

  生2:我把时针与分针用大头针固定在圆片的中心,我让时针指在6与7中间,让分钟指在6,这是6时30分,每天晚上6时30分中央一台播放《大风车》,这是我最喜欢看的节目。

  在这一学习片段中,许多学生分别拨出了8时(上课时刻)、11时30分(放学时刻)、晚上9时(睡觉时刻)等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时刻,老师均一一给予鼓励性评价。

  [评析]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 生活。通过做活动钟来展示生活中的最喜欢的时刻,这又一次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把学生置身于他们最愉悦的时刻中去。既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愫,把课堂再次掀向高潮。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笔者认为“做数学”便是这一过程的充分体现。我们要把“做数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并形成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建构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和有个性学习的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做”数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智慧,养成品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及培养途径  

 
   





   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发掘其潜能,义务教育教材已适当地降低了对数学知识体系严密性的要求,拉开了知识结构之间的“距离”,并以“结构化”与“问题化”互补的教材体系呈现出来。因而,学生必须掌握、并且具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和发展学习能力,这也是上海“数学教育行动纲领”所提出的“基础能力”的要求。

  为此,我们对小学生应具有的主要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及其相应的培养途径进行了实践,以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1.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一辈子受用不尽。叶老的话阐明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基础,又是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的培养途径有:

  (1)课前预习。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把上面的预习方法经常交代给学生。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时就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预习数学内容会显得较枯燥,所以,教师要经常表扬自觉预习的学生,以激励全体学生预习的积极性。

  (2)课后整理。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习惯。例如,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位同学整理如下:

  

       个位是0的数同时能被2和5整除

  这样,容易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从而内化为他们的认知结构。

  (3)在课内,要求学生: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要积极思考、联想;四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

  (4)要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验算的过程既是一种培养学生负责态度的途径,又是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再认识过程。如有题:一个水池能盛水54吨,甲、乙两个水管同时向池内放水,3小时放满。

  已知甲管每小时放水5吨,乙管每小时放水多少吨?学生设乙管每小时放水x吨,且列方程:5×3+3x=54,54-3x=5×3,54-5×3=3x,(x+5)×3=54,5+x=54÷3,54÷3-x=5……最后解得x=13。学生一方面要检验x=13是否是方程的解;另一方面要检查列方程的依据是什么,解答过程是否简练。如果发现错了,那么失败就成了成功之母。这种“认知元”的发展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标志。

  2.尝试活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具有同化作用,这是学生能进行尝试活动的心理支撑点。因此,学生具有了某一认知结构后,接着学习相应的后面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例如,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之后,可请他们去尝试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然后,教师稍作点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就可同化新知识,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整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都是: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

  当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又理解了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后,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3.操作活动。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似乎能同化又同化不了新知识时,他们的学习心理就有求助于外围行为的倾向。这时,教师就请学生去进行动手操作活动,进而刺激其心理,促进他们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学到新知识。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学生引起心理反映:只能测量、计算直线图形的周长,用什么方法来得到曲线图形的周长呢?这时,教师就可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活动,以满足他们的心理对行为的要求:1元硬币、瓶盖、飞碟等的直径与相应的圆周长分别是多少?并把得到的结果记入下表:



  测量曲线图形的周长,学生还是第一次,可是当学生看到事先准备好的线、绳和直尺,他们借助对图形周长概念的理解,首先还是想出了用测量的办法求圆的周长:有些学生用线绕测量物一周,再拉直放在直尺上量得其周长;有些学生将测量物在直尺上滚一圈测得其周长。学生的测量活动(行为)反过来又必将引起其心理活动,所以,教师这时可要求学生对测量的结果进行思维活动:从所填的表格中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

  当学生无知识基础可作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时,教师可直接请学生进行多次的操作活动,以不断刺激其心理,引起思维活动,从而达到理解新知的目的。例如,正、负数的加法:

(+3)+(-2)=+1+2-2=+1




  4.观察活动。所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根据例证得到三个等式:

  (5+3)×2=5×2+3×2

  (6+4)×30=6×30+4×30

  (25+9)×4=25×4+9×4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下面的两个思考题观察上面的三个等式都具有什么相同点(即规律)。①竖里观察,等式的左边都有什么特点?等式右边又有什么特征?②横里观察,等式的左边与右边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再要求学生把记录的文字: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两个积的和,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整理一下就得到了“乘法分配律”。

  低年级学生观察时更需要意志力参与。教学“几个和第几个”时,教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主题图:有几个人排队上公共汽车?小明排在第几个?教师在示范时又提醒学生:看谁看得认真,第一行从左边起老师涂色了几只?第二行从左边起第几只涂了色?然后,教师写上“3只”、“第3只”。




  教师运用语言的调节功能,激励低年级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观察,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转化,学到新知识。

  5.思考活动。所谓思考是指学习者对学习对象进行比较深刻的、周到的、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





比较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思考、议论、相互启发和补充,逐步归纳出其特点:分子或分母中又含有分数。较好地理解了繁分数的意义。

  学生有了思考方向,并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想像,他们才有可能捕捉到丰富的材料,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长期培养学生,有利于他们形成思考的方法,提高思维的质量。

  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活动的基本途径有:

  (1)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概括或抽象。例如,小军买3支圆珠笔,每支1.46元,共应付多少元?学生通过对题目分析,概括抽象出是求3个1.46是多少(或是求1.46的3倍是多少),所以可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1.46×3=4.38(元)。



  

  (3)对思考对象进行分析,弄清题意;接着对条件和问题展开联想;然后,借助已掌握的概念进行思维活动(如判断、推理、变通等),把条件与问题“接通”——建立模型。如:

  一个正方形花坛四周铺有一条宽3m的水泥路,已知路面面积276m2(如下图),求正方形花坛的周长。




  弄清题意:条件是有空白部分面积276m2,路宽3m,正方形的四条边长相等。问题是求正方形花坛的周长。

  对条件与问题展开联想:正方形花坛边长知道了,其周长也就可求出来了。花坛边长与外正方形边长有联系:如将空白部分面积分成4个相等的梯形,则花坛边长与梯形的上底有联系(下左图);如将空白部分面积平均分成4个长方形,则花坛边长与长方形的长有联系(下图)……




  建立数学模型:如根据每个梯形的面积与空白部分总面积276m2的联系建立模型,则:

  一个梯形面积=276÷4(m2)

  进而,建立方程(设花坛的边长为xm):

  (x+x+3×2)×3÷2=276÷4

  x=20

  所以,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20×4=80(m)。

  同样可根据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276÷4)m2,求得花坛的边长为276÷4÷3-3=20(m)。

  6.自学活动。中高年级学生随着识字量增多,数学知识的长进,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基础,这里主要是指学生课内的独立性自学活动。

  (1)学生要掌握认真阅读课本的方法。对于课本中的例题及其他文字,要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反复地阅读,直至读懂、读明白意思为止;要把文字与插图结合起来看,这样有助于理解图意、弄清文字24意思;要有重点地阅读某些教学内容,如重点阅读“想”的过程,方框内的结论,把重点的词、勾画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阅读教材的关键、本质。

  (2)学生可做一二道题目试试,看会不会做,如果感到还有困难,那么再次进行阅读,再次尝试做题目。

  (3)教师要求学生做类似例题的练习,并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样做,以检查他们的自学效果。

  (4)教师提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在师生的相互交流中,教师可做些点拨、归纳,以帮助学生系统地理解掌握自学内容,也可使学习困难者得到补偿学习。

  7.合作学习。对于一些“问题性”程度较高,个体学习、同化有困难的材料,教师可改变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他们在相互补充、互为启发中完成心理转化,学到知识。

  例如,教学“连续退位减法”:

  6300-5464=




  师:个位0减4,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当10,10减4,差的个位上写6。那么,十位上、百位上应该填几呢?

  随即,教师请学生4人一组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讨论,有的认为:十位上填4,百位上填9;有的认为十位上填3,百位上填8;还有的认为十位上填4,百位上填8。那么,十位上、百位上究竟应该填几呢?为什么?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开展讨论,进行合作学习:看哪一组、哪一位同学讲得有道理。同学们经过两次合作学习,终于理解了“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十位上既要向前一位借“1”,又要借给后一位“1”,所以十位上应该是填3,百位上应该是填8。他们经验证也证实了这种计算方法是正确的。

  8.数形结合。数学主要是研究数与形的学科,学生的思维特点又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而,数形结合是学生最喜欢、最常用的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

  例如,用“形”来帮助学习“数”。当学生理解了正小数、正整数都是正数,负小数、负整数都是负数后,教师直接请学生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①1.2和-2.4②-3.5和0

  ③-2.4和-3④-3和-3.5

  学生先画出一数轴,再在上面标出4组数中的各个数。




  然后,他们受到数轴及数轴上的数的刺激,发现正、负整数及零的大小比较方法(负整数<零<正整数,或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左小右大),同样适用于正、负小数及零大小的比较,进而也找到了正、负小数及零大小比较的方法,并得出:

  ①1.2>-2.4 ②-3.5<0

  ③-2.4>-3 ④-3>-3.5

  又如,用“数”来帮助学习“形”。学生学习长方形的面积,先是数面积,后来发现用算“数”(长×宽)的方法能很快地知道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方法,并非只是某一种学习方法在起作用,而往往是几种方法在起共同的、相互的作用,“一法为主,多法并重”的学习活动,才更有助于学生实现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获得学习成功。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方面要有较为充裕的学习时间,因此,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学习;另一方面,需要相互之间商量议论和合作学习,这样才容易互为启发、补充,形成学习方法和数学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08-5-23 17: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share: :share: :sha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08-8-5 07: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新课程改革优秀论文

看的不少,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17: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