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读书论坛发言稿 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8 08:3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面对今天海量的书籍,我们该如何选择呢?我想,以有限的生命面对无限的阅读资源时,还是要尽可能选择经典名著。

在知识碎片化的时代,碎片化式的阅读方式虽然提供了快捷便利获取信息的渠道,但同时却将阅读仅停留在了清阅读、浅阅读。而阅读经典读物确是在一种“饱受折磨”式的阅读体验中,可以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反思时间,这样在“啃完一本书”后,思想也便随之发生了变化。阅读经典的魅力也正在此,因为它是人类思想的最高峰,通过与这些名人对话,我们可以倾听最具才华的灵魂,了解最优秀的思想,收获最深刻的启迪,滋养最善的心灵底色。

如今,我们所提倡“上善共生”。这四个朴实却带有温度的字眼,再次让我想起来老子所说的“上善若水”。“善”字取义于教育,包含善良、美好、善于、擅长等含义,指一切美好的事物和善良的行为。 而“上善若水”,便是要求学校教育追求如水之“上善”。如何最大化的让老师们、让同学们说善言、行善事,我想最有效的泽被他人、泽被自己的方式便是去阅读,去阅读那些善的、美的、经典的,这样便能带给自己一次次心灵的震颤、精神的洗礼。

在这样思想的带领下,我开始了阅读,我办公室的兄弟姐妹们开始了阅读,班主任开始了阅读,语文组的老师们开始了阅读,同办公室的数学老师们开始了阅读,渐渐地,办公室越来越静了,几乎所有的老师们都开始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开始了阅读……

我在读《爱弥儿》,班主任在读《苏霍姆林斯基》,语文组的老师们在读《何捷老师的命题作文教学》、数学组在读《和吴正宪老师一起读数学新课标》……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了“书香盈袖”等各具教研组品牌特色的阅读微信群,我们在群里交流寓意深刻的语句、引发共鸣的文段、触动心弦的篇章。线上、课下我们在读,教研、学习我们在议。这些方正的排列整齐的黑色字符正裹挟着历史的烟尘、巨人的精神、强大的能量,朝我们席卷奔涌而来,让我们折服于这样强有力的磁场之中,情愿被它裹挟,情愿被它吸引,情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继续读、继续啃。

我在写《阅读,让生活更美好》,班主任在写《班级管理金点子》,语文组的黄素芝老师在写《读呼兰河传有感》,牛惠娟老师在写《迎接阳光,享受教育的幸福》,数学组的王鸿玲老师在写《从数学阅读走向数学悦读》,魏青芬老师在写《在数学阅读中成长》……

我们举行班主任交流分享会,展示班管金点子;我们每周组织语文组老师共同教研,学习如何更生动的教语文;我们举办以“和润心、悦成长”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我们组织语、数组的学科带头人在和悦书吧举行“以读促教”的学科间互学启发活动,取长补短,以阅读推动教学。

在读与写,学与议之间,我看到了阅读已然让我们安静的沉淀、默默的思考、悄悄的改变、渐渐的带动身边的他,她,还有班里的他们。

浸书香,增智慧,在老师们乐读、悦读、享读的无声带动下,低段的蓬头稚子在师生对诵着“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郎朗上口的笠翁对韵弥散在去红旗台下、餐厅门前的小路上;中段的领航学子随着课间的铃声在唱诵着“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节奏明快的古诗词七十五首的韵律已了然如胸,呼之欲出;高段的懵懂少年情不自禁的放声朗诵着“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意韵悠长的小古文在写字阅读课上被争相诵读。

班级“读书吧”、班级图书角、班级走廊交流点、班级阅读展示文化墙、学校葡萄藤长廊、甚至操场上的某个地方……每一面无声的墙、每一个无声的角落、每一个无声的点,都在无声酝酿着、发生着、激荡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阅读。

四月的阅读月,师生在领航大舞台同诵经典,发自肺腑的声声诵读,都在诉说着:“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我有时在想,阅读真正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带给学生的是什么?我想是真、是善、是美,是享受和自己独处,和高尚灵魂对话的那段静谧安闲的时光;是喜欢那段能带给自己灵光一现、心动身燥的惊喜与震撼;是爱上阅读让一切变得更美好后的世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10-28 08:30:14 | 只看该作者
领航学校 六(1)班 杨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9 02: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