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破任务一:了解不同评价的原因,体会不同态度背后相同的爱。 1. 提供两个学习支架:借助表格,把握内容;借助角色体验,体会情感。 (1)借助表格,把握内容。(在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互相补充。) 【设计意图】围绕学习提示的第一个问题设计表格,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相互交流、互相补充。借助这样一张表格,清晰明了地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 初步体会不同态度背后相同的爱。 (2)借助角色体验,体会情感。 第一次角色体验:设计“情境表演”——巴迪写了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截然不同的评价。 注意事项: a.抓住父母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细节的对比,入情表演。 b.现场采访:巴迪,面对父亲和母亲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你的感受是怎样的?母亲和父亲,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巴迪,你当时理解父母的用意吗? 第二次角色体验:采访“成年后的巴迪”——回望你的成长之路,你最想感谢的人是谁? 注意事项: a.结合课文内容和补充资料了解巴迪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再让学生以“功成名就的巴迪”的身份接受采访。 b.“功成名就的巴迪”既可以感谢母亲,也可以感谢父亲,还可以感谢父亲和母亲,甚至可以感谢自己。 【设计意图】第一次角色体验鼓励学生抓住父母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细节的对比,入情表演。这里对细节的处理不是只抓住只言片语,而是联系多个细节对人物的整体感知。这里的细节处理也不是细碎的分析,而是对细节的表情达意心领神会后的角色表演。第二次角色体验让学生以“功成名就的巴迪”的身份接受采访,这样的角色代入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欲望。表演不是形式,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表演中,促使学生感同身受,进一步感受不同表现形式背后相同的爱。 (四)突破任务二:联系生活实际,交流对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的看法。 1.围绕这一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交流。 注意事项: (1)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见解,最好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身临其境毕竟不同于隔岸观火。 (2)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敢说真话。即使学生不理解父母的做法,也鼓励学生我口说我心。 (3)教师要认真倾听,充分了解学生的心声,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大胆发表自己看法和感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在畅所欲言的同时,注意表达的内容、方式及正确的价值观,深化单元人文主题的同时,为本单元口语交际“父母之爱”和习作“我想对您说”积累材料、做好铺垫。 七、板书设计 八、作业建议
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搜集生活材料,在材料的搜集和梳理中逐渐明晰自己的想法,形成观点,为口语交际课和习作课做准备。 附:学生预习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预习单 一、我把课文读了( )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二、我发现以下生字容易读错,我要提醒自己和同学。 三、 课文围绕“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叙述了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依据提示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并试着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四、把课文两部分的主要内容综合起来,试着说一说全文的主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