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家长:上午好!
昨天接到通知说心理专家杨老师要给我们六年级家长做讲座,我特别兴奋,也为大家感到高兴。因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作为家长,尤其是我们小学高年级的家长,越来越发现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力不从心。家长一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立马铺天盖地:孩子不像以前听话了,开始学会顶嘴了,不是什么话都与我们说了,现在考试报喜不报忧…听了杨老师的讲座以后,相信大家也和我一样有着茅塞顿开的感觉,原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感谢杨老师为我们六年级家长带来的精彩讲座。
长期以来,“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这一观点在座的每个家长都认同。可我要引用国学大师南怀瑾的观点:“教育从家开始,学校不过是帮一下忙。”可能有些家长就不太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不少父母以为,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缺失或者遗留的问题,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会得以弥补和矫正,因此常常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不以为意,而对学校教育充满期待。事实不是这样的。家庭教育遗留的问题,学校教育无法从根本上弥补。所以,家庭教育更重要。这不是我作为一名老师在为学校教育和自己推卸责任;这个观点,让我这个教师和孩子的母亲,随着自己孩子的成长,越来越认同。我给大家算一笔账,按照我们学校现在实行的冬季作息时间安排表,孩子在校时间:每天上午8:00—11:10,下午2:00—4:25,加上孩子放学活动半小时,一共才六个多小时,而一天有24小时,你们算算,孩子在哪呆的时间长,不言而喻;我们再来算,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最多两个,两个家长管,而一个班级46个孩子(这是少的),主要是两个老师管,哪一方能投入更多时间,更多精力?结果一目了然。
可能有家长会说:时间我们是有,但我们文化水平有限,已经教不了孩子;有家长抱怨:孩子不听我们家长的,老师说一句顶我们十句;甚至还有家长会说:我们上班时间紧,实在太忙,真的顾不上孩子。这些情况都是事实。家长们的无奈我特别理解,因为我也是一位家长。可大家在抱怨、在无奈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除了寄希望于学校和老师以外,自己该做点什么,该为自己的孩子做点什么。也许我们不能指导孩子解题和作文,也不认识英文,但我们至少可以从孩子完成作业的整洁程度判断孩子的学习态度,再试着去引导孩子是否该端正学习态度;也许孩子越来越大,真的有了自己的主见和我们对着干,但我们想过怎样去缓和这种关系吗,仅仅是不停的絮叨和没完没了的吼骂吗?前几天,我看到一篇题为“好的家教,与文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的文章。文章开头说:“我见许多父母故作无奈状——我们没有文化,不懂教育孩子!仿佛毛爷爷的父母是因为学贯中西才孕育了一个大伟人似的。其实,父母自黑没有文化,是家庭教育最荒谬的借口。”这里的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指教孩子做题和作文,还有教孩子做人,教孩子习惯等等。我们做家长的也许读书不多,但不妨碍我们有好的人品,在所有的教育中,我认为父母的人品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诚实孩子就会守信,我们虚假孩子就会伪善,我们勤劳孩子就会上进,我们懒惰孩子就会懈怠。我们家长文化可以少点,但性格一定要温良。如果我们自己遇事暴跳如雷,时间久了,孩子就认为这就是处理问题的方法。如果你待人心平气和,孩子自然会有大将之风。也许我们不懂历史自然科学,但我们可以创造条件,抽出时间,让孩子自己去触摸、感悟世界。家长们,我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大家:孩子的人生属于他们自己,终有一天我们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走。但是,在孩子羽翼未丰之前,父母和家庭的作用真的是关键。
可能大家最为关心是该怎么做的问题,这也是我作为家长一直在寻求的答案。没有一个固定模式让大家效仿,没有什么捷径让我们可走,因为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每个家庭情况不一样,孩子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我们家长只有在长期的陪伴中,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当然,教育过程中,有几点大家可以努力去做:1、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时刻提醒自己这是我的孩子。2、要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学会尊重他们。3、要努力克制自己,心平气和地教育孩子。4、要做到真正爱孩子,努力学会不偷懒。另外,不要忘记和老师们多沟通,多交流,要保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冲突这个底线。我相信,只要家校携手,自然能圆教育梦。
孩子的教育一直在传承,永无止境,最后,我想借用闻一多的一句话与各位家长共勉:“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