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有幸聆听了芜湖市镜湖区棠桥小学的王家荣老师执教的《植树中的数学问题》一课,感触颇深,对小学段的“植树问题”也有了一点自己的思考。
一、是植树问题的源是建立模型吗?
在传统教学中,一般把“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与“两端都不种”三种类型的区分及相应的计算方法看成是一种“模型”。为了达成知识目标,教师往往带领学生一一总结公式(甚至要求熟背),然后变化问题情境训练解题技能,让学生牢固掌握并直接运用。因而,绝大多数学生解决植树问题时,首先想到用除法:路的总长÷间距=棵数;其次看题中是否有“两端种与不种”的明确提示语,以此决定是否加1或减1。然而,多数问题是隐藏提示语的,学生只能凭自我感觉决定是否加1或减1。如此就造成学生对三种计算方法的机械应用,在解题错误百出的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由此可见,“模型”并非解决“植树问题”的关键因素。
二、什么才是植树问题的源呢?
“植树问题”是研究“树的棵数”与“两树之间间隔数”之间数量关系的问题,其实质是研究点与段的问题。如何让学生建立“点段”关系呢?
我们的教学,是把“植树”这件事,根据“树”与“间隔”所呈现出来的内在规律,在简化后得到一个抽象结构——点与段的一一对应关系;用直观图理解“一一间隔排列”规律,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分析两个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具体的实际问题,得出灯笼与彩带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并能运用规律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再沟通不同情境间的内在联系,抽象出这类问题的共同本质特征“一一间隔排列”,并进一步巩固“一一对应”的分析方法;最后运用总结出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而我以前观摩过的专家的此课课堂教学,再结合今天王老师展示的课堂实录,发现他们是从除法的意义入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从除法问题引申出植树问题。通过“20米,每5米分一段,共分几段”和“20米路,每5米栽一棵树,共栽几棵树”这两题的比较分析,一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两道题都是平均分,二来让学生明白两者的区别在于平均分是一段一段地分,而植树是种在段与段之间的点上。进而,让学生认识到“植树问题”只是除法意义在生活中的延伸,明白“植树问题”其实只是点和段的问题。接下来,结合“植树问题”的生活原型重点教学“两端都种”的情形,并且着重沟通数学与生活原型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在深刻建构“两端都种”的基础上,顺势带出另外两种“植树问题”模型,学以致用。
从某种角度说,从找规律入手,让学生体会规律的有用,很多课都可以达成。而对点和段的感悟,丰富了对除法的认识,这节课很具有代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