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认读“罗、眠、霸、占”四个生字,并联系生活实际、课文插图和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2.借助《花牛歌》插图,找出诗歌描绘的景物,运用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说说想象到的画面。 3.有感情地朗读《花牛歌》,感受花牛在草地里的悠闲。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花牛歌》插图,找出诗歌描绘的景物,运用抓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说说想象到的画面。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学生展示朗读,分享诗句中不太理解的生词,师生共同答疑。 预设:“剪秋罗”,需要借助插图大致了解;“偷渡”,原本指的是偷越国境,通过想象画面,才能发现在诗中指的是花牛做着梦,夕阳悄悄西沉都不知道的画面,表现了花牛的悠闲自在。 (四)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1.借助插图,联系诗句,想象画面。 从课文里找到合适的词语,给插图上的景物配注释。还有哪些景物是插图里没有的呢?在文中圈出来。 预设:圈画出来的景物有花牛、草地、剪秋罗、白云、太阳、青峰。 2.前后联系,抓关键词,感受画面的动态美。 联系上下文内容,抓关键词找出这些景物在做什么?结果怎样? 教学《花牛歌》时,可让学生分别勾出表示花牛活动的词“坐、眠、走、做梦”,“坐、走”是花牛动态的画面,“眠、做梦”是花牛静态的画面。花牛“坐”是怎么坐呢?压扁剪秋罗。花牛“眠”是怎么眠呢?白云霸占了半个天。花牛“走”是怎么走呢?小尾巴甩得滴溜溜。花牛“做梦”是做了什么梦呢?太阳偷渡了青峰。这样将花牛的活动前后联系起来想象,一只悠闲自在的花牛形象就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之中了。 3.朗读诗歌,体会意趣,让画面更饱满。 教学《花牛歌》,采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出动静交替的美感。读第1节时,可关注花牛的一“坐”一“压”两个动作。读第3节时,可关注花牛一“走”一“甩”两个动作,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动感,感受花牛的顽皮、可爱。读第2、4节时,可关注“眠”“做梦”,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静谧感,感受花牛的悠闲、自在。 可采用抽生展示读、全班齐读的方式,去感受画面带来的意趣。 六、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