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邱学华的“尝试教学法”,还是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还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还是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的“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但总体来说,我个人感觉“三环五步”教学模式,远比其它教学模式要强。因为“情境教学法”光顾的只是课堂教学,而“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它不仅注重课堂教学,它还注重学生课外预习。也就是说“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它不仅仅关注课堂,它还关注课外。“尝试教学法”它只注重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后,再来进行研究,可“三环五步”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同时它还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所以我个人认为“三环五步”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下面本人就“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再“计算”课中的妙用,谈几点个人感受,仅供大家欣赏。
一、 亲子教育增强家校互通
计算是数学学习中的一种工具。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对于小学生来讲计算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看似不重要,但实质上它是孩子们成长的起点。例如我在教一年级上册第74页《古人计数》一课时(这节课的情境图是一个古人正在用石块给羊圈里的羊计数),我就让学生回家亲手与父母共同操作。
1.想一想古人是用什么办法计数的?
2.你还会用什么办法来计数?
3.与父母一起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羊的只数。
通过学生回家与父母的互动,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哪些家长对孩子学习重视,哪些家长只顾忙自己的事业,而忽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再者,通过学生回家提前预习,我在课堂上就不需要再赘述“一根小棒代替 一只羊”,也不需要再让学生用11根小棒来代替11只羊在课桌上相互摆一摆。这样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认识十位,并拨出不同的数,从而明白10+9=19,10+10=20。
二、 课堂阅读增加问题反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我在教三年级数学时,就开始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并要求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来,看看老师能不能帮你解决,并对老师解决的结果进行“满意”、“一般”、“不满意”等评价,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调动学生倾听感官,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如我在教三年级下册第2页《分桃子》一课时,首先给一定时间让他们自己阅读课本,对于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请教,对于质疑的问题可以举手向老师咨询,然后对老师回答结果给予满意度评分。结果在阅读过程中,还真有学生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68÷2在列竖式时,为什么从十位除起,而不是从个位除起?”我不假思索地说:“除法运算法则规定:除法计算应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进行。”学生听后给我打了个“不满意”。我问为什么不满意?他说除法运算法则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你没有说清楚,所以我不能给您“满意”。
为什么不能先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猴子,再把60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猴子呢?我觉得学生问这个问题很实在,也很关键。在以前加法、减法、乘法运算中,它们都是从低位到高位依次计算,为什么唯有除法却是从高位到低位进行竖式计算呢?我仔细一想,对于68÷2是可以从低位开始计算,因为它不影响计算结果,可教学时的确不能这样向学生解释。最后我只好说,对于68÷2是可以先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小猴子,再把60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小猴子。假如我这里不是68个桃子,而是4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小猴子,你从低位开始列竖式计算行吗?这当然不行。因为8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小猴子,每个小猴子分得两个桃子,还剩两个桃子不好分。如果我们从高位开始列竖式计算,显然效果有所不同。首先我们把10个桃子看成一捆小棒,4捆小捧平均分给3个小猴子,每个小猴子可分得1捆小棒,另外还剩1捆小捧。把剩下的1捆小捧再与没分的8根小捧合在一起,这时平均每个小猴可分得6根小捧,也就是说此时每个小猴可分得16个桃子。向这样经过多次试验研究者发现,除法从低位到高位列竖式计算,远没有从高位到低位列竖式计算更加简捷便利。所以说除法列竖式计算应从高位到低位,而不是从低位到高位。现在大家该给老师一个怎样的评价?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满意”。
三、 新知探究提高创新意识
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培养。如果你给学生一个机器人,大部分学生玩过之后都喜欢把它拆开来,再重新组装,这就是孩子的天性——好奇。如果我们在课堂上风趣些,神秘些,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我们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学生就会随我们课前设计好的路线步步向前。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50页《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黑板”,接着模仿书中“黑板”相互写算式,看谁写得又对又快。通过对“4+6=10和6+4=10以及3×5=15和5×3=15”的观察,和相互写算式,学生很快发现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规律是“a+b=b+a,以及a×b=b×a”。我觉得这节课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相互交流,最后自己发现它们的规律,远比老师牵着学生从观察算式,到生活中的数学,再到规律的总结要强。如果课堂上我们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你会发现学生学得更加轻松愉悦。不过学数学是为了更好地用数学,此时老师可以带着学生把总结的规律应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
无论是“先学后教”,还是“以学定教”,还是“当堂练习”。无论是“预习提问”,还是“梳理探究”,还是“总结练习”,“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它只是一个模式,做为一名数学老师切不可把它当作数学公式,在运用时生搬硬套。但是反过来讲,如果我们在平时教学中能科学地运用“三环五步”教学模式,它会给我们的课堂带来生机,它会给我们的教学提高效益,它会给我们的学生增添激情,它会给我们每位授课老师带来更多的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