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通过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和琢磨教学设计案例,听冯丽娟和马文杰老师不同版本的课堂收获很多。
冯老师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先让学生观看地震后的图片,再让学生找出地震后,父亲和其他父母相同与不同的句子。然后情景再现,4想父亲和儿子这38小时是如何度过的。接着是配乐朗读父子见面后的对话。最后让学生先找出课文中父亲对儿子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以及针对评价父与子的中心句“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等重点语句,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最后有个拓展作业《背影》课堂环节紧凑完整。
马文杰老师是紧扣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讨论交流,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例如,重点讲解“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指导学生抓住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学生读、体会,配上音乐意读,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巨大精神力量。在马老师针对不同语句、不同语境、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都向学生提出讨论。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且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语气。每次听完她的课都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次她有大胆的尝试,让文中的事情改变了结局,对两种不同的结局,让学生思考改变结局后的父亲是否还了不起。我觉得这样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种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教学理念不正是我们现在正在学习的吗?但我总觉得听完这样的课后,心中是有疑惑的,因为如果我是学生听完本堂课,我不知道父亲的这种行为到底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呢?没有答案。
听完孙主任的评课后,我觉得心中有明朗了。不管上什么课,都要向学生传递正能量,一定要遵循文本的价值取向,但和发散思维并不冲突,可以课后拓展。
《地震中的父与子》听后的一些感想,反思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我觉得教无定法,在反思中,我在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不足的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艺术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