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分析
《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的健康成长”中第8条“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编写的,
第三板块的话题是“拒绝危害有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提高防范意识是远离危险的首要方法,远离危险之地、学会拒绝、主动求助是远离烟酒、拒绝毒品的方法。这一板块偏重于行为指导,从防范意识到具体的方式、方法,给学生以切实的行为引导。
与第一课时相整合,体现了知行统一的逻辑关系。
二、学情分析
近年来,专门针对青少年的毒品生产发展较快,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改变形态包装,生产销售一些新奇的毒品,来降低青少年的警惕,具有极强的伪装性、迷惑性和时尚性。推销此类毒品的不法分子常常以“合法兴奋剂”,“草本兴奋剂”为幌子欺骗青少年。
很多第二代或者第三代毒品,它们的身体依赖性不如海洛因那么强,但是它们对人的伤害比海洛因还要强。
青少年因为心智不成熟,好奇心强,更容易受到他人的诱惑和欺骗,所以,此课教学刻不容缓。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懂得好奇心、自制力不强、交友不慎等,是未成年人遭受毒品危害的原因。
2.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提高防范意识。远离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学会拒绝和求助,提高自护能力。
教学重点:懂得远离烟酒、拒绝毒品首先要提高防范意识。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不同场景采用适当的拒绝和求助方法。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活动一:学会拒绝很重要
师:远离烟酒,拒绝毒品。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危险情境?(指说)能给大家做个介绍吗?
师:书中有一些危险情境,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步骤1:自写对策
步骤2:各组任选1个情境,准备表演:怎么说?怎么做?
步骤3:小组展示,观察思考:为什么这么说?为什么这么做?还可以怎么说?还可以怎么做?
师:教材中有一份《学会说“不”》的操作手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学一学。
指名分享
师:还是刚才的那个情境,让我们用这3步来拒绝。
小组排练,要求:做到3步;
展示表演,评价:做到3步,热烈鼓掌
师:之前同学们遇到的那些危险情境,如果现在遇到了,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鲁洁老师说,教材是范例、是拐棍、是可资利用的教学资源。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是编写组老师通过大量调研,在儿童生活中提取的关键、典型、普遍的重要事件。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解读。)
活动二:这些地方我不去
师:拒绝很重要,当危险出现之后,我们要坚决拒绝。比拒绝更重要的是“防范”。也就是说,当危险还没有出现之前,我们就要远离。
小组讨论:哪些地方,我们不能去?在我们学校、你们小区周边有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六条 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这些地方是“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你们能理解吗?
(设计意图:法治教育怎样在教学中施行?通过我们的实践,我们认为,一定不能硬着陆,必须软着陆。那么怎样才是软着陆呢?那就是在学生需要时出现,与他们的生活密切关联,指导他们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活动三:法律护我成长
师:为了保护大家,法律还规定(出示,指读)
这些法律规定,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三十七条 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
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
师:当然,有可能大家对事情的危险性判断不清,那就一定要及时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
设计意图: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上升到法律层面,尤其是儿童,他们正是形成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无法辨别危险时,一定要寻求家长、老师的帮助,让身边关爱他们的成年人给予适切的指导。让孩子们形成这样的条件反射:有困难,有疑惑,找师长,找父母。
活动四:良好习惯要养成
师:远离烟酒,拒绝毒品,关键在我们自己。只要我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就能够抵制烟酒,远离毒品对自己的伤害。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哪些习惯要养成?
师:主动拒绝烟酒,坚决抵制毒品,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设计意图:养成哪些习惯,才能不受烟酒、毒品的伤害,这是本课的重点,更是本课的难点。为什么一定要关注行为习惯呢?因为,所有的知识如果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那么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就会捉襟见肘,就会出现“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只有能真切导行的认知才是真实有效的,才是真正落地的。所以,行为指导尤为重要,正确的行为通过反复操练,进而形成习惯,就更为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