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精品测试卷有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0 19:5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套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同步练习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题免费下载为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内容与教育部审定新编教材同步,本站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
       因为试卷复制时一些内容如图片之类无法显示,需要下载的老师、家长可以到帖子下面(往下拉)二楼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使用!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惨淡(cǎn)      确凿(zuó)       搓捻(niǎn)         威风凛凛(lǐng)
B.倜傥(tǎng)     贪婪(lán)       攒成(cuán)         咄咄逼人(duō)
C.诅咒(zǔ)       感慨(kǎi)       收敛(liǎn)         混为一谈(hǔn)
D.笃志(dǔ)       模仿(mó)        徘徊(huán)         花团锦簇(cù)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云宵      磕头      煞有介事      众目睽睽   
B.绽开      烂漫      花枝招展      翻来复去
C.鉴赏      娇媚      恍然大悟      不求甚解
D.沐浴      渊博      截然不同      人声顶沸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青海湖周围的千亩油菜花竞相开放,灿烂金黄一片,美不胜收。
B.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王家姊妹俩人品好,长得又漂亮,一个泼辣热情,一个温柔恬静,可谓各得其所,人见人夸。
D.我们要认真读书和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千万要问,不要不求甚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命若琴弦》、《湘行散记》。
B.《再塑生命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国
C.《论语》——孔子——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春秋
D. 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寒舍是对人称自己的家。
6.填空(5分)   
     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含英咀华,一次洗礼,一次收获:李白重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便“                   ,                 ”。杜甫惜谊,乱世江南逢故交,不禁感慨“                   ,                    ”。《论语》传道,“                 ,                 。”(《为政》)“           ,            ,仁在其中矣。”(《子张》)王湾励志,王湾《次北固山下》看到日夜交替,不禁吟诵出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积极向上的富有艺术魅力的诗句:             ,            。李益多愁,登上受降城,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耳闻夜风传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不禁吟诵出了:“                ,               ”这征人的心声;致远善感,马致远在西风古道中,眼见落日西下,发出了“           ,              ”的悲凉嗟叹。
7.名著阅读。(8分)
  ⑴《朝花夕拾》是       先生唯一的一本         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这篇文章是《                》。(3分)
  ⑵在《朝花夕拾》中,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不仅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是我             的原因。(3分)
(3)你从《朝花夕拾》中看到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2分)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3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这首诗写了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0.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3分)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11.“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一句中的“也”是承上文的________。(2分)


12.“虽然小,但是在那里也可以……”中的“虽然……但是……”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13.“三味书屋的小园”同“百草园”有何相同之处?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4分)


14.“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用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先生性格的哪一方面?“我”对三味书屋是十分反感吗?(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分)
想起那年读书时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5.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5分)


16.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3分)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17.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18.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19.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坚强”“宽容”等。
②叙写真实经历,抒发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④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20 19:57:0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B卷.zip (1.32 MB, 下载次数: 1525)


获取解压密码请打开微信扫描下面图片关注公众号即可自动发送
如果已关注并遗忘密码,请扫码进入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8-20 19:57:1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惨淡(cǎn)      确凿(zuó)       搓捻(niǎn)         威风凛凛(lǐng)
B.倜傥(tǎng)     贪婪(lán)       攒成(cuán)         咄咄逼人(duō)
C.诅咒(zǔ)       感慨(kǎi)       收敛(liǎn)         混为一谈(hǔn)
D.笃志(dǔ)       模仿(mó)        徘徊(huán)         花团锦簇(cù)
参考答案:B
解析:A项,“凿”应读“záo”,“凛”应读“lǐn”;C项,“混”应读“hùn”;D项,“徊”应读“huái”。
2.下面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云宵      磕头      煞有介事      众目睽睽   
B.绽开      烂漫      花枝招展      翻来复去
C.鉴赏      娇媚      恍然大悟      不求甚解
D.沐浴      渊博      截然不同      人声顶沸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云宵”应为“云霄”,B项,“翻来复去”应为“翻来覆去”,D项,“人声顶沸”应为“人声鼎沸”。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青海湖周围的千亩油菜花竞相开放,灿烂金黄一片,美不胜收。
B.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C.王家姊妹俩人品好,长得又漂亮,一个泼辣热情,一个温柔恬静,可谓各得其所,人见人夸。
D.我们要认真读书和学习,有不懂的地方千万要问,不要不求甚解。
参考答案:C
解析:“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当你不去旅行、不去冒险、不过没试过的生活,每天只是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干着80岁都能做的事情,那么你要青春有什么用!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参考答案:C
解析:A项,“开展与策划”语序不当,应该先策划再开展。B项,缺少宾语,“开展了……的活动”。D项,多重否定失当,应该是“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再次发生”。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代表作有小说《边城》、《长河》、《命若琴弦》、《湘行散记》。
B.《再塑生命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国
C.《论语》——孔子——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春秋
D. 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寒舍是对人称自己的家。
参考答案:A
解析:《命若琴弦》是史铁生的作品。
6.填空(5分)   
     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含英咀华,一次洗礼,一次收获:李白重情,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便“                   ,                 ”。杜甫惜谊,乱世江南逢故交,不禁感慨“                   ,                    ”。《论语》传道,“                 ,                 。”(《为政》)“           ,            ,仁在其中矣。”(《子张》)王湾励志,王湾《次北固山下》看到日夜交替,不禁吟诵出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积极向上的富有艺术魅力的诗句:             ,            。李益多愁,登上受降城,但见大漠似雪,月华如霜,耳闻夜风传来凄凉幽怨的芦笛声,不禁吟诵出了:“                ,               ”这征人的心声;致远善感,马致远在西风古道中,眼见落日西下,发出了“           ,              ”的悲凉嗟叹。
参考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名著阅读。(8分)
  ⑴《朝花夕拾》是       先生唯一的一本         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出自《朝花夕拾》的文章,这篇文章是《                》。(3分)
  ⑵在《朝花夕拾》中,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         ;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         ,“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不仅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是我             的原因。(3分)
(3)你从《朝花夕拾》中看到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2分)
参考答案:(1)鲁迅  散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阿长  藤野先生  弃医从文  
(3)在《朝花夕拾》里,童年的鲁迅是个性格活泼,身心健康的孩子。他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想得到神奇的《山海经》,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喜欢小动物,为了隐鼠仇猫,和阿长闹意见,表现得爱憎分明,充满同情心;他在私塾里画绣像,为了看五猖会无奈背书,显得天性自由,活泼好动,有点顽皮。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37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6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8.这首诗写了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重阳节  九日  登高
9.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
10.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3分)
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参考答案: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惆怅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托着对和平的渴望;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背景分析共1分,情感分析各1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11.“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一句中的“也”是承上文的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百草园
12.“虽然小,但是在那里也可以……”中的“虽然……但是……”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不能;强调园子不在于它的大小,关键是给孩子们无限的乐趣,从自然中获得的乐趣及短时间的自由。
13.“三味书屋的小园”同“百草园”有何相同之处?你认为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4分)
参考答案:两个园都使儿童感受到大自然给他们带来的无限乐趣。作者就此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14.“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用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先生性格的哪一方面?“我”对三味书屋是十分反感吗?(4分)
参考答案:先生虽说严厉,也不缺乏温和;我对三味书屋不是很反感。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7分)
想起那年读书时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有字,可读,真好。
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
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地涌动而来,真好。
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
怎么办?
偷呗。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慢慢地,条件好了,可读的书多了起来。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
月光下,窗台边,一股清凉,几声蟋蟀鸣的浪漫场景,却是在少年的记忆里,飘飘欲仙。
后来啊,读书的种类,读书的桌子,读书的茶台,读书的座椅,读书的场地……慢慢丰富起来,读书的每一个刹那,都仿佛是时光滋养的花枝,慢慢开出耀眼的花来。
多年以后,到底还是因为这书,生出了一些灵性,鲜亮了人生。
蓦然回首,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在阳光丽日里,散发着温暖、生动、可爱、亲切。一纸一片,在呼啦啦的青春里,依然于素色中呈现着夺目的光芒,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
这好玩的读书往事,想想就笑意盎然,关乎经脉,关乎底气,怎不值得终生记忆?
15.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哪些事?请简要概括。(5分)
参考答案:①去邻居家读“报纸墙”;②借小人书读;③捡包鞭炮的纸读;④到废品收购人家的院子里读;⑤来到乡里读书,月光下读书。
16.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3分)
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参考答案:一连串动词,写出了我得到书的喜悦心情,及对读书强烈的渴求。
17.作者回味一路走来的读书时光,写道“素手拈花,好似故人来”,句中的“花”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分)
参考答案:句中的“花”指的是书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回忆了“那年读书时”的强烈震撼,表现了作者对读书的依恋。
18.结合全文,写出你对文末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总结全文,点明主旨,呼应开头,强化作者对读书往事的怀恋。

第三部分:写作(40分)
19.题目:那一次,我懂得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坚强”“宽容”等。
②叙写真实经历,抒发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④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02: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