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新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优秀导学案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21:0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的意义。
2.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行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二、自主预习       
1.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      ,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      和      。
2.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其中,距今约                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最具代表性。
3.在河姆渡遗址还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         的木构水井。
4.在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考古学者发现了一处大型的原始聚落遗址。距今            
年,定名为半坡遗址。
三、合作探究
1.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式样是怎样的?在生活中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又是什么?饲养哪些家畜?制作的农业工具中最为典型的是什么?学会了制作什么器物?



2.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式样是怎样的?在生活中学会了制作什么?种植什么?饲养什么?使用什么?




3.指出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





四、随堂演练
1. 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①        B.②        C.①②        D.③④
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
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               D.水稻、粟
3.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地穴式房屋
4. 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5.下列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
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
6. 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优劣         B.原始农业的发展  
C.氏族公社的形成         D.学会建造房屋技
7.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
A. 自然环境不同           B. 使用的工具不同  
C. 生活习惯不同           D. 思想意识不同

五、课后反思




【答案】
二、自主预习
1.稻 粟 黍  2.7000  3.最早  4.约6000
三、合作探究
1.(1)房屋建筑—半干栏式建筑;(2)主要农作物—水稻;(3)饲养家畜—猪、狗和水牛为主(4)典型的农业工具—骨耜;(5)制作器物—陶器、玉器、乐器骨哨。
2.(1)居住区—半地穴式圆形房屋;(2)生产工具—磨制石器;(3)种植作物—粟
(4)饲养家畜—猪和狗;(5)生活用具—陶器,彩陶最具特色。
3.半坡人生活的黄河流域,气候干燥较为寒冷,雨水稀少;河姆渡人居住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四、随堂演练
1.D 2.D 3.C 4.C 5.B 6.B 7.A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8-4 21:03:41 | 只看该作者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zip (13.19 KB, 下载次数: 498)



获取解压密码请打开微信扫描下面图片关注公众号即可自动发送
如果已关注并遗忘密码,请扫码进入公众号,在底部输入“密码”会自动回复最新下载密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20: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