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最新资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1:57:30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课    装饰画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应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装饰画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居室装饰的艺术形式,学生对这一美术领域并不陌生。它有着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装饰画体现了艺术创作中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并且操作简单,材料多样。它既可以美化生活,还能通过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综合因素的探究学习,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四课,可以看作是室内装饰品的综合探索课,结合了多方面的综合因素,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美术语言表达情感、扮美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画的艺术价值,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初步掌握装饰画的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独特的艺术语言。引导学生完成一幅装饰画作品,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其文化素养和艺术品味。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感受装饰画的艺术特色。通过具体分析装饰画独特的题材、造型、构图、色彩、材质等艺术语言,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了解装饰画的创作规律,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装饰画,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人生态度,增强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素养和生活品味。
教学重点:装饰画图形的选择、构图、设计等基本要素的掌握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设计制作
教学时数:2课时(讲课:1 实践:1)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师生互动,讲授新课
这是我们班某位同学的房间,我们看看有哪些方式可以使他的房间更有情趣,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装饰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装饰画。
什么叫装饰画?先来看一组图片,大家看看装饰画跟一般的写实绘画有什么不同?
装饰画与写实画的区别:写实画偏重于对自然的再现,强调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装饰画多运用变形、夸张、概括、归纳等手法,强调的是单纯、平面、秩序的装饰美。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问题,了解这一独特的装饰艺术。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发展阶段
哪些因素构成了装饰画独特的装饰美呢?
欣赏图片:
《埃赫特男爵夫人》克里姆特
作品具有浓厚的装饰风格,平面化的画面空间中,加入了抽象而富有秩序感的图案和符号。
《母性》丁绍光
作品融合了东方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的装饰风格,画面以刚劲有力的铁线描进行表现,并用金线或银线装饰。
《猫头鹰》韩美林
画家既继承提炼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笔墨情趣,又吸收了西方装饰艺术的精髓,并将抽象、夸张、写意等艺术手法巧妙融合,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相》房婷婷
现代装饰画中各种材料与技法的应用,令作品具有一种独特的材料美和时代感。
上面的作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张?画面中的哪些因素让你印象深刻?
装饰画的特点:
1、题材
装饰画的题材有什么特点?
欣赏图片:克里姆特、丁绍光作品及农民画。
装饰画的题材多样,内容广泛。
2、造型
装饰画的造型特点有哪些?
简单概括,多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给人以规则感、平面感。
3、构图
常见的装饰画的构图形式有三种:
对称式构图——具有强烈的均衡感,给人以饱满、规律、稳定的感受。
均衡式构图——画面两边视觉上的分量相等,具有灵活多变的装饰美。
适合式构图——具有极强的装饰感,体现了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
4、色彩
装饰画的色彩美体现了对比与和谐的形式美法则,既对比鲜明、夸张强调、又协调融合、细腻微妙。
5、材质
装饰画可以是绘画作品,还可以用很多种材料制作。每一种材料都有各自的形态、色彩、肌理等视觉特征,它们的厚薄、轻重、粗细、明暗各不相同。合理地选用材料,可以大大增强画面的装饰效果。
看了这么多的装饰画,想必同学们也想创作一张挂在自己的房间里了。下面大家就亲自来创作一张装饰画吧。
学生观察思考
小组讨论。
教师利用大量的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寻找适合的资料图片,培养学生发现素材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
提供详细的实例,便于学生具体操作。
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鼓励求新求变。
实践创作阶段
三、装饰画的创作
在生活中,有很多东西是值得珍藏的:奶奶做的小虎鞋,跟爷爷一起放过的风筝,爸爸从新疆带来的小帽,儿时的一张涂鸦……这些素材,当我们把它们收集在一起的时候,其实就开始了创作装饰画的第一步。
1、确定题材
有了喜欢的题材,我们在造型上怎样设计才能创作出新颖的作品?
2、设计造型
省略概括,变形夸张,装饰细节,大胆想象……
3、安排构图
对称式构图,均衡式构图,适合式构图……
4、选择色彩
借鉴艺术大师的作品,创作和谐统一的色彩;借鉴民间美术作品,创作对比强烈的色彩;借鉴现代设计,创作丰富的装饰色彩……
5、巧用材质
巧妙运用废旧画报,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
学生欣赏并思考
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究。
根据装饰画的特点,再次重复步骤,为学生的实际创作提供有参考性的指导。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审美体验。
作业阶段
四、作业
用废旧画报设计制作一幅装饰画。
制作提示:
1、确定题材;
2、设计造型,安排构图;
3、分块剪开;
4、借鉴色彩(不超过5个颜色);
5、剪下色块(忽略图案和文字);
6、按照图样剪报纸(大胆概括);
7、粘贴(留空隙);
8、装饰完成。
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学生动手练习,体验制作的快乐。
完成作品,学生之间互相评述对方作品,巩固知识。
详述步骤,便于学生实际操作。
完成阶段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谈创作思路。
同学互相评价,将完成的作品拍照留念。
教师小结。
培养审美意识、评价意识
收集资料,记录成果。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1:57:4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单元    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
第一课  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领域为“设计·应用”,教学内容的完成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比分析不同室内设计风格的图片实例,了解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及基本要素,体会居室应当宜人的基本理念,形成主动探索、改造、美化居住环境的意识。第二课时应在了解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学习如何通过室内效果图表达创意与构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不同风格特点及基本要素,初步掌握室内设计效果图的绘制方法,加深对美化居室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图例,师生共同分析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及基本要素;然后运用所学知识,用透视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张室内设计效果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美化生活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地改造居住条件,激发其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室内设计的风格特点及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掌握用透视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张室内设计效果图。
教学时数:2课时(讲课:1 实践:1)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展示不同风格室内设计图片。
问题一:这些室内设计的风格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得出五种室内设计风格的特点。
问题二:影响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空间、色彩、光影、装饰陈设、绿化等。
观察讨论,分析所展示的居室设计图片中设计风格的类型。
讨论得出答案:
1、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混合风格等。
2、室内设计的空间、色调、装饰品、装饰物品、家具设计等都会对设计风格造成影响。
通过观察、接触客观实物获得资料,用真实是情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交流、讨论获得知识,达到学习目的。
发展阶段
教师展示改变色调后的室内设计图片。
问题一:哪种色调的居室你更喜欢?说说理由。
问题二:居室色调的形成与色彩的呼应有密切的联系,谈谈你对它的理解。
板书知识点:色调。
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在居室设计中的重要性。
观察、对比后,讨论并发言:居室设计的主要色调有白、灰、蓝、紫、绿等很多种,它们对营造居室气氛有着重要作用。
为学生设置合适的教学情境,使他们的探究活动更有目的、有差别地深入进行。
探索实践
欣赏优秀室内设计案例,归纳知识点: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
设置探究情境:
《改造我们的居室》设计方案——同学们自己的家中,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进行合理的改造?请你写出设计方案。
讨论改造内容:
1、从光源上进行改造。
2、利用吊帘、地毯、家具等重新划分空间结构。
3、可以在室内移花接木。
4、手绘图案装饰居室墙面。
生成具体设计方案,按组选出最合理的改造方案。
通过探索活动充分理解所学知识,能将美术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尝试多种途径解决问题。
展示阶段
点评、展示各组优秀的设计方案,说出设计的亮点。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客观评价自己及同学的作业。
通过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1:58:02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展示不同风格特点的居室照片。
复习知识:室内设计的风格都有哪些类型?
提问:我们理解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什么绘画手段来表现?
引出课题:这节课学习室内效果图的绘制方法。
回顾反思,回答问题。
风格类型: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混合风格等。
反思身边的居住环境,讨论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上节课所学与本节课知识联系起来是很有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发展阶段
欣赏手绘室内效果图。
知识点:手绘室内效果图的原则
1、真实性。
2、科学性。
3、艺术性。
学习体会效果图的原则。
思考:如何表现出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与装修效果?
展示讲授
展示室内设计效果图的创作步骤(教师示范)。
平行透视效果图步骤:
1、按透视线画出要表现的室内空间。
2、划分空间,合理设计家具的摆放位置。
3、添画细节,画出明暗关系。
4、按照色调进行上色。
观看教师示范,进行范例分析。
总结体会效果图的设计步骤。
根据绘画步骤临摹。
思考:自己应如何表现出设计意图?什么样的室内空间是合理的?
复习平行透视的概念。
通过直观的示范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知识和方法,为进一步拓展活动做好准备。
课堂实践
指导学生实践练习。
1、临摹自己喜欢的手绘效果图,体会绘画的方法要领。
2、独立创作室内设计的效果图,直观表现出设计意图,完善细节,上色完成。
学习绘画技巧,运用美术语言完成设计,激发想象,活跃思维。
作业展示
室内效果的作业展示。
课堂总结。
巩固所学知识。
客观评价自己及同学的作业。
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评价,发挥鼓励的作用。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1:58:1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  装点居室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学习领域为“设计·应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漂亮的居室离不开细节的装饰,室内装饰的目的就是造就一个自然、和谐、舒适而整洁的环境。家居饰物不仅能增添家居的内涵与情韵,同时也能体现个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品位。
   本课将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有趣的手工靠垫、座套等装饰物品,也可以利用废旧布料等材料对家中的现有物品进行装饰、美化。引导学生了解、感受各种装饰材料的色彩、质感、肌理、光泽等,体会细节装饰与居室整体环境的关系。通过学习装饰物品的制作方法,综合运用图案及色彩知识,合理改造、美化我们的居室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室内装饰物品的制作方法,进一步巩固图案、色彩等美术知识,并能学以致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共同欣赏相关图例,分析、总结家居装饰品在美化居室方面的作用,进而综合运用图案、色彩等知识设计有图案的家居饰品,且通过绘制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美化生活的能力。能够主动、创造性地改造居住条件,激发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理解家居装饰品在美化居室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掌握室内装饰物品的制作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讲课:1 实践:1)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复习:什么样的家居设计是舒适的、美观的?
展示家居图片。(对比有和没有装饰品的居室图片)
问题:装饰物品在居室设计中起着什么作用?什么物品可以起到装饰作用?
回顾上节课知识,讨论回答问题:空间合理,色调和谐,实用美观。
讨论:影响居室环境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感受装饰品在现代居室中的作用。
学生补充家中什么东西可以作为装饰物品,如靠垫、座套、布艺挂件等。
通过回顾旧知识,学生能尽快进入学习情境,有利于将上节课知识与本节课内容联系起来。
发展阶段
一、欣赏居室中的装饰物品图片
引导学生感受装饰品在居室设计中的重要性。
展示提前准备的装饰物品实物。
组织学生感受装饰物品的色彩、质地、光泽等。
提问:装饰物品为什么会影响居室的整体环境?
二、图案在装饰物品中的应用方法
1、家居设计上的图案应用。
2、室内装饰品的图案应用。
应用方法:变化——提炼——重组。
复习图案及色彩的应用知识。
分小组展示可用于造型活动的废旧材料。
观察、触摸、体会装饰物品,回答问题。
讨论、体会运用图案进行装饰的方法。
学习民间图案的运用方法,思考如何将传统图案运用在现代设计中。
为学生设计真实的教学情境。
通过接触实物,学生能充分感知材料的形状、色彩和材质,进而能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展示讲授
教师示范装饰品的设计步骤及方法(以靠垫为例):
1、画出外形;
2、运用二方连续或单独纹样设计图案;
3、根据图案形象及居室整体色调进行上色。
观看教师示范,进行范例分析。学习装饰物品的设计方法。
通过直观的方法示范,学生了解必要的概念和知识,为下一步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课堂实践
指导学生实践练习。
根据自己的设计稿,利用身边收集到的材料制作装饰物品。
综合运用多种创作方法完成设计及制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作业展示
教师小结。
装饰物品作业展示。
巩固所学知识。
客观评价自己及同学的作业。
获得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
通过积极评价,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1:58:34 | 只看该作者
第三课  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材分析:
   现代社会,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已不再是单纯的住宿,而是对居住条件已及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环境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方针,现代住宅社区也正向高舒适、高性能、高质量方面发展。
   居住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娱乐、居住的重要场所,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强调社区居住环境的自然性特征,对于改善城市人口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城市有机的生态单元,以及满足居民的精神感受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引导学生运用生态平衡的思想进行社区设计,尽量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析社区居住环境的主要组成因素,学习社区环境与居住之间的关系,进而用所学美术知识与技能对社区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
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技能进行社区环境平面图的简单绘制,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进行有一定创新的环境效果图绘制。可适当进行不同程度的分层教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社区环境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文化因素,培养学生关注社区环境、热爱社区环境的情感。
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美术知识与技能对社区环境进行合理的改造
教学难点:绘制社区环境平面图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教师提问:
同学们居住的社区里都有哪些场所和设施?这些场所和设施都有什么样的功能?
教师将学生所说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关键词:居民楼、健身器材、小区广场、幼儿园、居委会、变电室、绿地、车库等。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并不断补充、完善答案。
学生汇报自己回忆的社区场所和设施。
通过从不同角度回答问题,并不断补充、完善答案。
每个学生的关注点是不同的,教师将学生的观点汇聚在一起,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其思维广度。
发展阶段
教师提问:
我们的学校都有哪些设施?
(教师在黑板的另一边进行记录)
学生回答问题:
教学楼、操场、食堂、图书馆、实验楼、文体楼、花园等。
从身边最熟悉的校园环境入手,学生能够非常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对比分析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也就有不同的功能和设施。
学生讨论分析学校与居住社区的不同。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思考问题。
师生讨论
现代社会,人们对居住的需求已不再是单纯的住宿,而是对居住条件以及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环境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是设计方针,现代住宅社区也正向高舒适、高性能、高质量方面发展。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的宗旨。
展示讲解
展示教师绘制的校园平面图,同时展示收集到的其他平面效果图素材。分析平面图的绘制要素:透视、比例、线条、色彩等。
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透视、比例、线条、色彩等知识。
讲解美术专业知识,建立主要知识框架。
讲解练习
教师讲解平面图的基本绘制方法:比例、坐标方向、布局、建筑物、树木花草等。
学生临摹。
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根据所学的平面图绘制方法,绘制自己社区的平面图;也可以创新改进,对自己的社区进行更合理的改造。
通过练习掌握专业绘画技法。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11:58:57 | 只看该作者
第五单元     移步换景   别有洞天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本课为“欣赏·评述”课型。此类课型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认识美术作品,还要让他们理解美术作品。教师应用作品唤起学生内心的共鸣和联想,使他们在与作品进行较为深入的“交流”后,生发出自己真诚的观点和感知。优秀的艺术作品对心灵的碰触和撞击,出自于欣赏着对艺术语言的深刻领会和思考。
中国古典园林恰恰是中国几千年文明所形成的精神积淀,是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自我关系的一种深刻思考,并将其外现于园林的状貌和空间形态。
本课的知识点是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要素和造景手法。种类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其中皇家园林以北京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为代表,私家园林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园林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种类、基本要素和造景手法。
2、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及精神内涵。
3、学会欣赏中国古典园林。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思考,以讨论的方式学习基本知识,并自己建立各知识环节间的内在联系,生成并表述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领会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空间之美、人文之美。
2、愿意走进中国古典园林,愿意带着一颗安静的心,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导阶段
出示课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中国庭院“明轩”图片)。
问题一:你们看到了什么?
问题二:这些亭子、山石、芭蕉构成了什么?
问题三:这个庭院是哪个国家的?
出示文字“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庭院,明轩”。
教师对明轩做简单说明后提问:大都会博物馆为什么要将中国庭院收入其中?中国古代建筑确有独特的风格,但为什么不展示民居、宫殿、寺庙,而独独选取园林呢?中国古典园林究竟魅力何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中国古典园林的赏析之中。
学生回答:芭蕉、游廊、亭子、山石等。
学生回答:中国
学生思考
1、由系列问题导出主题。
2、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学习,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3、首先问“看见什么”而不问“这是什么”,从最直观的视觉捕捉入手,在发现和了解园林基本要素的同时,顺畅的导出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也为教师对“明轩”的介绍做了必要的铺垫。
发展阶段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出示颐和园、北海公园、苏州园林的图片,引导学生将其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教师再补充寺观园林的图例,讲明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种类。
俗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我们今天就重点分析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私家园林。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要素
1、下面我来讲一段起因,看看谁能为它后续上结果。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他们完全生活在自然荒野之中。后来为了遮风避雨,防止野兽侵袭,就开始为自己建造居住场所,于是人们开始居住在一个隔离于自然之外的人为空间之中。可是他们又发现他们的生活无论是畜牧、嫁墙还是桑蚕都离不开自然,于是……(留下思考的空间)
2、在园林中我们一定会看到什么?
3、出示图片明确园林基本要素内容。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一)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自然之美
教师请学生根据课件中的中西古典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苏州园林)的图片,比较分析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
教师总结学生的答案,板书“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移步换景,别有洞天——空间之美
1、教师:追求自然之美的苏州园林是否需要人工修造?
教师讲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修造过程,先由造园大师设计图纸,再由工匠按照图纸施工造园。
教师:我给大家指一条通向造园大师心灵的通道,看看你们能不能与他们的设计构思相通。
出示图片:“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贵在变化,有变化始能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出示三幅园林图片,分别为水岸远景、小院一隅、窗棂一角。请同学前后四人一组,任选一张图片讨论其中呈现的各种变化,并派一名同学上前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
建议1:教师在学生讨论前,做简单的举例说明。如,堤岸上的植物与开阔的水面形成了曲直变化、疏密变化的对比。
建议2:同学阐述讨论结果时,一定注意展开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的质疑、解答、补充。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发现他们不曾涉及的方面。
教师板书学生们总结的各种变化。
教师:苏州园林充满变化的自然美是变而不乱、杂而有章的。这就像我们绘画中的疏密、前后、大小一样,体现着变化统一的形式美法则。所以叶圣陶先生说:“(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全班齐读此句)
2、教师:苏州园林不仅使每个人在一个固定的视点上欣赏如画般的景致,而且还营造出可游、可行、可居的空间层次。接下来我们以苏州拙政园为例介绍几种造景手法。
(1)拙政园北寺塔——借景。
教师简要介绍后,学生总结造景手法。
(2)拙政园小飞虹——分景。
首先出现小飞虹水域去掉廊桥后的图片,问:如果你是园林设计师,怎样使此处空间显得更为深远、丰富?
学生回答后,出现水面架设无廊的木桥图片,问:是否符合你们的想象?能不能做得更好?
最后出现小飞虹图例,由学生分析。
(3)挫政园洞门——对景。
(4)拙政园漏窗——框景。
由学生自己分析:框住的是景,框不住的是无尽的情思和遐想。
(5)分析拙政园曲廊——空间含蓄婉转,使园中人脚步末动,心已经跟着曲廊进入前方的未知风景。
教师:苏州园林的这些造景方式,在咫尺之间,使得景色曲折婉转、无限延伸,真是“移步换景,别有洞天”。
(三)天人合一,如诗意境——人文之美
以拙政园听雨轩、松风阁、远香堂匾额、题对为例,引导学生体会此时赏景已经不再凭借眼观,而是将视觉、听觉、嗅觉综合调动,是将整个人的身心静融入雨打芭蕉、松风和鸣、清香送远的自然界中。
出示拙政园“与谁同坐轩”图片。
教师:你们想与谁同坐其中啊?
学生发言后出示苏州的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学生分析词句的妙处。
学生参与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将自然也同时纳入他们的生活空间,于是就出现了园林这种建筑类型。
学生回答:自然景物,包括山、水、植物和建筑。
学生回答:欧洲古典园林对称工整,强调人工之美;中国园林则自由、自然,强调自然之美。
学生回答问题,参与讨论和发表观点。通过讨论和表述时的互动,学生可以讲出疏密、曲直、方向、隐现、高低、层次、虚实(树影虚、树枝实;漏窗虚、粉墙实;水面虚、山石实)的变化。
学生听讲。
全班共读。
学生思考,根据提问层层递进,回答问题。
小飞虹分而未分,静中求动,增加了空间层次,丰富而深远。
学生分析、感受,回答问题。
学生静心感受,表达真实自我。此时不是思考,不是分析,是情感的交流。
园林的种类问题,学生很容易理解。图片的选取要有广泛的识别度,便于学生很快地抓住重点。
1、园林的基本要素的内容学生们都比较清楚,但未必明了它们存在的原因。
2、学生在问题的创设中推理出新的知识,并建立起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中西双方的园林特点在比较中得到最自然、直观的呈现,学生很
容易领会。
1、  承接上下环节,使知识连贯、环环相扣。
2、图片选取有针对性、涵盖性。
3、通过示例,明晰学生讨论方向。
4、学生的发表环节将组内结论带入了全班,大家进一步讨论,可以拓展更广、更深的思维空间。
5、中国古典园林就是在自然山水中人为地营造出画境。
6、叶圣陶先生的《苏州园林》正是初二语文书中的篇目,此处出现,在切题的同时,又与语文学科实现横向联系,更能够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联想。
7、创设条件,使学生主动设想,在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同时,也使他们贴切地理解小飞虹的设计。
8、在进行对景、框景、曲廊的教学环节时,慢慢带入内心情思,与下一环节的人文之美衔接。
9、选取典型实例,创设情境。
10、“与谁同坐?”这是个所有人都愿意去设想的问题,那就让所有人在问题的引领下,进入园林,与古人苏轼一起对话明月、清风。
总结阶段
苏州园林内的诗词匾额、楹联题对是造园者最真实动人的内心独白,它高于自然,又使人心向自然归隐。一草一木处处有情,以情景交融的草木楼台创设出如诗的意境。
图片展示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学生回答为什么大都会要收藏一座完整的中国庭院。
出示与一位国外的园林专家描写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字:“我一直渴望独自坐在水边,在月光下的凉亭里聆听风吹竹叶、鱼跃池塘的声响,凝望清晨的荷花伴着朝露慢慢绽放。只可惜游人如织,渴望成了奢望。实际上根本无需拥有一片园林。一盆绿竹足够了。只要竹影投到白墙之上,那不就是一方水亭吗?”
布置作业:去看看苏州园林吧,虽然游人如织,但竹影白墙依在,只要心里有,景就在。
聆听,感受,回答问题。
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精神内涵。
前后呼应,回到初始问题,让学生自由说出内心的答案。
一位外国人的中国园林情结,正符合此时学生们对走入园林的渴望。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5: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