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最新资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岭南版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00:38:24 | 只看该作者
第14课非洲大地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对非洲的建筑雕塑、壁画艺术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2)能创怍或临摹一幅表现非洲题材的装饰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观察、分析、思考、表述的过程与方法,感受非洲的有代表性的艺术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非洲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珍惜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果。

2、教学难点:

从文化遗迹到自然景观,如何做到以点带面、处理教材内容繁多的问题。

3、兴趣点:

探秘式的学习活动。

4、观察点:

(1) 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的造型特征;

(2) 古埃及壁画的线条与色彩。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自然环境、野生动物与人的关系。

2、较高要求:

了解壁画的表现特征,并能够加入自己的理解,临摹或创作一幅埃及形式的壁画。

3、个性探究:

以小组的形式集体创作一幅埃及风格的壁画。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提问:同学们有没有外出旅游的经验呢?能和大家谈谈你的旅行见闻吗?

2.展示一些非洲的旅行照片(生态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请学生欣赏。

3.教师小结:旅行是一件有趣而且能增长知识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在小博士的带领下做一个小小的旅行家,开始我们的神奇之旅。

4.出示课题:非洲大陆之旅。

二、课堂发展、学习活动:

活动一:通过影像方式展示非洲风情,分小组讨论,汇报见闻。

1、播放反映非洲风土人情、历史人文景观的短片或图片(加入非洲鼓乐)。

2、作为—个小小的旅行家,在欣赏的旅途中你留意到哪些景观呢?

每个小组扮演一个旅行团队来讨论,然后派代表向大家汇报旅行的见闻。(在汇报的时候注意区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3、联系前几节课的内容,简单说出这些艺术表现的区别。

活动二:利用“旅游字典”,向同学介绍。请小博士休息,自已扮演小导游。

1、翻开非洲“旅游宝典”找出最感兴趣的照片,仔细阅读背后的文字介绍,然后把它介绍给各小组的同学。

2、请小组评选出的小导游向大家介绍旅行见闻。

“旅游宝典”须课前准备好,每组内容不同。

●金字塔 ●神庙 ●壁画 ●自然风光、生态环境 ●木雕

3、评选小导游。

比一比谁讲得最生动,适合做小导游。

活动三:具体学习非洲木雕和古埃及壁画。

在旅行过程中我们不能总是一晃而过,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我们坐下来细细观赏品味的,例如非洲木雕、古埃及壁画。现在开始欣赏这些有趣的艺术作品吧。

1、展示非洲木雕作品图片。创设问题:

● 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表现了什么内容?

● 这个面具和你以前看过的有什么不同?

● 你喜欢这些艺术作品吗?如果你拥有这些作品,准备摆在哪里?

2、古埃及壁画的欣赏与临摹:

● 这是一个幅古埃及的壁画,从这幅壁画中你看到了什么?

● 请同学来模仿画中的人物的动作,能模仿出来吗?

● 说一说古埃及人是怎样描绘人物形象的?

● 你觉得壁画中颜色的使用有什么特点呢?

3、我们一起来描绘这些神奇的壁画吧!

三、动手实践:

鼓励学生临摹或创作一幅埃及壁画,送给自己的亲人朋友作为旅行纪念品礼物。

四、课后延伸:

1、告诉学生其实教师也没有去过非洲,但是知道这么多非洲的知识,就象真的到过非洲一样,猜猜老师是怎样做到的呢?答案有三个:

●网上查找资料

●到图书馆找资料,翻看旅游杂志

●请教别人

2、提示下节课内容。

我们将开始美洲、大洋州之旅,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资料,设计旅游线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00:38:38 | 只看该作者
第15课美洲、大洋州之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对教材中的作品(建筑、雕塑、壁画、自然景观)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和描述;

(2)了解教材中柱形雕刻作品的造型特点和装饰方法,能用这种程序制作一件简单的柱形装饰小品;

(3)采用构思、收集材料、编辑、剪贴包括描绘等方法制作旅游小册子。

2、过程与方法:

欣赏美洲、大洋州有代表性的艺术品,通过观察、分析、=思考与表述,认识具有鲜明地方特点的美洲、大洋州文明。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对不同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欣赏,感受艺术的文化价值。

教学要点

1、教学重点:

欣赏墨西哥和澳大利亚著名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2、教学难点:

从文化遗迹到自然景观,如何做到以点到面、处理教材内容繁多的问题。

3、兴趣点:

模拟小小旅行社,做小导游。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分析教材中的作品。

2、较高要求:

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套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行小册子。

3、个性探究:

运用雕刻表现手法,创造一件柱形装饰小品。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

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分析教材中的作品。

2、较高要求:

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套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旅游小册子。

3、个性探究:

运用雕刻表现手法,创造一件柱形装饰小品。

教学活动设计

一、课堂导入:

1、故事导入:

在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个神秘的部落,他们很早就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文明,他们拥有精确的天文历法,发明的象形文字至今我们还不能破译,他们还建了数不清的金字塔,可是在大约几百年前,他们的文明却像迷一样消逝了。他们是谁?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

2、影片或图片显示:墨西哥著名的古城建筑、雕塑、象形文字。

3、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看的感受。

4、提示学生翻开教材,今天小博士带领我们踏入美洲,首先要探访墨西哥的神秘古城。古城里有很多神秘的东西,在等待我们去探险。

二、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1、指出玛雅文明发生在中美洲,不是非洲,而且玛雅文明还有很多与其他文明不—样的地方:在托大森林里居住,周围没有河流……

2、出示埃及金字塔和墨西哥帕伦克古城的金字塔图片,分析、比较造型上的区别:

a.金字塔——侧面为三角形、尖顶,方锥体

b.帕伦克古城的金字塔——侧面为梯形、平顶,顶部还建有庙宇

3、出示我国出土于四川的三星堆青铜器面具图片,指出三星堆文化与玛雅文化一样,都具有其神秘性。

4、展示美洲、大洋洲的雕刻作品,学习其造型与装饰手法。

知识要点:柱形雕刻、四个面都有雕刻的内容、纹样丰富、装饰性强。

技能要点:具体分析教材中的《石柱雕刻》和《羽蛇神》的花纹图案。

相同点:具有浅浮雕性质,不镂空。

不同点:《石柱雕刻》采用“阳刻”手法,《羽蛇神》采用“阴刻”手法。

5、教师用石膏材料示范“阴刻”技法,

6、继续进行“探秘之旅”。展示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和乌卢鲁国家公园图片或影片,引导学生欣赏,

7、设置问题:如果你是旅行社负责人,需要制作一本小册子向观众介绍刚才看到的景色,应该怎么做?

8、学习设计制作旅游小册子的步骤:

● 构思、收集材料、编辑、剪贴、描绘、装订成册

9、展示往届学生制作的作品。

10、布置下一节课的课堂活动,提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项目来表现。

● 用合适的材料雕刻一件柱形装饰小品。

●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套介绍美洲和大洋州的旅游小册子。

三、课后延伸:

教师把学生制作好的旅游小册字和雕刻好的柱形装饰小品在学校橱窗做一次展览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00:38:49 | 只看该作者
第16课 难忘师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把握不同工具材料的特点,运用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表现教师的外貌特征与性格。

2.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中把握教师的外貌特征;

(2)在欣赏中了解表现的技能技巧:

(3)在创作中感受情感表达的愉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学会感谢恩师。

教学要点:

1. 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现教师的外貌特征与性格。

2. 教学难点:

如何表现学生对教师的感情。

3. 兴趣点:

(1)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2)用夸张的手法表达自己对教师的印象。

4. 教学观察点:

由教师的眼神、嘴巴、脸形、发型所体现的外貌特征。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用手绘图象的手法描绘一个自己喜爱的教师形象。

2. 较高要求:

能准确表现出人物的外貌特征,并画出衬托教师个性化及职业特征的背景。

3. 个性探究:

大胆地尝试运用不同的造型工具,画出我和老师的故事,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教学活动设计

1、观察与发现。

(1)说一说:留给你印象中最深的一位教师的形象特征及你和教师之间难忘、感人的故事。

(2)想一想:你想怎样描绘你最敬爱的老师?

2、欣赏与感受(画家作品)

(1)感觉要素的描述:这幅画中的女教师五官有什么特征?她在干什么?

(2)形式描述与分析:画面的主要色彩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色彩的对比?

(3)美感与价值判断:你看了这幅画中的女教师后有什么感受?画中的女教师和现实中的女教师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这幅画画得好不好?好,为什么?不好,为什么?

3、创作与评价。

(1)构思:你所画的教师是教什么的?他(她)的脸型、五官、性格是怎样的?

(2)构图:画面以头像画还是半身画为表现形式?主要人物与背景道具是怎样安排的?

(3)评价:自评或互评相结合,比一比谁画的教师形象外貌特征鲜明、画面构图生动、情感表达真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00:39:03 | 只看该作者
第17课 编本小书送母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画册装帧设计的意义、形式和方法;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形象、色彩、构图和文字进行设计的基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讨论合作设计,了解并掌握小书的个性化设计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热爱学习,善于创造的良好品德与能力。

教学要点

1. 教学重点:

学习小画册设计的技巧与方法。

2. 教学难点:

画册外形及装订设计应怎体现本书的主题。

3. 兴趣点:

①观赏不同类型的画册、书籍装帧艺术;

②编写能表现自己个性和喜好的小书

③把形态美的小书,作为点缀室内环境的摆设品。

4. 观察点:

①作业画册的外形与封面。

②连环画的主人公,情节与装订形式。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能够小组合作编绘出一本小书。

2. 较高要求:

既突出故事主人公造型的特点和主要情节,又注意了小书的装订形式美。

3. 个性探究:

书的外形独特,形式新颖,图文并茂主题突出。



教学活动设计

1. 学习方法: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方式,实施“四会”,即会写、会画、会讲、会编。

2. 教学方法:欣赏比较研究法,情境创设游戏法,创作交流评价法。

3. 教学模式;开放式多元化角色活动美术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过程:

1. 创设书店情境,导入本课课题:

课前师生共同收集趣味小书实物,布置成新书超市场景(也可提前录像,做成课件,提高观赏容量)。

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参观“书店超市”,请学生欣赏比较:你能观察与发现这批书或画册的形态和艺术形式各有什么特点吗?各组可推选一个代表选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向大家做简单介绍。

②明确本课学习任务,是以自己编制的“小著作”作为毕业纪念献给母校。

2. 分小组探究“备课”,推荐小教师“讲课”:

(1)教师引导教材范例的观赏,提示介绍书的结构常识与设计要素。

(2)提出问题:趣味小书外形、封面设计、装订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设计制作自己的美术作业集锦和自编的小故事画册,可以有哪些表现手法?

(3)请两个小组的代表当小教师,分别讲授上述两个问题的内容。

(4)教师归纳点评,补充两位小教师的讲课内容,明确趣味小书的设计要求与制作方法要点。

3.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创作练习:教师引导两类作业形式的选择(美术作业集锦与自编故事画册),个人创作或两人合作。

4. 作业展示交流,师生评价总结:

(1)创设新书超市场景,教师提出购好书的评价细则,以学生模拟顾客购书的角色活动作为评价方式。

(2)通过小组互评,以“赠书”形式送给执教教师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8-3 00:39:15 | 只看该作者

第18课 再见了,母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基本了解展示设计的要素和形式分类;

(2)综合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掌握多形式展示的表现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在展示设计的欣赏中,复习设计纸立体构成和墙报设计的知识;

(2)在展示设计的创作中,学会彼此协助、互相支持,深入理解设计要素;

(3)在展示评价中,感悟策划意思和创新意思的培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表达对母校、对师长、对同学的热爱之情。

(2)体现合作创作实践的快乐,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分享成功感。

教学要点

l. 教学重点:

学习展示设计内容、形式与方法。

2. 教学难点:

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进行创新表现。

3. 兴趣点:

(1)欣赏展示设计的分类作品;

(2)以“我的成长足迹”向母校汇报自己的成绩,抒发成功的喜悦和体验成就感。

4. 观察点:

(1)平面展示与立体展示的多种形式;

(2)组合式插接和展示设计图。

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

把能代表自己成长足迹的文章和美术作品以合适的形式进行展示设计。

2. 较高要求:

以小组合作方式设计一组展示作品,做到主题意念突出,色彩搭配协调。

3. 个性探究:

展示设计形式独特美观,与众不同;主题突出,色调协调,富有情感表达的感染力。



教学活动设计:

1. 探究活动一:创设情境,回忆感受童年校园的美好生活,感受父母、师长的关爱和同学的友谊。

说一说:

(1)播放校园音乐《金色童年》。请一两学生表演诗歌朗诵,叙述祖国、学校、师长对同学的关心、同学之间的友谊,表达热爱母校的感情。

(2)你准备了什么礼物献给母校?

想一想:你准备怎样把这些礼品(作品)进行展示范呢?

教师组织学生把作品集中摆放到一起,交流、冠冕,使学生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数量、种类、形式有所了解,心中有数,以便展开下列的设计活动。

2. 探究活动二:寻找合作伙伴。

方案一:接近型。寻找作品类型与自己相同的人作为合作伙伴。

意图:能使展示设计更容易条理清晰。

方案二:互补型。寻找能与自己互相之间取长补短的合作伙伴。

意图:同学之间取长补短,更容易在合作中产生优秀作品。

如:平面作品可粘贴展示在一个立体构成的作品中,立体作品可以摆放在一个有质感、有机理变化的平面设计作品前。

3. 探究活动三:探究“形式独特、意念新颖、色彩美观”的设计方案。

想一想:课本图片上的展示设计好在哪里?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说一说:

(1)在课本“扬帆”这一展示设计场景的图片中,隐藏了展示设计的关键原来,你能把你感受到的这个秘密告诉大家吗?

(2)“成长的足迹”所展示的内容是很多的,课本图片是怎样把这些内容组织起来,使观赏者感到条理清晰、整体感强、形式生动的呢?

试一试:运用什么形式展示我们的作品?

4. 探究活动四:创作形式独特、意念新颖、色彩动人的展示设计。

想一想:

(l)我将以什么“意念”,什么样的“形式感”什么“色调设计”贯穿整体展览?

(2)我将寻找什么的材料配合制作我们的展示设计?

做一做:运用形式美感进行创作。

5. 探究活动五:欣赏与评价。

主题突出,富有创意,色调协调,制作精美。

6. 课后延伸:

(1)书中所展示的内容基本是平面作品,你的立体美术作品又该用什么方式进行展示呢?

(2)怎样策划组织班级间的展示设计交流活动,分享“美术学习成长足迹”的交流与综合运用美术知识的总结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7 22: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