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00:30: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歌舞青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青春舞曲》

2.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演唱《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

(2)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苏联青年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念。

2.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习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

(2)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并进行歌曲的快速背唱。

(3)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

3.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

(2) 学习“鱼咬尾”以及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并进行简

单的旋律创编。

(3) 了解王洛宾的生平及贡献。

(4) 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唱歌《青春舞曲》

(1)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小声地哼唱歌曲旋律。

(2)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并随老师练习。附点节奏:

4/4 X.X X X| X.X X X|

切分节奏:

4/4

(3)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并找出歌曲的

旋律创作特点。

(4)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

①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

生按此手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

1=C 2/4 5 3 2 ∣ ∣ ∣ ∣

②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重复的部分,并对旋律进行逐步记忆。

(5)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反复演唱,并能背唱歌曲。

(7)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首歌曲设计相应的力

度和速度变化,并请同学们踊跃展示。

(8)介绍新疆的常用民族乐器。

(9)随老师学跳新疆舞的几个典型动作。

(10)将学生分成五组,一组同学演唱歌曲,一组同学表演

舞蹈,另外一组拍击节奏。

3.竖笛演奏欣赏《青春舞曲》

请同学们观看竖笛演奏视频,体会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4.欣赏《共青团员之歌》

(1)请同学们完整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歌曲的结构。

(2)请同学们分析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

(3)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大跳)及典型节奏。

(4)完整聆听。

5. 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拉起手》

2.欣赏《校园圆舞曲》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演唱与舞蹈活动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珍惜友谊,友好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

2.过程与方法:

(1)在聆听讲解、演唱歌曲、探究情感等活动中,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欢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随着《校园圆舞曲》的音乐表演集体舞,增进同学间的交流。

3.知识与技能:

(1)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2)能够用和谐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拉起手》。

教学过程:

1.复习阶段:

(1)教师用柯尔文手势带学生轻声演唱C大调音阶:注意坐姿,控制气息。

1=C 4/4

1-2-∣3-4-∣5-6-∣7-1-∣1-7-∣6-5-∣4-3-∣2-1-∣

(2)随琴演唱歌曲《青春舞曲》。

2.唱歌《拉起手》

(1)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手拉手》,并思考问题。①歌曲所表现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歌曲的速度、节奏、节拍格式怎样的?

(2)跟着钢琴轻声哼唱旋律,注意气息的控制。可根据学生歌唱情况先从D调开始再到A调。

(3)认识切分音,并随老师拍击切分节奏。

(4)请按连续切分节奏对以下旋律进行改编,说一说改编前后有何不同。

1=F 2/4 5 5 5 ∣3 1 ∣6 6 6 ∣5 –∣ 5 5 5 ∣3 1 ∣3 3 3 ∣2 –∣

(5)学生按要求唱旋律,注意唱准切分节奏。

(6)教师播放范唱音频,学生注意聆听。思考: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7)学生随钢琴轻声填词演唱高声部旋律。提示坐姿及气息控制。

(8)解决吐字咬字问题: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歌词前两句,要求口腔打开。

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 歌曲分为几个乐段?

② 每个乐段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

③ 怎样表现这些不同的情绪?

(9)随伴奏音乐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控制气息,咬字清晰。

3.集体舞《青春圆舞曲》

(1) 播放《校园圆舞曲》录音,请同学思考:

① 这段音乐是几拍子的?

② 这段音乐属于哪种音乐体裁?

(2) 教师介绍圆舞曲的概念。

(3) 教师师范2-3个舞蹈动作,学生自由组合,随音乐跳起来。播放《校园圆舞曲》视频。

4.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自己的舞步体验了《校园圆舞曲》节奏明快、旋律流畅的特点,并学唱了表达和平、友谊、团结主题的歌曲《拉起手》,希望同学们友好地对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如歌中唱到的那样“拉起手,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00:30:3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单元:《电子空间站》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认识电声乐器,了解其发声原理。

2. 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丝绸之路》、《动物世界》片头曲。

3. 唱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积极体验电子音乐作品,感受电声乐器带来的丰富音响。主动学习、乐于探究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的作用,并产生想进一步了解电子音乐、探究电子音乐极其相关文化的愿望。

2.过程与方法:

(1) 参与、体验(通过演唱、听辨、聆听、对比探究等方式)、学习电子音乐的过程;

(2) 进一步掌握通过对比聆听和探究来学习音乐的方法。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跟随录音演唱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2)认识常见电声乐器,了解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能够听辨其音色。

(3)感受和体验电声乐器丰富的表现力,知道电子音乐大师喜多郎。

教学过程:

1. 唱歌《我的未来不是梦》。

(1) 播放由电声乐队伴奏的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

思考乐曲所表达的基本情感。

(2)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

(3) 教师带领学生重点练习弱起节奏和倚音的长发。

(4) 学生挥拍随录音跟唱歌曲,注意唱准弱起节奏和倚音。

(5) 跟着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注意节奏准且、咬字清晰。

(6) 请学生讨论:这首歌曲伴奏乐器的选用与以往我们听到的有何不同?

2.介绍电声乐器(多媒体显示歌中乐器的图像和声音,并做相应的介绍)

(1)电声吉他: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拨弦乐器。

(2)电声贝司:现代流行音乐中经常使用的低音拨弦乐器。

(3)电子琴:用电子元件来发声,能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并带有多种自动功能。

(4)电子鼓:用电子技术来模仿各种鼓声的打击乐器。

设计意图:了解电声乐器的发声原理及其音色特点。

3.欣赏《西班牙斗牛舞曲》

(1) 聆听音乐,思考:乐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是如何转换的?

(2) 向学生介绍有关西班牙斗牛的相关知识。

(3) 请学生说说电子琴在性能上的特点(键盘乐器、自动伴奏系统、音色变换自由、携带方便等)。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电子琴的音色及功能。

4.欣赏《丝绸之路》

(1)请学生介绍有关丝绸之路的知识。设想以下:假如你是一个作曲家,准备采用怎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它?

(2)介绍曲作者喜多郎。

(3)聆听音乐,思考以下问题:

①请你用简短的词语来描绘这段音乐给你的感受。②作曲家是如何描绘出“丝绸之路”画面的?

③ 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4) 试唱《丝绸之路》主题曲。

(5) 聆听音乐,思考:乐曲的结构是什么?乐曲的主题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变化?

(6) 集体讨论:电子合成器在音乐表现方面的特点及其与真声乐队的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电子合成器的功能及强大的音乐表现力。

5.欣赏《动物世界》片头曲。

(1)聆听音乐,思考:这首作品采用了哪些特殊的音效?表现了哪种场面?

(2)随录音哼唱主题,听辨主题出现的次数以及每次出现时发生的变化。

(3)对比欣赏《丝绸之路》,讨论:这两首作品表达的情绪有何不同?说一说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电声乐队在表现不同情绪音乐时的不同乐器安排与处理方式。

6. 音乐工作站

请同学们用手机或录音机等设备在课余时间收集校园里的各种声音,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欣赏《雨林》、《橄榄树》、《夜莺》。

2. 音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欣赏电子音乐优秀代表作品的同时,加深对电子音乐及其电声乐队的了解,感受到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对电子音乐发展的影响,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关注电子音乐。

2. 过程与方法

(1) 在欣赏过程中,能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感受电子音乐中电声乐队与自然音响、真声乐器音色的完美结合。

(2) 能用简单的电子设备采集、录制生活中的声音,与音乐相结合表现生活场景。

3.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电子音乐及电声乐队的相关知识。感受其丰富的表现力。

(2) 能分辨作品中使用的主要乐器音色。

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播放电子琴、电吉他,电钢琴等电子乐器演奏的音响片段,请学生们听辨乐器音色。并复习电子乐器的知识,请学生说一说电子乐器与真声乐器发声原理的不同之处。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中电子乐器的相关知识,为本课电子乐器音色的辨别做准备。

2. 欣赏《雨林》

(1) 完整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什么?音乐中都有哪些声音?音乐可以分为几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音乐有初步整体的感受。

(2)分段欣赏

①请同学们聆听第一段,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音乐中有哪些自然界的声音?使用了哪些乐器?②请同学们聆听第二段,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音乐中有哪些自然界的声音?使用了哪些乐器?③请同学们聆听第三段,思考:这段音乐描写了什么画面?音乐中有哪些自然界的声音?使用了哪些乐器?

(3)完整聆听音乐,请同学们说一说听后的感受,并总结这部音乐作品在制作上的特点,并介绍现代录音技术。设计意图:通过分段欣赏,让学生对这首作品及其创作手法有详尽的了解。

(4)集体讨论:《雨林》这样的音乐作品是否是属于常规意义上的音乐范畴?如何为这类音乐定位(电声音乐、环境

音乐、自然音乐、情调音乐)?这首音乐作品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义?

(5)教师归纳总结:科技的发展和录音技术水平的提高给音乐创作和眼瞅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迪音。艾沃森在他的音乐作用中加入在自然界采录的声音,突破了音乐演奏的局限,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感受。这些音乐使人仿佛置身于雨林之中,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象,唤起了人们对自然的关注。

设计意图:在欣赏《雨林》的过程中,从听辨音色入手引导学生发现录音技术的提高对电子音乐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知道电子音乐极大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感受,了解通过录音采集来制作电子音乐的特殊手段。

3. 电子工作站《校园的一天》

(1) 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录制的校园中的各种声音:下课铃声、眼保健操的音乐、上操的广播、读书声、体育课加油声、笑声等。

(2) 教师播放歌曲《童年》,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将录制来的校园中的各种声音与歌曲串联起来。

(3) 学生设计各种声音进出的时间和顺序,由教师现场通过电脑软件合成。

(4) 完整欣赏师生共同制作的《校园的一天》

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从声音采集入手,通过设计、制作、完成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发现电子音响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子音乐的制作并不是遥不可及。通过师生共同制作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电子音乐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电子音乐的关注度。

4. 欣赏《橄榄树》

(1) 完整聆听乐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首乐曲的名字是什么?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2) 教师介绍电声乐队与保罗.莫里哀及其著名轻音乐团。

(3) 欣赏校园歌曲《橄榄树》,并随录音哼唱,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4) 再次欣赏电声乐队版《橄榄树》,想一想:电声乐队是如何用乐器、用哪种乐器来“演唱”主旋律的?乐队演奏版与声乐版在音乐表现上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欣赏《橄榄树》的声乐版本及学唱《橄榄树》主题,加深学生对《橄榄树》主题的熟悉程度,并通过与乐队版《橄榄树》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电声乐队的相关知识,感受电声乐队演奏的丰富表现力。

5. 欣赏《夜莺》

(1) 导入:教师播放2013年央视春晚《琴筝和鸣》视频,提问:舞台上的演奏家是谁?他在表演中使用的乐器及乐队的构成形式有什么特点?

(2) 播放《夜莺》录音,请同学们想象以下:这首乐器描绘了什么?给你怎样的感受?

(3) 教师介绍雅尼及其乐队。可请同学们观看1997年雅尼紫禁城演奏会的《夜莺》现场表演片段。

(4) 分段欣赏

①聆听引子部分音乐,思考:这段音乐运用了什么乐器?作曲家为什么用这件乐器表现?表现了什么意境?

②聆听第一部分音乐,找出音乐主题,并随音乐哼唱。③聆听第一部分音乐,边听边思考: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都有什么变化?(演奏乐器、音区、节奏等) ④聆听第二部分音乐,找出这部分的音乐主题,并随音乐哼唱。想一想:这部分的主题与第一部分的主题有什么不同?

⑤聆听第二部分音乐的a段,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哪两种?它们的音色有何不同?作曲家用这种乐器表现了什么意境?

⑥聆听第二部分音乐的b段,边听边思考:在这段音乐中,作曲家又在乐器演奏的基础上加入了什么声音?表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2013年央视春晚演出入手,让学生了解现代电子音乐的发展。通过对《夜莺》的分段欣赏,让学生了解雅尼中西合璧的演绎方式及电子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6. 集体讨论:与传统的真声乐队相比,电声乐队具有哪些特点以及哪些独特性?

7. 课堂总结: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模仿各种传统乐器的音色,合成出全新的音响效果,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听觉感受。随着录音设备的发展,电子音乐将成为更广泛更丰富更具个性换的音乐表现手段。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关注电子音乐,并尝试用它来记录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00:30:56 | 只看该作者
第三单元:歌剧之夜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唱歌《洪湖水,浪打浪》。

2. 欣赏歌剧《白毛女》选段。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

(2) 能够自信、有感情地歌唱《洪湖水,浪打浪》。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2) 通过欣赏和学唱《北风吹》《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以及独唱和对唱这两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

3.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知道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

(2) 能够对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和《白毛女》的剧情有一定了解,能够说出作品及作者名字。

(3) 能够分辨独唱与对唱这两种演唱形象。

(4) 能够了解中国歌剧与中国民间音乐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介绍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

设计意图:对歌剧、歌剧音乐含义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和体验之后欣赏到的歌剧音乐

2. 唱歌《洪湖水,浪打浪》

(1) 聆听音乐,关注歌词,了解歌曲表现内容及旋律特点。

(2) 通过交流,了解剧情、人物及唱段的内容,深入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及情绪。

(3) 聆听音乐的前奏部分,找出装饰音,思考装饰音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4) 随琴慢速学唱歌曲曲谱,注意唱准倚音和波音。

(5) 听辨两个乐句,再次体验有无装饰音的音乐表现区别。

(6) 随琴慢速填词演唱歌曲。

(7) 随伴奏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注意要仔细聆听前奏和间奏,准确起唱:声音要优美、圆润;吐字清晰。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洪湖水,浪打浪》的片段,感受、体验人们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的音乐情绪,了解装饰音的音乐表现力。

3. 欣赏《北风吹》

(1) 介绍《白毛女》剧情。

(2) 聆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故事情节?演唱者是歌剧中的哪个角色?

(3) 随录音学唱歌曲。

(4) 介绍歌曲的曲调是根据名额《小白菜》和《青羊传》改编,教师带领学生随琴哼唱这两首民歌。

(5) 引导学生总结《北风吹》《小白菜》《青羊传》在音乐情绪、音乐节奏、演唱速度、旋律进行等方面的异同。

(6) 随音乐表演,注意表现出喜儿天真活泼、淳朴开朗的性格和等待爹爹回家过年的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歌曲,能够正确理解歌曲的音乐情绪,并能自信、有感情地表演《北风吹》。通过将《北风吹》与两首民歌的对比欣赏,了解中国歌剧音乐与中国民间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

4.欣赏《扎红头绳》

(1)聆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演唱形式?音乐表达了哪种情绪?歌曲表现了什么故事情节?演唱这是歌剧中的哪个角色?

(2)随音乐轻声演唱歌曲。

(3)请同学们思考:在这个唱段中,喜儿和杨白劳分别演唱的旋律的节奏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对不同人物心情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请同学们分角色演唱歌曲。

(5)请同学们分角色边表演边演唱歌曲,注意表现出喜儿的天真活泼和杨白劳作为父亲对女儿的一片深情。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和学唱《扎红头绳》片段,感受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了解刻画不同人物及其不同心情的旋律特点,以及对唱这种演唱形式的音乐表现。

5.实践与创造

(1)请同学总结歌曲的基本演唱形式的种类。

(2)聆听以下歌剧片段,分辨哪几个选段的演唱形式是对唱。

①歌剧《伤逝》选段《紫藤花》。

②音乐剧《歌剧魅影》选段《All I Ask Of You》

③歌剧《塞尔维亚理发师》选段《好朋友,假如你想知道》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检测学生能否听辨独唱、对唱这两种演唱形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欣赏《今夜无人入睡》。

2. 欣赏《卡门序曲》。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对歌剧、歌剧音乐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与歌剧相关的音乐文化。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欣赏和学唱《今夜无人入睡》,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能够听辨男高音的音色,了解美声唱法以及咏叹调与宣叙调。

(2) 通过欣赏《卡门序曲》,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以及歌剧序曲在歌剧中的作用。

3.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感受、体验《今夜无人入睡》的音乐情绪,体验歌剧唱段的深刻内涵和韵味。

(2) 能够感受、体验《卡门序曲》各部分的音乐情绪,并初步认识歌剧序曲具有暗示剧情的作用。

(3) 初步了解普契尼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过程:

1. 导入:复习歌剧、歌剧音乐的含义。

设计意图:加深对歌剧、歌剧音乐含义的了解。

2. 欣赏《今夜无人入睡》

(1) 介绍《图兰朵》剧情和作曲家普契尼。

(2) 完整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是用什么唱法演唱的?歌曲的旋律音调有什么特点?

(3) 分段欣赏:请聆听A主题,边听边思考:这个主题的旋律音调有什么特点?描绘了什么场景?

(4) 介绍宣叙调的相关知识。

(5) 分段欣赏:请聆听B主题,边听边思考:这个主题的

旋律音调有什么特点?它与A主题的旋律音调有什么不同?描绘了什么场景?

(6) 介绍咏叹调的相关知识。

(7) 随音乐轻声哼唱B主题的旋律片段。

(8) 拓展练习。

①歌剧《图兰朵》中运用中国名歌曲调,你们知道这首中国民歌的名字吗?请唱一唱。

②请同学们课下听一听《饮酒歌》与《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这两首歌剧选段,想一想: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分别是什么?它们属于咏叹调还是宣叙调?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今夜无人入睡》和学唱B主题,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能够听辨男高音的音色,了解人声分类、

美声唱法以及咏叹调、宣叙调的相关知识。

3. 欣赏《卡门序曲》

(1) 完整聆听音乐,思考: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描绘了什么场面?音乐的结构是什么?演奏乐器是什么?

(2) 介绍《卡门》剧情和序曲的相关知识。

(3) 再次完整聆听音乐,寻找主题。

(4) 分段欣赏:聆听第一主题,想一想,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绘了什么场景?演奏的速度、力度是怎样的?表达了什么情绪?

(5) 分段欣赏:聆听第二主题,想一想,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绘了什么场景?演奏的速度、力度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6) 分段欣赏:聆听第三主题,想一想,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描绘了什么场景?调性和节拍有变化吗?演奏的速度、力度与第一二主题相比又有何变化?情绪上又有什么变化?

(7) 请学生随录音哼唱第三主题。

(8) 分段欣赏:聆听第四主题,想一想,与前三个主题相

比,这段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演奏的速度与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暗示了什么呢?

(9) 聆听全曲,记录每个主题出现的顺序。

(10) 介绍回旋曲式。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卡门序曲》、跟唱第三主题,感受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了解歌剧序曲的相关知识与功能,以及回旋曲式结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 欣赏《猎人合唱》。

2. 欣赏《回忆》。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歌剧音乐和音乐剧音乐,对歌剧、音乐剧感兴趣,乐于学习了解歌剧、音乐剧的相同与不同。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欣赏《猎人合唱》,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和男声合唱的特点,了解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

(2) 通过欣赏《回忆》片段,感受音乐表达的情绪,对比音乐剧与歌剧的相同与不同。

3.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随音乐跟唱《猎人合唱》,体会合唱带来的不同感受。

(2) 能够感受、体验《回忆》的音乐情绪,辨别演唱方法,对比音乐剧与歌剧的相同与不同。

(3) 初步了解安德鲁.洛伊德.韦伯的生平及贡献。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除了咏叹调和宣叙调之外,歌剧中还有哪些声乐形式?

2. 欣赏《猎人合唱》

(1) 聆听歌曲,思考: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表现了什么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演唱速度是怎样的?歌曲能分为几段?

(2) 介绍《自由射手》剧情与作曲家韦伯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3) 分段欣赏:聆听引子部分,想一想:这段音乐的演奏乐器是什么?具有怎样的节奏特点?描绘了什么场景?

(4) 分段欣赏:聆听第一段,思考:这段合唱描绘了什么

场景?它的旋律、节奏、力度、伴奏分别有什么特点?

(5) 分段欣赏:聆听第二段,思考:这段合唱描绘了什么

场景?它的旋律、节奏、力度、伴奏分别有什么特点?

(6) 分段欣赏:聆听第三段,思考:这段合唱的歌词与前面有什么不同?它描绘了什么场景?它的旋律、节奏、力度、伴奏分别有什么特点?

(7) 讨论:这段合唱的伴奏有什么特点?是如何烘托歌曲情绪的?力度变化对音乐画面的描绘有什么作用?

(8) 唱一唱以下主题,注意弱起节奏和二声部音准。

(9) 随音乐完整跟唱,感受歌曲的情绪。

(10) 讨论并总结: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整体聆听和分段欣赏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速度、力度在刻画某种特定场景时的重要作用以及男声合唱的特点,并了解合唱在歌剧中的作用。

3. 欣赏《回忆》

(1)介绍音乐剧的相关知识、作曲家安德鲁.洛伊德.韦伯及音乐剧《猫》的剧情。

(2)完整聆听《回忆》,边听边思考: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是什么?表现了“魅力猫”怎样的内心世界?演唱方法属于美声还是通俗?演唱速度是怎样的?

(3)请同学们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感受歌曲旋律的进行。

(4)哼唱《歌剧魅影》主题曲旋律,感受它与《回忆》在音乐情绪上的不同。

(5)讨论:音乐剧与歌剧之间有什么联系?两者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6)拓展练习:请同学课后搜集《猫》和《歌剧魅影》中其他唱段,进一步感受音乐剧的无穷魅力。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和跟唱《回忆》,感受音乐剧的音乐风格特点,激发学生对音乐剧的热爱,了解音乐剧与歌剧的不同。

4. 课堂检测

(1) 聆听音乐片段《回忆》《今夜无人入睡》《卡门序曲》

《猎人合唱》,说一说它们分别出自哪部歌剧或音乐剧。

(2) 聆听音乐片段,回答问题。

①聆听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选段《你们可知道》,回答:这段唱段是用哪种唱法演唱的?

②聆听音乐剧《西贡小姐》选段《Sun And Moon》,回答:这段唱段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3) 在表中填入你知道的西洋歌剧和中国歌剧的名称。

设计意图:

通过此环节,检测学生能否听辨本单元所学作品的音乐主题及其演唱方法和演唱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00:31:1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采花》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2) 对四川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旋律特点、进行节奏与听音练习风方式学习歌曲,了解民歌风格。

3.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歌曲的旋律进行特点与节奏特点。

(2) 了解民族调式以及四川民歌风格。

教学过程:

1. 导入

(1) 节奏练习

① X X X ; ②。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上熟练掌握切分节奏。

(2) 唱一唱民族五声调式音阶:do re mi sol la 设计意图:复习五声音阶,为之后的歌曲学习做准备。

(3) 观察以下三组音与之前的练习有什么联系。

① ;②;③。

(4) 用do、re、mi、sol、la五个音创编带有切分节奏的简短乐句。

设计意图:通过创编练习使学生深入掌握切分节奏的民族五声调式。

2. 学唱歌曲

(1) 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想一想:歌曲中一共用了哪几个音?歌中唱了什么内容?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 介绍民歌的相关知识。

(3) 跟着录音哼唱歌曲,想一想:歌曲可以分为几句?

前一句的结束音和后一句的起始音有什么关系?这种创作手法的名称是什么?

(4) 跟着老师学唱歌谱,注意旋律的上下行级进,唱准四度大跳。

(5) 填词慢速演唱歌曲,注意节奏要准确,吐字要清晰。

(6) 跟着伴奏欢快地演唱歌曲。

(7) 分组自选段落及演唱形式(齐唱、对唱、一领众和)

演唱歌曲。试一试用四川方言演唱,了解民歌与方言的紧密联系。

(8) 根据曲调即兴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曲旋律、节奏、创作手法等的分析以及学唱,使学生了解民歌的相关知识以及四川民歌的音乐风格。

第五单元《环球之旅(三)──非洲与亚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解析

1.教学内容

(1)学唱《依呀呀噢咧噢》。

(2)欣赏《鼓的语言》、《当太阳降落》。

2.内容解析

(1)《依呀呀噢咧噢》

《依呀呀噢咧噢》是一首欢快的扎伊尔民歌,表达了扎伊尔人民对祖国、领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歌曲为四二拍,旋律走向以级进为主,结构上采用了乐句重复的手法,切分节奏的频繁使用,使音乐富于动感。

(2)《鼓的语言》

《鼓的语言》是西非科特迪瓦的阿萨克罗村庄里鲍勒族的一首民间鼓乐。演奏者用鼓的演奏来模仿口语中的语言发音,模拟说话传达信息。他先用鲍勒语说一句话,然后再用鼓的演奏来重复这句话的意思,以下就是他用鼓的语言表达的意思:(a)我现在开始打鼓;(b)我打鼓就要结束了;(c)阿萨克罗村的一位小孩正在这里打鼓;(d)科姆拉科请您脱帽;(e)村里的人全都到田里去了,去年我们买了收咖啡豆的机器,村里有些年轻人已经拥有了那种机器,这种机器现在刚刚开始使用。

除了传递信息外,说话鼓也会用在宗教意识、歌舞或节日庆典上。

(3)《当太阳降落》

《当太阳降落》是一首南非民歌,分为三个乐段,前八小节为第一乐段,节奏舒缓,曲调平稳,旋律多极进下行。音乐情绪抒情而略带惆怅,叙述了黑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后八小节为第二乐段,连续的八分音符和后半拍十六分音符所产生的推动力,使音乐活泼而有动感,表达了回到故乡的迫切心情;第三乐段为第一乐段的再现。此歌具有典型的非洲民歌特点,其乐句短小,音域狭窄,旋律以“sol、mi”为主干音,运用了节奏与乐句的重复手法。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扎伊尔民歌《依呀呀噢咧噢》,初步体验非洲民间歌曲的风格特点。

(2)能认真聆听《鼓的语言》,了解打击乐器“鼓”在非洲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能快乐、积极地参与各种节奏练习。

2.目标解析

(1)学生能通过分析音乐语言要素,用自己的语言对非洲歌曲的特点进行简单地描述。学生能以自然、放松的状态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并结合律动以及节奏拍击表现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时有较强愉悦感。

(2)学生能了解在非洲人们如何通过鼓的演奏来传达信息,了解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并通过拍击节奏为歌曲伴奏、模仿乐曲典型节奏等活动进行表现。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唱好《依呀呀噢咧噢》,能认真聆听非洲歌、乐曲,从而感受、体验非洲音乐的特点。

2.教学难点:以自然、放松的状态演唱歌曲,并准确表现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积极参与聆听、演唱、律动等音乐活动,感受、体验非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一)播放非洲音乐短片,简介非洲的风土人情: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赤道贯穿非洲中部,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方,那里有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有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还有独具神秘色彩的木乃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去欣赏那里的风土人情,感受非洲音乐。

(设计意图:视觉与听觉的直观感受,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学习情境并产生学习愿望。)

(二)教师出示非洲地图,对“非洲音乐”的概念进行界定。

教师:非洲作为一个地理概念无疑是指整个非洲大陆,但从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角度来看,非洲音乐通常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黑非洲)源于本土的各种黑人传统音乐。撒哈拉沙漠以北(北非)的音乐则属于阿拉伯音乐的范畴。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非洲音乐”范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歌曲教学

扎伊尔民歌《依呀呀噢咧噢》

(一)聆听歌曲,说说歌曲演唱的速度是怎样的?表现了什么音乐情绪?

(二)出示歌曲中的几种切分节奏,并进行节奏训练。

(三)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找出歌曲中重复的节奏或旋律。

(四)随琴划拍视唱歌曲曲谱,找出歌曲的骨干音,并说说歌曲的在音域上有何特征。

(五)随琴以较慢的速度填词演唱,体会歌词特点,注意咬字清晰。

(六)师生随琴以接龙的形式演唱歌曲。

(七)随琴完整地演唱歌曲。

(八)用稍快的速度、欢快的情绪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师用非洲手鼓伴奏。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各种方式地聆听并熟悉歌曲,随后采用自主学唱、随琴模唱、接龙演唱等方式,体验歌曲的旋律与歌词创作的特点,从而准确地把握与表现歌曲。)

三、欣赏教学

科特迪瓦民间鼓乐《鼓的语言》

(一)教师:在你们刚才的演唱中,老师用手上的乐器为你们助兴呢,你们认识它吗?

学生:非洲鼓。

教师:是的,它就是最常见的非洲手鼓。在非洲,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它既注重艺术性,又强调社会性、政治性和宗教性;它既可纯粹用于娱乐,又可以成为传递信息的手段。非洲人偏爱敲击乐器,鼓和马林巴是非洲使用最多的乐器。

(二)介绍非洲鼓的相关知识。

教师:鼓是非洲人的亲密朋友。在非洲,存在几十种基本鼓型和数百种鼓的变形。鼓的功能和用途在非洲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用于音乐外,有时还是民族、部落或宗教的象征,或用来传递各种信息,常常用来号召人民参加公益劳动、抵御敌人来犯、报告火警等。所以被称为“会说话的鼓”。

(三)播放《鼓的语言》,提问:“非洲鼓”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模仿人声,传达信息的?你能感受到鼓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调的变化吗?

教师:你听懂了它们在说什么吗?呵呵,不是非洲人基本都听不懂!但是,我们能听出鼓语的基本情绪,是快速、紧急、热烈的,还是愉快、抒情、舒畅的,我们是可以听出来的。因为非洲的语言和汉语一样是有“声调”的语言,用不同的声调读同一个字,意思便会不同。用鼓来模仿有声调的非洲语言发音的抑扬顿挫,把这些单字、短语和句子的声调和语调打出来,便成为“鼓语”,鼓就会说话了。

(四)鼓乐实践。

1.了解非洲鼓高、中、低音的演奏方法。

2.在老师的指导下为歌曲创编伴奏节奏型。

3.用创编的节奏型为歌曲演唱伴奏。

南非民歌《当太阳降落》

(一)聆听音乐并思考:歌曲中哪几个是骨干音?音域特征有哪些?有没有重复的旋律?

(二)教师结合《依呀呀噢咧噢》与《当太阳降落》这两首歌曲总结非洲歌曲旋律特点。

非洲音乐的旋律通常是围绕着一个或几个骨干音而进行,乐句比较短小,常做反复,且音域较窄。在节奏上多采用附点、切分、后半拍起等节奏型。

(三)随乐哼唱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解析

(一)教学内容

欣赏《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依内妈妈》《桑巴》《探戈舞曲》。

(二)内容解析

1.《丰多姆佛罗姆》

《丰多姆佛罗姆》是加纳的一种宫廷仪式舞蹈,这种舞蹈因伴奏需要使用丰多姆佛罗姆鼓而得名。

舞蹈中的合奏具体由以下乐器组成:(1)称作弗罗姆(from)或彭马(bommaa)的大型单面鼓;(2)称作阿通潘(atumpan)的对鼓;(3)小型单面鼓,并加进称为“拥诺”沙漏型双面鼓;(4)称为达乌罗(dawuro)的圆锥形大型铁制钟。以上乐器各有分工,钟演奏一定的节奏型或拍子,起着统一节奏的作用;小型鼓则具有丰富音乐结构、增强节奏感的功能;阿通潘鼓担负着提示从这一节奏模式转到另一节奏模式的领头任务,演奏“招呼”节奏型,与弗罗姆“对答”。进而阿通潘鼓演奏恰当的谚语和赞赏,与弗罗姆演奏表现英雄性格的连打和定型节奏相配合。

“丰多姆弗罗姆”意为英雄或战士的舞蹈。在舞蹈中常模仿战斗情景,表现进攻和抵抗,用象征动作表示对国家和王的信赖与忠诚。

2.《依内妈妈》

《依内妈妈》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古巴黑人民歌。以四四拍子的切分节奏为特征,其典型节奏通常以五个音为一组:X X X X X。

3.《桑巴》

《桑巴》是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巴西特点的音乐形式。作为“狂欢节音乐”而闻名于世的桑巴,是以黑人强烈而丰富的节奏为基础,融入欧洲人的旋律和多声部音乐而形成。其特点是:二拍子,大调式,短促的滚动性复合节奏给人以激情似火的感觉。

4.《探戈舞曲》

《探戈舞曲》是阿根廷“探戈”的一首名曲,表现了热闹的化装游行的情景。探戈,起源于19世纪由古巴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古典舞曲哈巴涅拉舞。其音乐特点是四二拍子的哈巴涅拉的摇曳节奏──独特的切分节奏。舞曲两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为小调式,第二乐段为大调式。伴奏乐器由小提琴、大提琴、按钮式手风琴和钢琴等组成。其中,按钮式手风琴在表现乐曲鲜明的节奏感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与解析

(一)教学目标

1.欣赏《依内妈妈》,了解古巴黑人民歌的特点。

2.欣赏《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桑巴》《探戈舞曲》,并在聆听、演唱、随乐舞蹈、拍击节奏等实践的活动中,了解非洲鼓乐的节奏特点,了解桑巴、探戈的节奏特点、音乐风格及舞蹈典型动作。

(二)目标解析

1.学生能通过聆听,拍击出歌曲所运用的典型节奏并总结出歌曲的乐句构成。

2.学生能结合音乐与舞蹈的欣赏,了解桑巴、探戈的音乐特点,在节奏拍击、随乐哼唱或舞蹈等参与性的体验活动中,感受非洲音乐复杂多变的节奏以及美洲音乐所具有的多元、“混血性”的特点,并了解相应的音乐文化背景。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结合各种音乐活动欣赏《依内妈妈》《桑巴》《探戈舞曲》,感受美洲音乐所具有的多元、“混血性”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积极参与欣赏、节奏拍击、随乐哼唱或舞蹈等各种音乐活动,感受、体验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教师播放非洲鼓乐,学生随乐进教室。

教师:我发现刚才有部分同学进教室的时候,已经情不自禁的随着音乐“舞”起来了,那你们知道吗,在非洲,舞蹈可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非洲舞蹈音乐,听听音乐中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二、欣赏教学

加纳宫廷仪式舞蹈音乐《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

(一)聆听音乐,思考:在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出其中的固定节奏型吗?你能模击出其中的几种节奏型?

(二)介绍非洲舞蹈音乐与鼓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鼓乐《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

鼓则是非洲舞蹈中主要的伴奏乐器,它是非洲黑人舞蹈音乐的灵魂。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加纳一种宫廷仪式舞蹈的伴奏音乐,乐器以鼓为主,加上铁钟,演奏中贯穿着固定节奏型“\”。

(三)老师出示四条节奏,学生先分组练习,之后在老师的指挥下,以自己喜欢的敲击方式一组一组进入节奏敲击,形成节奏的和声。

(四)了解非洲音乐中复合节奏模式。

教师:同学们,你们刚才集体合作制造了一个丰富的节奏和声,它使人感到参差不齐、此起彼伏,却又浑然一体。音乐家把这样一种在同一速度下不同节奏句式同时进行的多线形节奏形态叫“复节奏”。这种复节奏的音乐动感十足、充满活力,是非洲音乐的一个重要特征。非洲音乐有着高度发达的节奏,节奏是非洲音乐的灵魂,也是非洲黑人对世界音乐文化的重大贡献。现代的西方流行音乐和部分艺术音乐作品,都从非洲音乐的节奏中获得丰富的营养和启示。

古巴黑人民歌《依内妈妈》

(一)教师:谁在1492年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学生:哥伦布。

是的,之后欧洲殖民者纷至沓来。欧洲人的入侵、黑人奴隶的贩卖,美洲的音乐呈现出独特的多元混合的特点,有原住民印第安人的旋律,有欧洲的和声,有非洲的节奏等。今天我们重点感受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的音乐。

(二)聆听歌曲,思考:歌曲运用了哪种典型节奏?歌曲由几个乐句构成?

(三)老师介绍古巴音乐的相关知识。

(四)随伴奏演唱歌曲。

《桑巴》以及《探戈舞曲》

(一)聆听《桑巴》,思考:能听出这首乐曲中的主奏乐器吗?音乐的情绪怎样?音乐采用了怎样的速度?

(二)老师介绍桑巴的相关知识。

(三)聆听《探戈舞曲》,思考:你能听出来这是一首什么舞曲吗?音乐中哪种乐器在演奏主旋律?

(四)教师介绍探戈的相关知识。

(五)拓展与探究。

1.根据老师的提示,练习探戈节奏。

2.老师播放音响,学生听辨:哪一段音乐是桑巴?哪一段音乐是探戈?(如:“恰恰”“探戈”“桑巴”“伦巴”)

三、课堂小结

拉丁美洲音乐以其旋律的美妙、节奏的独特、和声的浓郁、色彩的丰富呈现于世界乐坛。节奏当中较多非洲音乐的痕迹。由于有着共同的音乐渊源,各国音乐文化又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在几十个国家中任何一首民歌都可以伴舞,任何一首民间舞曲又都可以加上歌词来演唱,所有国家的民间音乐都是载歌载舞的,在当地印第安人的语言中“taqui”一词,既指“歌唱”又指“跳舞”。他们的“桑巴”、“探戈”传遍了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0-7-27 00:31:38 | 只看该作者
第六单元《冬之旅》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1)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2)欣赏钢琴曲《十一月•雪橇》。

2.内容解析  

(1)本单元分三课时来完成,本课将安排在第一课时进行,是以《踏雪寻梅》歌曲教唱为主,采用《冬之旅》进行导入的一堂新授课。《踏雪寻梅》为带再现的二段体,是一首短小精炼、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表现了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整首歌曲风格统一,旋律与歌词的配合恰到好处,唱起来十分流畅、亲切。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附点与非附点等多种对比表现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2)钢琴曲《十一月•雪橇》选自柴可夫斯基的钢琴组曲《四季》,此曲为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题具有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由中庸的快板和五声音调组成,质朴而宽广,使人联想到车夫哼唱着俄罗斯民歌,赶着三套马车在茫茫雪原上奔驰的情景。中间部主题较为活跃,带有歌曲和舞曲的双重特点。在小二度倚音装饰下,生动的模仿了马车铃铛的声响。这一旋律在铃铛声中盘旋跳跃,使乐曲充满生气。在欣赏每一部分乐段时可配上相关图片背景或展示谱例,同时需要学生对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有所认识。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在赏析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能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2)正确识读《踏雪寻梅》乐谱,掌握弱起小节和大量休止符的正确演唱节奏,并通过二声部发声训练做到在演唱歌曲时声音的和谐统一。  

(3)通过欣赏乐曲《十一月•雪橇》这首钢琴曲,能分析曲式特点并体会音乐作品所描绘的画面和要表达的情绪。

2.目标解析  

(1)要唱好一首歌曲首先要掌握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特点,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出发,对音乐进行全方面分析和理解,掌握了音乐作品的内涵才能通过声音正确的表达出音乐应有的情感元素,《踏雪寻梅》这首歌曲描绘的是冬天的雪景,欢快的情绪,跳跃的节奏,教师要用合适的引导手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认真聆听与赏析音乐,让学生真正做到带着欢快愉悦的心情和丰富的表情演唱歌曲,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而富有情趣的想象,对冬天产生浓厚的兴趣。  

(2)唱歌与识谱是密不可分的,学唱歌曲的前提必须正确识读歌谱,练习弱起小节与休止符停顿的节奏型。《踏雪寻梅》是一首二声部歌曲,高低声部都有着各自的音高特点,教师在进行二声部发声练习时要着重强调音色和音高的和谐统一,通过指导和实践探索提升学生合唱的和声效果。  

(3)钢琴曲《十一月•雪橇》是一首俄罗斯风格的乐曲,以欣赏为主,主要通过分段听赏,对乐曲进行曲式分析,体会每一段乐曲旋律的不同特点所描绘的不同画面和景色,以及人物的刻画,主动思考乐曲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绪。   

三、教学重、难点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踏雪寻梅》。  

(2)掌握好弱起小节和休止符的节奏,并在演唱歌曲中做到二声部声音的和谐统一。

  四、教学策略

以多媒体课件资源为主,运用情境导入法、预设悬念法、谈话讨论法引导式教学。在歌曲学唱中注重分声部训练,教师适当示范,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体验和创编活动,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唱好歌曲,欣赏好音乐作品。   

五、教学过程设计

1.组织教学   课前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学生进教室。(设计意图:《铃儿响叮当》是一首描写冬天意境的歌曲,大家都能哼唱,而且较欢快,给他们创设“美丽的冬天”的意境,感受到冬天的气息,体验到冬之韵的意境。)  

2.新课导入      

(1)播放童声合唱《雪绒花》,展示关于冬天的一组风光图,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感受冬天的美。     

(2)出示无音乐的画面:雪过天晴,白雪皑皑,红梅怒放。  师:画面中描绘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见。  师:我们都知道,梅花总是挑选在最严寒的冬天开放,梅花傲雪斗艳,凌寒独开,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它们为沉寂的冬天增添了一抹艳色,一片生机。这种敢于困难做斗争的精神是大家值得学习的。  

(3)引出课题《踏雪寻梅》。  (设计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精彩的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使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

3.欣赏与学唱歌曲《踏雪寻梅》  

(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词、曲作者。      

(2)初听歌曲,或教师示范弹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意境美。  

师:能谈谈音乐给你的感受吗?音乐把你带入了怎样的画面?  

生:讨论并积极回答,教师评价。(欢快的、悠闲的、怡然自得的)

(3)教师介绍二声部合唱并做好发声练习。介绍二声部合唱及其要求;实践与发声练习。(展示板书)  

(4)哼唱歌曲第一声部旋律(高声部)。老师钢琴伴奏。  展示谱例,熟悉曲调。若直接唱准旋律有困难,可用“啦”“啊”等方法练唱;练唱歌词1—2遍。  

(5)练唱第二声部旋律(低声部)。展示谱例,老师钢琴伴奏;练唱第二声部歌词1—2遍。  师生合作演唱,合唱《踏雪寻梅》。  同学们唱第一声部,老师配唱第二声部;老师唱第一声部,同学们配合老师合唱第二声部。  

(6)教师随时用钢琴帮助低声部学生找准音,达到声部和谐、准确;  填入歌词练唱二声部合唱歌曲(2—3遍)。  

(7)多媒体展示歌词。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有表情完整跟琴跟伴奏演唱。  

4.欣赏钢琴曲《十一月•雪橇》  

(1)完整地聆听钢琴曲《十一月•雪橇》。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景?  音乐作品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乐曲可以分为几段?  

(2)学生欣赏乐曲后,可以初步地讨论和交流。

(3)介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

(4)复听乐曲,分乐段欣赏。  通过多媒体展示板书和段落音乐出示三个乐段的主题旋律。欣赏时,教师可以重点提示学生乐曲演奏的主题,便于学生把握。  

(5)分析各部分出现的出题次数与旋律特点。   

(6)再次聆听全曲,进一步体会乐曲的意境,能够独立听出各乐段的主题音乐,并尝试总结出乐曲的曲式结构。  

5.课堂小结   学生主动说说冬天带来的乐趣,教师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6: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