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简答题汇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00:19: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01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1.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①联系: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②区别: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2、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答: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①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②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③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3、什么是法律援助?

答: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02
宪法是根本法




1.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答: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2.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有什么关系?(你从哪里看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答:①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③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3.怎样树立宪法权威? 

答:①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②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03
公民意味着什么




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 

答: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信息保密? 

答:①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  ②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

③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局挂失;  ④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 

3 .中国公民到境外应当注意什么?(怎样成为一名合格公民?) 

答: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04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答: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 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2、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

答: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如:①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③瞻仰扶助父母的义务。④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3.为什么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为什么说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答: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4.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答: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23: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