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7-8 19:5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说教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义务教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的课文。这组课文讲述了别人成长的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外国人欺凌都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说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记叙的事情发生在90多年前,学生对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周恩。) 情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在教学课文的第一部分时,可以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在读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周恩来对这些事物的关注;“为什么沈阳有些地方是外国人的租界,不能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要读出疑感不解的语气,体现出周恩来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最后,分角色朗读少年周恩来与伯父的对话。
这是第一课时完成的学习内容。
(二)体会“中华不振”,读懂沉思,倾吐情感
细读课文,主要运用已有能力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在各个主要环节点拔,提问矫正、以达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揣摩语言,是学习表达方法,这阶段尤其要把握学生自学的“度”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听、说、读、写有序的结合起来,使课文具体、细致的语言特点,作者的“表情”方式学生逐步认识。要表演,就必须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就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在教学第二部分时,周恩来亲眼见到中国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时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外国人会说些什么?再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还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的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周恩来当时的心理感受。
教学第三部分时,先引导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并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到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学生可以体会到周恩来绝不是当于一时的冲动,而是在此之前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动摇。抓住重点语句和结合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和他在修身课上铿锵有力的话语内容。让学生推想一下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什么,还让学生回答读书的有什么不同。有为父亲,为明理、为光耀门楣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已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对比中,使学生感受到少年周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毕竟周恩来那个时代的事情离我们这一代的学生在时间与思想上都有了些距离,学生并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振兴中华,匹夫有责的道理。为此我在网上找了一些中国人被凌辱的图片放在课件里,适时加上一些解说词。从而真正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在课件里,我也用图片简略地介绍了周恩来总理为中华振兴所做的贡献。从而让学生深深体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不是空谈,不是口号,说说而已。周恩来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这是周恩来年少时的抱负,是他一生追求的信念,更是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这是我第二课时要完成的学习内容。
(三)结合实际进行内容和思想的拓展
教学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谈谈课文哪些部分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畅谈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升华情感。
学生课外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周恩来总理为中华振兴所做的贡献,在这课堂上交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1 23: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